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瑋
摘 要:豬傳染性胃腸炎病屬于一種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特別是在冬春季發(fā)病率較高。豬感染了這種疾病,常會出現如下癥狀:嘔吐、腹瀉等,若沒有得到及時控制與治療,不僅會使大量的豬感染此種疾病,而且也會造成仔豬死亡,給養(yǎng)殖戶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诖耍疚拈_展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的治療與預防方式的探究,以為養(yǎng)豬業(yè)在采取預防措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參考,為豬群創(chuàng)設安全、整潔的環(huán)境。
關鍵詞:豬;傳染性;胃腸炎;治療
豬傳染性胃腸炎病屬于一種接觸性消化道傳染病,它是一種冠狀病毒。發(fā)病期一般在冬春季節(jié),患豬會表現出嘔吐、腹瀉等不良癥狀。這種病毒對溫度的敏感性較強,如果溫度控制在56℃左右,那么可在半小時內將這些病毒全部殺死,溫度在37℃時,需四天左右該病毒的毒性才會逐漸喪失;若溫度較低,則病毒可長期存在。造成豬感染這種病毒的主要原因在于食用了已被污染的飼料,經消化道傳輸,造成胃腸炎疾病的發(fā)生。在新疫區(qū)豬傳染性胃腸炎的傳播速度較快,若豬群內有一只豬感染了此種疾病,則會在短時間內使整個豬場內的豬都感染該病,其中10天的仔豬會面臨死亡,而已斷奶的乳豬與成豬死亡率較低。在老疫區(qū),因母豬自身帶有一定的抗體,因此10日的仔豬死亡率較低,但斷奶后的乳豬會成為易感豬。
一、病理變化
對病豬的腸胃部位進行檢查,可知病變主要集中在患豬的胃腸部位,造成小腸出現一定程度的膨脹,并伴有一定的炎癥;相比于正常豬而言,患豬的腸管部位出現明顯的擴張現象,腸管內部呈現出黃色泡沫狀,腸壁自身的彈性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變得透明而且稀薄。有50%的病豬胃腸部位會出現一定的出血癥狀,胃內容物混有大量乳白色的凝乳塊,在超過14日的大齡豬有10%左右的可見胃熟膜有潰瘍灶,腸系膜淋巴部位有嚴重的充血腫大現象。
對患豬進行檢查如下:首先取患豬小腸一段,并使用生理鹽水將腸內的物質徹底清洗;其次將其置于平皿中并加入少量的生理鹽水,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將健康豬的小腸與患豬的小腸進行比對,可知患者的小腸絨毛短而且分布不均勻,個別區(qū)域的絨毛已完全消失。
二、預防
豬傳染胃腸炎主要是因冠狀胃腸炎病毒所引發(fā)的,發(fā)病迅速,控制難度較大,對于該病的治療還沒有找到特效藥物,所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對該病加以預防是關鍵。通過對豬進行肌肉注射流行性腹瀉與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油乳劑滅活疫苗可起到一定的預防效果。預防中,可對妊娠母豬進行疫苗接種,這樣所產的仔豬也會獲得一定的抗體,起到免疫效果,但這種免疫力只能持續(xù)21天左右。而要延長免疫期,則可通過改變用量的方式進行,比如三日齡仔豬在注射疫苗的進針深度為0.5厘米,隨著豬齡的不斷增大,進針深度也應持續(xù)增加,成年豬的進針深度可達4厘米。在注射時要注意的是進針要與直腸保持平行狀態(tài),以避免發(fā)生偏離,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對于妊娠母豬來說,應在產仔前一個月接種疫苗兩毫升,生產完成斷奶后七天內再次注射疫苗0.25毫升。根據豬的體重不同,所注射疫苗的用量也是不盡相同的,若仔豬體重在25千克以下,則注射疫苗量為0.5毫升,若體重在25-50千克范圍內,則注射疫苗量為1毫升,如果體重在50千克以上,則注射疫苗量為2毫升。接種完成后,工作人員需對豬進行為期一小時的觀察,看其是否有不良過敏現象發(fā)生,如若有豬發(fā)生過敏,可使用鹽酸腎上腺素進行處理。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應定期對豬舍進行消毒處理,使用聚維酮碘消毒液500倍稀釋噴霧消毒,每日一次,若發(fā)現有病豬,應及時將其隔離在單獨的豬舍,并對病豬進行停食,在飲水中增添多種維生素,提高病豬的免疫力。工作人員應做好豬舍的通風工作,保持豬舍干凈整潔,為豬群創(chuàng)設整潔、安靜的居住環(huán)境,促使它們健康成長。
三、西藥治療
當前,豬傳染性胃腸炎的治療還沒有找到相應的特效藥物,若豬感染此種疾病,通常采取的是廣譜抗生素或者磺胺類藥物再結合一定的護理等進行治療,也可采取靜脈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的方式降低疾病的傳播。而對于一些重癥患豬則采取的是注射硫酸阿托品藥物,以減少患豬腹瀉現象的發(fā)生。與此同時,還應對患豬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期觀察患豬的身體狀況,保持充足的飲水。
針對患豬的病癥現象,可選擇一些西藥進行治療,西藥的用量情況如下:對患豬進行一日兩次肌肉注射氨節(jié)青霉素與硫酸慶大霉素。根據患豬的情況,在豬兩側三里穴部位注射山蓑若堿10毫克,硫胺素50毫克,每日一次,連用三天左右。對患豬還應連用三天濃度為0.1%高錳酸鉀溶液,每千克體重五毫升喂服口服補液鹽,可采取自由服用或者多次灌服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對患豬一天兩次,一次一支畜力特250千克、菌素痢三效注射液100千克、苦參痢疾停100千克肌肉注射,經過長期觀察,可知患豬的病癥現象得到了顯著的緩解,連用三天可有效抑制病情的蔓延,使疾病癥狀得到明顯的控制。
四、中藥治療
對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也可采取中藥治療方式進行有效控制,具體做法如下:分別取茶葉、葛根、炒山楂、酒赤芍、陳皮各14克,將這幾種物質進行混合,用開水進行煎服處理后,對于體重在25千克的仔豬來說,可每天服用一劑,連續(xù)服用兩劑病情即可得到控制。對于重癥患豬,可取適量桂圓,加水至200毫升后,大火進行煎至到50毫升后,去渣等藥物冷卻后,可將其拌到飼料中或者采取灌服的方式進行處理,每天服用兩次,連續(xù)服用兩三天左右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取100克黃柏加水500毫升,用大火進行煎熬,煎至到200毫升后,等溫度冷卻后,向患豬的肛門部位進行灌注處理,每日早晚各灌注一次,連續(xù)服用兩日即可使輕微患豬的病情得到控制。
穿心蓮注射液與苦參注射液相結合對患豬進行肌肉注射,對體重在30千克以上的患豬連續(xù)服用三天,每天兩次進行注射,可使傳染性胃腸炎病癥得到緩解,在治療中后,工作人員還應在豬飲水中摻加一定劑量的抗生素,提高患豬的免疫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豬傳染性胃腸炎疾病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疾病,該病在冬春季節(jié)發(fā)病率較高,若沒有對患豬進行及時隔離治療處理,則會使整個豬群感染此種疾病。因此應引起相關工作人員的足夠重視。在日常管理中,應定期觀察豬群的變化動態(tài),早發(fā)現、早隔離,采取中西醫(yī)相結合的方式對病情進行有效控制,可降低患豬的死亡率。此外,工作人員還應做好豬舍的通風消毒工作,定期對豬舍進行打掃,為豬群創(chuàng)設干凈、良好的居住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汪令四,陳誠.冬、春季豬的腹瀉病防治綜述[J].豬業(yè)科學,2017,(02):134-135.
[2]陳誠,汪令四.論豬腹瀉病的綜合防制措施[J].今日養(yǎng)豬業(yè),2017,(0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