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彥榮
(山西工商學院體育教學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開展中存在問題的思考
白彥榮
(山西工商學院體育教學部,山西 太原 030006)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如課程設置不統(tǒng)一、師資結構不合理、學生選課動機功利化、專業(yè)運動隊組建困難等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優(yōu)化課程設置、引進高級人才、壯大師資隊伍、引導學生理性選課及積極組建專業(yè)隊等建議,以期改善我國當前民辦本科院校公體課的開展現(xiàn)狀,促進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問題
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學校體育的開展主要通過公體課進行,公體課開展的情況直接影響著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的發(fā)展。通過閱讀相關文獻,以及實地考察我國部分民辦本科院校公體課的開展情況發(fā)現(xiàn),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共性問題。本文欲通過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總結概括出相應的發(fā)展策略,為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體課的開展提供參考。
隨著高校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公共體育課程設置名稱各異、概念混淆,使師生對各課程的理解各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選課和教師的授課。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公共體育課程設置大致分為普修課、選修課、俱樂部課、專項課、保健課等幾類,尤其是選修課、俱樂部課和專項課這3類課程概念模糊,沒有統(tǒng)一的劃分標準,學生對各課程的理解也不統(tǒng)一,使得學生在選課時比較盲目,出現(xiàn)從眾選擇現(xiàn)象。不僅學生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即便部分相關領導和教師對各課程也沒有達到高度一致的認識。因此,經(jīng)過一學期或更多學期的學習,最終學生發(fā)現(xiàn)在體育課上所學的內容是自己不感興趣或不擅長的,而自己所擅長或喜歡的項目沒有接觸,出現(xiàn)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xiàn)象,相對應的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滿意,在教學中難以調動或培養(yǎng)本身并不擅長該項目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在選課學生中難以培養(yǎng)出運動苗子,組建運動隊難度較大。
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開展中,師資結構不合理主要體現(xiàn)在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以及專、兼職比例結構等。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體育教師年齡偏小,教師隊伍青年化,中年教師相對較少,中老年教師更是匱乏;教師的學歷層次以本科、研究生為主,博士學歷比較稀缺;職稱方面,初、中級職稱居多,副高級職稱較少。年輕化的教師隊伍雖然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欠缺教學經(jīng)驗。同時缺乏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老教師帶領年輕教師的問題。高學歷、高職稱體育教師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國民辦本科院校體育教學與科學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因此,體育教學和科研方面高級人才的引進已迫在眉睫。此外,由于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特殊辦學性質,外聘兼職體育教師占有一定比例,增加了師資的流動性,不利于師資的穩(wěn)定。
隨著我國民辦本科院校公共體育課程的逐步改革,學生擁有了自主選擇學習不同體育課程的權力,學生選課動機功利化現(xiàn)象不可避免的暴露了出來。體育選修課程的開設目的是讓學生在普修課學習的基礎上,根據(jù)自己的興趣、特長及自身條件選擇喜歡的體育項目進行學習,已接觸或未接觸的體育項目均可選。這一改革一方面是為了全面發(fā)展學生的各項素質、增強體質,同時也是為高校培養(yǎng)專項運動人才。但通過調查和訪談發(fā)現(xiàn),除了部分學生會選擇自己喜歡或擅長的項目繼續(xù)學習外,大部分學生選課動機比較功利化、隨大流,他們傾向于選擇上課比較輕松、不費力,代課教師管理不嚴、考試比較容易得高分的所謂“好糊弄”的課程。部分課程因選課人數(shù)爆滿、班容量過大,影響了教學質量,相反個別課程因選課人數(shù)較少而無法開展,即使開設也造成了師資的浪費。
專項運動隊的組建數(shù)量及其競技水平的高低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出一所高校公共體育的開展情況。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除個別群眾基礎較好的項目外,大部分項目的運動隊組建較困難。受場地設施的限制、師資缺乏等因素影響,部分項目無法開展或開展得不容樂觀;隨著體育課改的逐步深入,學生自主選課成為主流,部分項目因選課人數(shù)太少而無法開設;公體課學生的體育基礎本身較薄弱,大部分院校的課程設置前后連續(xù)性差,各學期所學項目不同,使學生無法在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項目上繼續(xù)深造,長期學習;公體課一般只開設2年,運動隊隊員更換頻率較快,出現(xiàn)組建運動隊困難的現(xiàn)象。即便經(jīng)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組建起來部分運動隊,但因訓練時間無法保證、訓練條件比較艱苦及缺乏相應的制度鼓勵和經(jīng)費支持,競賽結果不盡如人意。此外,在有限的時間內如何快速組建隊伍,并使其訓練有素,參賽還能獲獎,是每位帶隊教師所必須面對并攻克的難題。
與我國公辦本科院校相比,民辦本科院校由于受辦學性質、建校歷史、政府的支持力度、師資隊伍的組建等因素影響,發(fā)展得相對不是很完善,公共體育課程開展中難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本文所提及的這些主要問題,筆者認為,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之間應該互通有無,根據(jù)自己的辦學特色,借鑒一些國內外老牌大學的公共體育院系的管理制度和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內容,完善自身的相關管理制度,精簡和優(yōu)化課程設置,保證課程設置的科學性、準確性;引進高級人才、發(fā)展壯大自身的師資隊伍,逐步減少外聘代課教師;引導學生積極、理性的選修不同項目;注重對運動苗子的培養(yǎng),積極組建專業(yè)運動隊,鼓勵教師帶隊出去比賽,以賽帶練、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推動公共體育課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進一步開展。
[1]闕明坤.民辦本科院校向應用技術大學轉型的困境與策略——基于全國141所民辦本科院校的實證調查[J ].復旦教育論壇,2016(2):79-85.
[2]賴錦松.民辦本科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現(xiàn)狀及思考[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8,24(5):102-103.
[3]方建新,俞小珍.我國體育課程改革得失思考[J ].體育文化導刊,2014(5):129-132.
G807.4
A
1674-151X(2017)17-08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45
投稿日期:2017-06-25
白彥榮(1988—),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