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壽昌
摘 要:路基作為農村公路工程是最為重要的施工內容,其質量為農村公路承載力、路面平整度等多個方面都帶來了直接影響。基于此,本文對路基施工的常見問題作了總結,對路基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作了說明,重點對排水施工、分層填筑、路基平整性作了介紹。
關鍵詞:農村公路;路基;質量控制;準備
中圖分類號:U415.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11-0119-01
相比于普通公路而言,一方面農村公路基礎條件好,還易于就地取材,方便施工,為路基施工的質量奠定了一定的施工基礎,但另一方面其技術水平低,施工環(huán)境復雜,存在質量隱患。因此為了保證路基工程的施工質量,相關人員就需明確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缺陷,做好質量控制作業(yè),從而保證路基質量。
1 農村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問題
1.1 路基凍脹和沉降問題
凍脹和沉降問題是路基施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而造成此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將基層中的淤泥清理干凈,且沒有對其做好碾壓、壓實以及相應的填土操作。同時還有以下原因:沒有做好對軟土地基的有效處理;由于其銜接位置的材料質量較差,或是在橋接的位置質量較差;在開展填土施工的過程中,沒有真正保障土壤本身所具有的質量,且在冬季時出現(xiàn)相應的冰凍情況,當其溫度回升,路基將變得非常濕軟,且其強度也將被大幅度削弱。
1.2 路基開裂問題
導致路基開裂的原因主要是在路基施工中對一些不良路段的路基處理不夠恰當,加之相應的排水措施不夠合理,導致路基因為滲水而喪失其所具有的穩(wěn)定性,促使基層的裂縫不斷延伸,最終由于地下水的滲透效果致使路基開裂。
1.3 路堤邊坡病害問題
路基邊坡滑塌病害問題主要有滑坡和溜方兩種主要形式。溜方主要是因為路基邊坡表面的土體在受到水力沖刷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滑坡情況出現(xiàn),而滑坡主要因為路基當中的土體在重力作用下產生的滑動,導致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變弱,從而出現(xiàn)路堤滑坡問題。
2 農村公路路基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2.1 充分做好地質考察
做好施工地質考察,不僅能夠為路基施工帶來便利,還可大大提升施工質量,因此在農村公路路基施工中,做好地質考察工作至關重要。首先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地質條件并非十分統(tǒng)一,一般情況下,前半部分地質堅硬,后半部分就有可能地質松軟,所以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之前,需根據(jù)考察結果選擇正確的施工工藝,滿足路基施工的實際需求,同時要在設計單位的協(xié)同下予以地質考察工作的開展,促使設計單位及時更改設計內容,提高路基設計的可行性與安全性,為路基施工質量提供基礎保障。
2.2 制定施工規(guī)劃
施工規(guī)劃的設計是否科學合理,對于路基工程的施工質量會產生關鍵性影響。首先,施工人員要在考察農村公路所在地的地質、氣候、經濟、以及實際施工情況的交通運輸承載力、施工周期等多方面要求的基礎上進行路基工程設計,其設計內容不僅要包括施工方案、技術、人員、材料,還要包含施工周期階段目標的設計。
2.3 施工現(xiàn)場準備
首先控制好施工現(xiàn)場的土質條件;路基施工中含有樹根,垃圾、植被等雜質的土質難以壓實,且如果不進行清理會對隨后的施工產生影響,使施工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在進行路基施工之前應將其進行徹底清除,通常情況下,清除的厚度在30-40cm之間即可。其次待雜質清除工作完成之后,必須對回填工作進行嚴格把控,保證后續(xù)施工質量,尤其是我國農村的丘陵地區(qū)或山區(qū),由于路基施工具有相對較大的填挖高差,所以地勢低洼區(qū)域的回填工施工必須格外注意。
2.4 材料準備
農村道路的大多數(shù)土體都可用來填筑路基,但為了使路基的穩(wěn)定性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證,應盡可能選擇密度較大,具有良好的水穩(wěn)性能,以及更高承載能力的礫石類土體,并且嚴禁不同土質混雜在一起。其次在路面50cm以下范圍內,礫石的粒徑應控制10cm以內,在填筑路基的過程中,大粒徑的礫石應進行剔除,必要時可進行人工篩除。
3 農村公路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3.1 排水施工
為做好路基排水工作,應對以下幾方面加以重視:(1)邊溝;為對路基范圍內及流向路基的地面水進行匯集與排除,應將邊溝設置在農村公路路基兩側,且通常情況下,會將土質邊溝開挖到路基兩側,最常見的邊溝斷面形式有兩種,一是梯形,二是三角形。其次在控制場地寬度時,一般選用石砌矩形的邊溝形式,在路基邊溝形式選擇中,其形式不同,選用的比例也不相同,如1:1—1:1.5為梯形邊溝邊坡比例,1:2—1:3是三角形邊溝邊坡比例,下邊溝深度與底寬應在0.4米以上。另外路線坡度的改變應進行水簸箕的設置,這樣可以向邊溝內進行路面雨水的集中排放,避免雨水對路基造成嚴重損壞,同時在邊溝設置中還應確保其邊坡不存在較為松散的土質與雜物,從而保證其穩(wěn)定性及整平性,提高路基排水系統(tǒng)的通暢性。(2)截水溝;路塹排水主要設置截水溝,其位置應設在路塹邊坡頂部,作用是對上方流下來的地面水進行攔截。梯形是截水溝斷面的主要形式,如具有較為陡峭的地面橫坡,截水溝斷面的形式應設置為石砌矩形,其長度則控制在500m以下,如長度在500m以上,應根據(jù)施工具體情況在相應位置進行出水口的設置。
3.2 分層填筑
在進行路基填筑時,可通過水平分層的填筑方法使壓實層能夠有更好的均勻性,同時在碾壓時應遵循先慢后快、先輕后重的原則,在填筑時需對壓實層厚度進行嚴格控制。經過實踐經驗總結,壓實效果與土層厚度有較大聯(lián)系,土層越厚,壓實效果越差,反之則越好。通常情況下,土層厚度在30-50cm,且在經過4-6次碾壓后,即可達到工程要求,普通的振動壓路機應控制碾壓厚度在20cm以內,松鋪厚度在30cm以內,同時碾壓因水量影響,會出現(xiàn)失穩(wěn)或變形的問題,因此土體的含水量要控制在適當范圍之內,并需及時檢測壓實度。
3.3 路基的平整性
在路基的施工過程中,底層如不平整,且只是面層攤鋪的比較平整,其會在碾壓后出現(xiàn)路面不平的現(xiàn)象,由此為了保證路面的平整性,在路基的施工中就必須嚴格按照路面基層的施工要求進行路基施工。其次做好路基的養(yǎng)護工作,可采用不透水薄膜和濕砂進行基礎的養(yǎng)護工作,也可采用瀝青乳液進行噴灑養(yǎng)護。與此同時,要對過往的行車輛進行控制,假如出現(xiàn)坑槽,可立即采用同樣的施工材料進行修補填充,切記不能使用較為松散的顆粒實行填充補修。另外在路基的面層進行攤鋪之前,一定要把基礎層面打掃干凈,使基礎層面保持干凈,放線時要仔細進行抄平,確保基準性和基礎層次的保準高度準確無誤,但如出現(xiàn)在標準高度之外,就要立即修改與修正,低的地方需使用下面層填補,并可使用石灰作為穩(wěn)定土壤,以進行底層基礎建設。
4 結語
總之,農村公路路基的施工質量控制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選擇合理的措施控制路基的施工質量是確保農村公路工程建設的關鍵。因此,施工單位必須選擇技術過硬的施工人員,并借助先進的機械設備進行施工,確保路基施工質量,從而進一步促進農村公路工程事業(yè)的發(fā)展與建設。
參考文獻
[1]冉杰.農村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7).
[2]何寶軍.如何控制農村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質量[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