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瀅
摘要:補考是教學管理部門組織的針對特定學生的一次考試。一般來說,課程正??己瞬煌ㄟ^或者緩考的學生,可以申請參加補考。當前,高校學生補考現(xiàn)象非常普遍,本文主要以上海交大為視角,通過分析補考制度的運行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提出補考制度的改革思考。
關鍵詞:補考;改革;上海交大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9-0105-02
補考是高校教學管理活動的一塊重要工作,然而隨著高等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招生培養(yǎng)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補考制度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對補考制度的改革也應提上日程。
一、補考制度的現(xiàn)狀分析
1.補考人數(shù)呈下降趨勢,重修人數(shù)呈上升趨勢。從上海交大近三年的數(shù)據(jù)表明,2013—2014學年補考學生為3906人次,2108人,2014—2015學年補考學生3393人次,1940人,2015—2016學年補考學生2176人次,1387人。2015—2016學年春季學期的數(shù)據(jù)顯示,超過1/3的具有補考資格的學生未報名任何補考。與此同時,重修人數(shù)有顯著的上升趨勢,越來越多的學生舍棄補考而選擇重修。
2.補考通過率低。參加補考的同學通過率不盡理想,2015—2016學年春季學期,1213門次補考考試中,未通過課程達432門次,考試通過率僅為64.3%,有相當一部分同學需要擇期重修。補考通過率低其實與學生知識掌握不牢固,復習時間短有直接關系。如果學生本身對該門課程的知識掌握欠缺,短短的寒暑假期里,沒有老師的指導和系統(tǒng)化的復習,很難有質的飛躍去真正學好一門課程。
3.低年級化、課程基礎化特征突出。①補考學生低年化。從2015—2016學年補考報名情況可以看出,補考的學生集中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中,參加補考的同學中,大一和大二學生占比63.65%;未通過的課程門次中,大一和大二學生占比69.21%。大一和大二學生的掛科率較高,與他們剛進入大學,沒能完全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節(jié)奏有很大關系。大學的學習跟高中的學習有著本質的區(qū)別,高中學習在高考壓力之下是封閉、禁錮的,而大學學習是開放、自由的,學生擁有自主性,生活更多元化,故低年級學生突然失去了外部的壓力,容易迷失自我。②補考課程基礎化。經(jīng)數(shù)據(jù)分析,補考學生的科目集中在理工類基礎課程,例如數(shù)理方法、高等數(shù)學、概率統(tǒng)計、大學物理等,這幾門課程也是學生重修最多的課程,此類基礎課程的培養(yǎng)計劃一般設置在低年級階段,課程難度較大,但對學生打好四年專業(yè)學習的基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補考制度的困境
補考資格的確定日益復雜。據(jù)筆者了解,目前高校的課程日益多元化,從課程設置區(qū)分,有必修課和選修課之分,從課程類型區(qū)分,有專業(yè)課和通識課,這兩者之間又有所交叉。在對補考資格的確定中,高校都有自己的限制和規(guī)定,在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隨著大平臺招生分流、轉專業(yè)的覆蓋面日益擴大,各專業(yè)培養(yǎng)模式有所調整,例如,A專業(yè)的必修課放在B專業(yè)是選修課,就對補考資格的確定造成一定困擾。另外,如果申請了緩考,則不論課程性質,都將獲得一次補考的機會。補考的判定與學分制沖突,學分制作為兼容多種規(guī)格人才培養(yǎng)的彈性教學管理制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在學分制的前提下,高校的選課、學籍異動都體現(xiàn)了自主性、多樣性、人本性,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然而,越來越多的學生因其個性化的需求,或是出國交流交換,或是轉專業(yè)、休學等,無法在規(guī)定的學期修讀該學期計劃的課程。實踐中,每學期都會遇到很多學生因選課的問題而失去補考資格,在自主選課制度普遍推行的今天,用學年制的標準衡量是否具有補考資格顯然是不合理的。補考成績計算方式有待考量。對于補考的成績,上海交大對于補考合格成績按“P”計,P不計入學積分計算,對于不合格成績按“F”計,F(xiàn)計入學積分計算。補考成績的計算,各個高校做法不同,例如,浙江大學對于補考合格的學生按60分記錄成績。無論是按P計算或者是按60分計算,都有其不合理之處,一刀切的做法不能如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考試成績且給部分同學留下了鉆空子的機會。筆者認為,補考是對于期末不及格考試又一次寶貴的機會,或者是緩考學生的重新考試機會,最終的考核成績應按照卷面成績、平時成績綜合計算給出,但在后面應備注(補考)字樣,考核成績計入GPA計算。
三、補考制度利弊分析
補考制度是高校教育考試的一種彌補手段。補考制度的利處很多:有利于學生降低重修成本,減緩掛科的壓力,提高畢業(yè)率;節(jié)約重修排課資源。目前重修有專班重修、跟班重修兩種方式,重修班的開設往往不能滿足重修學生的需求,一些課程沖突的學生需要跟隨低年級學生跟班重修,而受限于教室大小和老師的精力,選課人數(shù)都是有最高限制的。補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排課和選課的壓力。同時,補考制度的弊端也有很多:促使學生產(chǎn)生倦怠的思想,依賴于補考試卷難度降低或是任課老師評閱放水;補考的安排給教務人員和專業(yè)老師很大的壓力,因為補考一般安排在每學期的開學初,這是一學期中教學管理非常忙碌的階段,需要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管理人員和教師們苦不堪言;補考制度與學分制的基本框架相違背?;谕耆珜W分制的推進及補考存在的各項問題,目前在全國高校中,有一些高校取消補考,規(guī)定學生未通過的課程必須重修。例如: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本科生學籍管理規(guī)定》第18條規(guī)定:課程考核不合者,應當申請重修。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大學生學籍管理細則》第19條規(guī)定,課程考核不合格者,應當申請重新學習。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經(jīng)驗固然可以給其他高校做一定的參考和借鑒,但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的做法是介于學年制和學分制中間的學年學分制。若完全取消補考,則將造成重修制度的硬著陸,所有課程不及格的學生都必須重修,會使得重修排課資源的進一步緊張,對于因病而缺席考試的學生,被迫參加重修也是不公平的。
四、補考制度的改革思考
對于是否完全取消補考,各方持有不同意見,高校在制定政策和執(zhí)行中,也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本著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形成針對不同情況的補考制度。首先,區(qū)分掛科補考和緩考。對于緩考的學生,可以參加一次補考,但成績應如實記載并計入學積分。其次,對于掛科的學生,區(qū)分課程性質和考試成績。對于基礎課程,取消補考,只能重修;對于專業(yè)課程,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判定是否有補考機會。至于如何劃定這條成績分界線,各高??筛鶕?jù)學生的補考數(shù)據(jù)分析后確定,目標是使得補考的學生盡可能通過考試?;A課程和專業(yè)課程的定義,由學院根據(jù)每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確定。不同情況設置不同的補考制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優(yōu)化教學管理資源,另一方面,因材施教讓一部分基礎知識缺失的學生回爐重修,有利于高年級更高難度專業(yè)課程的學習。而將補考課程劃分的權限下放至學院,既能有效地針對學生的培養(yǎng)方案作出補考應對,又充分發(fā)揮學院的主體作用,促進院校兩級管理體制改革。充分利用新媒體教學,利用慕課,擴大重修。補考的改革與重修密不可分,在彈性學制下,應利用慕課的平臺整合擴大重修資源。慕課即大規(guī)模的網(wǎng)絡開放課程,作為信息化快速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碰撞的火花,慕課在迅速擴張,給高校的教學帶來史無前例的變革和體驗。目前高校重修資源緊張,慕課將傳統(tǒng)的以教為中心的物理課堂通過打破空間時間的束縛,轉移到以學為主的網(wǎng)絡課堂,無疑給高校和學生打開了重修的新局面。在實踐中,可以將重修班的課程錄制成慕課放到網(wǎng)上,既節(jié)約排課的資源,又能使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重復多次學習。另外,對于多門課程不合格的學生,由于課程沖突無法跟隨正常班級修讀時,也可以選擇相應慕課課程進行重新學習。作為教學管理人員,做好對課程質量的監(jiān)督,對選修慕課課程進行重修的同學,終評成績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線上學習、小組討論、課后作業(yè)和期末考試等,考核上除了出勤率外做到與傳統(tǒng)課堂的考核評定要求相一致,使成績正態(tài)分布。
五、結語
在教學管理中,任何一項教學管理制度都需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革陳出新,保障教學運行的順利進行,促進教學改革的跨步前進,推動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大力發(fā)展。在補考制度上,因地制宜地實施不同的補考制度以及將慕課與重修結合,是目前存在問題的較好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兵令.讓“慕課”成為課程重修的“主戰(zhàn)場”[J].大學教育,2015,(6):178-179.
[2]李霞.大學生補考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09,(5):135.
Abstract:Supplementary examination is organized by the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for specific students.In general,the student who does not pass or delay the normal examination can apply to take the make-up.At present,it is very common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take the make-up.This pap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supplementary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reform thinking.
Key words:supplementary examination;reform;SJ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