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彥
婆婆有話說:
媳婦生了個孫子,我和老公都很開心。因為生孩子以前,媳婦都是親家母照顧的,我們也不太方便插手,現在孩子生好了,我們也要表示表示的。要曉得,我們家都屬于拎得清的人,而且我們住得又近,媳婦坐月子,我們當公婆的兩手一攤,什么事情也不幫忙,這也說不過去的。我們現在每天起早貪黑,6點就起床買菜,趕到他們家做鐘點工,倒是我們的錯了?我看到好幾次媳婦給兒子使眼色,我們也懂的,是嫌我們做的不如他們的意了。一會說我們把孩子搖傻了,一會說我給他們做的飯加味精了……不加味精的菜能有味道么?我不也是希望味道做得好一點,媳婦多吃一點,奶水足一點,孫子也能養(yǎng)得壯壯的。這到底有什么不對了?反正我是看出來了,不管怎么做,都是婆婆的錯!
米西米西的咸菜:我家情況和樓主一樣,我媽媽一個人來幫忙,而且以前就是托兒所工作的,所以過來幫我們帶孩子。好在公婆是住我們樓下,隔了一層樓的。不是一個房門里,而且他們從來不多管閑事,他們說了,自己帶不來小孩,所以把一天三頓飯燒燒好,我們到時間就去吃,玩一會后回家。其實老人幫忙帶孩子,我們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老人也要相互體諒,不帶的就少廢話,畢竟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好。這樣大家就能和睦相處了。
哦喲味來:資深人士提醒你,雙方老人絕對不能攪在一起,矛盾太多。目前看只有你公婆先歇著,你和你媽搞定娃兒,做飯就請個鐘點工,鐘點工的錢讓他們出。小孩子越大越好帶,克服幾個月就好了。跟你老公私下說說,讓他去搞定他爹媽。
陳述的數數:公婆肯定是要走的,分開來住是王道。人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肯定會有很多以前從來沒碰到的問題,關鍵看你怎么處理。和老公商量好,不要讓矛盾延伸。
遛遛:男方爸媽請走。什么分工合作,老兩口覺得自己是鐘點工心里肯定不舒服。孩子做不做規(guī)矩孩子媽媽定。爺爺奶奶就不要看不慣了,親娘不會害孩子的。現在問題就是缺個燒飯的。我的建議是請鐘點工,爺爺奶奶拿點錢出來,這樣也算是幫忙了,大家都滿意。
七月:多了個孩子肯定有點亂的,但是表面一定要和氣。
黑客貓咪:過來人給點建議,樓主自己苦點,和媽媽輪流帶孩子,媽媽燒飯你帶娃。坐月子期間一定要清靜,人多了產婦心煩。等娃大點了,周末帶孩子去爺爺奶奶家玩玩就行了。
米歇爾悟6: 自己帶最好。不管是自己父母還是公婆,帶寶寶都會有些小矛盾的。我覺得為了避免這些矛盾,我寧愿自己帶,還老人一個清靜的晚年,想來看寶寶就來看看。
Sherry: 兩邊父母帶娃是最不明智的事情,不出矛盾才怪。
小蛇女:我還煩呢,我的公婆一定要帶孩子,還插手管孩子。不說他們對不對吧,不讀書不看報不接觸新的育兒方法,什么都是30多年前的育兒方法,誰受得了?知道他們辛苦,我也想體諒,我要請白天的阿姨,讓他們享享清福,結果呢,說我浪費錢。真交給他們帶了,絕對就無視我了,那句話叫:誰帶誰負責。我現在想明白了,不能讓老人再插手育兒的事,凡事還得親力親為。
大會總結:
媳婦坐月子,公婆熱心來幫忙,這原本是件好事,可為什么最終還是演變成了婆媳矛盾呢?說來說去還是兩代人的思想問題。帶孩子的方法,每個時代都不同。時代在進步,養(yǎng)育方式也要與時俱進的。老人硬要把自己的養(yǎng)育方式套用在隔代教育上,難免會引起小輩的反感,所以很多時候,老人在幫忙的時候要注意分寸,不宜多插嘴。小輩也要注意和老人的交流方式,不能忽略老人的感受,大家多談談心,多交流育兒經,才能互相理解,共同進步。另外,婆媳關系的潤滑油是老公,這種時候老公不出馬,更待何時?不管怎樣,大家的目的都是讓孩子健康幸福地長大,既然目的相同,有時候相互妥協(xié)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