付婷婷 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
簡析微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中輔導員的作用
付婷婷 大連工業(yè)大學藝術與信息工程學院
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背景下,各大高校都紛紛進入了微時代環(huán)境,而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展開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因而在微時代下輔導員如何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就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微時代 高校思政教育 輔導員
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導型力量存在,對日后思政教育工作的具體展開和發(fā)展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并且在微時代的到來背景下,各種新型的網絡形式是層出不窮,如微信、微博等,這對以往傳統(tǒng)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輔導員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思政教育方式和觀念,積極將社會新媒體與思政工作有效結合,從而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得到健康發(fā)展。
高校輔導員不但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實施者還是網絡新媒體的重要關注者,其主要承擔著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責任,根據(jù)現(xiàn)階段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看,由于其大多數(shù)都是90后,因而具有鮮明的人物特點,追求自由個性,進而容易導致部分高校生逐漸養(yǎng)成以自我為中心,人生觀及價值觀等都產生一定的偏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所要做的就是對其展開有效的思政教育,從而幫助其樹立良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輔導員不僅僅具有這一個角色,其還屬于社會參與者,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身份,隨著網絡微博、微信等思潮的興起,其也會對這種新式的交流溝通方式產生強烈興趣,進而可以將其積極應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為思政工作更有效展開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一)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隨著微時代的到來,網絡環(huán)境的開放性特點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獲取更多的信息資訊,雖然這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和掌握知識水平的提高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情況,如隨著高校學生對網絡世界接觸的逐漸廣泛化,其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樹立也會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等帶來的影響。尤其是高校學生在這一階段的思想觀念尚且處于不完全成熟階段,一些不健康觀點或是具有危害民族團結的煽動性語言都有可能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不利影響,從而使其犯下嚴重錯誤。
(二)微時代下針對輔導員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微時代帶來之后,不但高校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了巨大變化,同時輔導員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應進行適當?shù)恼{整改革,對輔導員專業(yè)能力水平提出更高的標準要求,明確要求輔導員要對高校學生的實際能力、個性特點、日常行為及價值觀念等深入了解掌握,只有達到這一目標才能在對學生展開思政教育時提出針對性的策略方法。除此之外,高校輔導員還要對微時代進行充分掌握了解,特別是微時代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實行情況,不但采用各種先進有效的網絡資源,從而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有效提高輔導員的微博、微信利用率。隨著微時代的到來,輔導員若想有效展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就一定要提高自身對微博、微信等新網絡形式的利用率,充分掌握微博、微信等軟件的各項功能及優(yōu)勢所在,只有這樣才能在思政教育時將其滲透其中,充分做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進一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整體質量水平。由此可知,高校輔導員對于新媒體形式具有正確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定期對其展開相關內容的培訓教育,使其對微時代有一個詳細的理解,這對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有著一定推動作用。
(二)積極構建合理的微博、微信平臺。隨著微時代的到來,高校輔導員若想實現(xiàn)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就一定要做好與時俱進,充分適應新時代的發(fā)展標志,將時代發(fā)展潮流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參考依據(jù),如微博、微信等軟件的使用,最大限度提高就要工作者對其的使用率,并且還可以針對各專業(yè)、各班級等設置相應的微博、微信平臺,讓學生能逐漸適應通過上述方式接受思政教育,這樣一來不但能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思政學習興趣和熱情,還能實現(xiàn)高校思政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培養(yǎng)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干部。對于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干部主要指的就是在微博、微信軟件中較為活躍且粉絲教較多的學生干部,特別是在微博圈中,輔導員若想展開有效的思政教育,相應的就要具備一定數(shù)量的粉絲人數(shù),使其微博具有較大的知名度。但根據(jù)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shù)高校輔導員都具有年齡較大的普遍特點,進而導致其接觸微博、微信的期限較短,甚至還有部分輔導員根本沒有接觸到微博微信,粉絲數(shù)量也不是很多。
(四)不斷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形式。在微時代背景下,不但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形式展開思政教育,還可以合理利用其他手段,如計算機網絡形式的“問卷調查”、學校“論壇”、“貼吧”及QQ等,為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展開更順利的交流溝通提供極大的空間保障,大大拉近其二者之間的距離,充分激發(fā)高校學生對思政學習的興趣,達到高效教育的最終目的。
總之,在微時代的到來背景下,高校輔導員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先行性力量,應始終保持思想觀念和具體行為上的一致性,充分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學習各種先進的網絡媒體形式,通過各種不同的網絡平臺來為思政教育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進而有效探索出一種良好的教育模式,促進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健康順利進行。
[1]李建.微時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中輔導員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J].新校園(上旬刊),2016(12):142.
[2]朱瑋,李濤.微時代域境下易班平臺在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嵌入式研究[J].科教導刊,2016(6):67-68.
[3]董麗娜,成荷萍.“微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構建與實踐——以湖南女子學院主題班課為例[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6(5):86-89.
[4]莊經緯.微時代微教育微技室 ——“互聯(lián)網+”背景下輔導員思政教育微信平臺建設工作探析[J].中外交流,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