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本刊記者(發(fā)自烏魯木齊)
陳賢:“法援”邊疆的抱負與情懷
文_本刊記者(發(fā)自烏魯木齊)
“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律師志愿者陳賢(右)、曹旭(左)(央視網(wǎng))
自2014年起,陳賢與丈夫曹旭連續(xù)3年參加“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行動,分別前往西藏、內(nèi)蒙古和新疆等邊疆地區(qū)開展志愿服務。2014年,陳賢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區(qū)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2015年,夫妻二人攜手赴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烏海市海南區(qū)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今年,他們夫妻倆再赴新疆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qū)、昌吉州阜康市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陳賢與丈夫曹旭單獨或一同獲得了“CCTV2016年度法治人物”等榮譽稱號,他們被網(wǎng)友親切地稱為“用自己的方式愛著腳下這一方土地,守護著這一方人民”。
近日,本刊記者首次聯(lián)系上陳賢時,她正在忙碌,“不好意思,暫時不方便接電話?!痹诮酉聛聿稍L中,本刊記者又數(shù)次聯(lián)系上了陳賢,陸續(xù)了解到了她的感人事跡。陳賢謙虛地對本刊記者說:“其實,像我這樣的律師,全國各地有很多,湖南也有,你可以多報道他們的事跡和精神?!贝_實,陳賢并非唯一令人感動的好律師,但她的事跡、精神卻足以折射一位法治工作者的抱負和情懷。
本刊記者獲悉的資料顯示,陳賢,女,1972年出生,安徽省定遠縣人,是安徽天定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他與丈夫曹旭都是“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的成員?!?+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是2009年7月由司法部和共青團中央發(fā)起,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同團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司法部律師公證工作指導司、法律援助工作司、法律援助中心、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共同組織開展的一項法律援助愛心活動。
據(jù)介紹,“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主要工作目標,是給全國多個無律師縣或律師資源嚴重短缺的縣各派一名律師和一名法律院校應屆畢業(yè)大學生,提供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志愿服務,以滿足貧困地區(qū)人民群眾的法律援助需求?!?+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的意義非常重大,取得的成就也很顯著。參加這一行動的律師在服務受援地經(jīng)濟發(fā)展、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得到了受援地人民群眾的廣泛贊揚。
說起陳賢加入“1+1”志愿者行列的來由,不得不提一個讓她震撼的故事。一次,陳賢在網(wǎng)上瀏覽時,無意中看到這樣一則新聞:《失去雙手的草原上的“最美律師”》,講述的是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志愿律師郭二玲,郭二玲自小失去雙手,卻歷盡艱辛奮發(fā)讀書,大學畢業(yè)后當上了律師,以感恩的心踏上了“1+1”志愿律師的征程,被人稱為草原人心目中的“最美律師”。
陳賢對記者說:“當時我被郭二玲律師大無畏的、追求公平公正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就想,我也同樣要去祖國的邊疆開展法律援助工作,用我的專業(yè)法律知識,為大家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為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們送去法律知識,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而且,這對我也是極好的人生體會與鍛煉?!?014年7月,機會來了,當年司法部、團中央發(fā)起“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陳賢果斷報名參加這一行動,并獲得了批準。
陳賢(中)在西藏下鄉(xiāng)進行法律宣傳(安徽省文明辦)
在申請書中,陳賢鄭重地寫道:“我甘愿放棄優(yōu)裕舒適的生活,甘愿忍受親人離別,甘愿忍受艱苦惡劣的環(huán)境,甘愿發(fā)揚不怕吃苦、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精神,希望能夠用我的努力讓法治的陽光照亮雪域高原?!辈贿^,陳賢也知道,在平地生活習慣了的人,到了西藏高原,肯定會有諸多不適應,比如高原反應就是其中之一?!霸鰪婓w質,才有身體的‘本錢’去為邊疆人民服務好?!标愘t說。
除了通過書籍資料熟悉了解西藏的情況外,在出發(fā)前,陳賢最重視的一件事就是增強體質。在出發(fā)到西藏去的前一個月,陳賢每天沿著都京滬高鐵定遠線兩側,堅持來回騎車30多公里。有時候碰到刮風下雨的天氣,她也照樣堅持不誤,“如果這都堅持不下來,到了西藏又怎么克服那里的艱苦條件呢?”2014年8月,陳賢作為安徽首位“1+1”志愿者援藏女律師,被分到了西藏昌都開展法律援助服務工作,具體工作地點在平均海拔3500多米的昌都卡若區(qū)。
資料顯示,陳賢服務的昌都卡若區(qū)位于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ㄈ魠^(qū)最高海拔6100米,最低海拔2900米,平均海拔3500米。境內(nèi)地形復雜多樣,切割明顯,險峰峻嶺,溝壑縱橫,蔚為奇觀??ㄈ魠^(qū)雖然地勢險要,但一直是昌都市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稱作“藏東門戶”,在這里進行法律援助,無疑可滿足當?shù)厝藗儗Ψ芍R和法律服務的大量需求。
卡若區(qū)的地貌和風景帶著原始的純凈美,如果光從電視里看,無疑是賞心悅目的。然而,陳賢還沒來得及欣賞風景,遇到的第一個難題——高原反應,就讓她嘗到了苦頭。陳賢的雙腿因高原反應變得奇癢無比,被自己抓得鮮血淋漓。幾天后,她漸漸適應了,高原反應的癥狀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她的雙腿卻因抓撓留下多處永久性的傷疤。
而且,卡若區(qū)屬中緯度地區(qū),因受地形的影響,高原寒溫帶季風性氣候混雜?!耙簧接兴募荆锊煌臁?,高原反應的潛在危險,加上氣候上的巨大反差,以及語言的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等等,讓陳賢不得不小心應對。陳賢居住的地方,生活條件極為簡陋,沒有暖氣,沒有空調(diào),沒有洗衣機,沒有熱水器,即使是夏季,自來水也冰冷刺骨。而且,卡若區(qū)的密度很小,人口密度小,每平方公里平均約12人,藏族人口占了絕大多數(shù),這也就意味著有時候要走很遠的路,才能到達需要法律援助者的住所或工作場所。
但是,陳賢沒有半點退縮的畏難情緒,“從身體上、心理上渡過了高原反應關之后,政府召喚審閱合同,徹夜不眠;信訪辦召喚處理信訪,不厭其煩,耐心疏導;對有需求的百姓,上門服務……”就這樣,陳賢在克服重重困難中,走向了在邊疆的法律援助之路。
藏族農(nóng)民工扎西曲珍是接受陳賢法律援助的第一位邊疆群眾。扎西曲珍在一次務工中,不幸因工受傷,落下了七級傷殘。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扎西曲珍累計花了幾萬元醫(yī)藥費,但他向所在的務工企業(yè)討要醫(yī)療費用時,企業(yè)卻含糊其辭,對支付醫(yī)藥費的態(tài)度不甚明朗。正當扎西曲珍不知如何是好時,聽說陳賢來西藏無償為藏族同胞提供法律援助,扎西曲珍找上了門,這也是陳賢在西藏昌都代理的第一個案件。接受代理后,陳賢熬夜多天幫扎西曲珍收集證據(jù),最后終于幫助他拿到了近17萬元的賠償金。
陳賢這種為藏族同胞在法律上撐腰的事跡迅速傳開,不少藏族同胞慕名而來向她進行咨詢或求助。一次,藏族農(nóng)民次里巨丁在打工時因被老板拖欠幾千元的工資,將信將疑地找到陳賢問:“你真的能為我討回工資嗎?”陳賢笑著說:“請相信我,一定會運用法律為您討薪,而且不會收取您的費用。”次里巨丁于是將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陳賢。陳賢受理該案件后,認真準備案卷,最后將欠薪老板起訴到了法庭。法院一審判決那名老板應按規(guī)定支付工資。該老板不服,又提出上訴。陳賢多方奔走,在扎實的證據(jù)材料支撐下,最后法院二審維持原判。次里巨丁拿到判決書后,由衷地感謝陳賢:“您真是一名好律師!”
陳賢在內(nèi)蒙古開展法律咨詢活動(央視網(wǎng))
漸漸地,陳賢獲得了邊疆人民的信任,被當?shù)厝擞H切地稱為“草原律師”。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在陳賢一腔熱血為邊疆人民送去法律援助的溫暖時,她也在忍受著一般人難以承受的困苦。陳賢在一次報告中如是說:“當我在零下近二十度的極寒天氣里,到鄉(xiāng)下露天法制宣傳,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手腳都凍麻木了;當我在沙塵暴的天氣里,開完庭,騎著自行車頂著狂風,往回趕,滿嘴都是灰沙;當我走村串戶進行法制講座,一講就是一天,連水也顧不上喝。”
陳賢不僅感動了邊疆人民,也感動了她的丈夫。陳賢的丈夫曹旭也是一名律師,在妻子的感染下,他也果斷地放棄了在滁州所有的客戶資源和顧問單位,和妻子一道參加“1+1”法援志愿行動。2015年,曹旭加入“1+1”志愿者行列,前往內(nèi)蒙古開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務,他們成為全國唯一一對參與法律援助志愿活動的律師夫妻。在來自全國各省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奔赴西藏、新疆、青海、甘肅、貴州、云南、廣西等省的隊伍中,曹旭與陳賢作為全國唯一赴藏的法律援助志愿夫妻,其心系邊遠地區(qū)弱勢群體、無私為弱勢群體付出的精神,尤其令人稱道。
2015年7月,陳賢在昌都的“法律援助服務”即將期滿,她向司法部遞交申請,要繼續(xù)留在高原。2016年7月,陳賢、曹旭夫婦再次報名參加法律援助志愿行動,又馬不停蹄地奔赴新疆烏魯木齊頭屯河區(qū)、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開展法律援助工作。
陳賢夫妻倆本來有著可觀的收入和安逸舒適的生活,然而,他們倆卻放棄了這一切,成為“‘1+1’中國法律援助行動”志愿者,前往祖國邊疆為基層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很多人都有疑問:“夫妻倆這是在圖什么?”陳賢說:“當那些處于期待、絕望、無助中的當事人,因我的幫助露出燦爛笑容的那一刻,我就會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是的,我圖的就是他們臉上那燦爛的笑容!”
至今,在三年多的法律志愿服務中,陳賢受理辦結法援案件約200件,為當事人挽回經(jīng)濟損失數(shù)百萬元,開展法治宣傳法治講座約300場次,解答群眾法律咨詢2000多人次,圓滿完成了法律援助志愿服務任務,受到當?shù)攸h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贊揚。
陳賢與丈夫曹旭無私為邊疆人民送去法律溫暖的事跡,讓不少網(wǎng)民頗為感動。網(wǎng)友 “小小銘銘”說:“她不慕浮華、不逐虛名,帶給老百姓的是沉甸甸的法援果實,無愧于法律工作者的光榮稱號!”網(wǎng)友“嘻嘻de青魚”留言:“大音希聲,大愛無言。陳賢奔波在為百姓提供法律援助的道路上,用她自己的方式愛著腳下這一方土地,守護著這一方人民?!本W(wǎng)友“任盈盈”則詩意地為陳賢夫婦點贊:“雨露雖甘,可只有灑進泥土里才能滋潤大地;法律雖好,但只有融入群眾中才能落地生根?!?/p>
陳賢夫婦不僅獲得了邊疆群眾的一致認可,贏得了廣大網(wǎng)友的紛紛贊揚,也獲得了官方機構的高度評價。陳賢先后被西藏自治區(qū)司法廳評為西藏人民群眾滿意律師、“全國‘1+1’法律援助志愿行動優(yōu)秀律師”,曹旭被評為“全國‘1+1’法律援助志愿行動優(yōu)秀律師”。 陳賢被評為“2015年度中國正義人物”,陳賢、曹旭夫妻兩人一同當選 “CCTV2016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2015年度中國正義人物”評選委員會給陳賢的入選理由是:“因為對鄉(xiāng)親有最深的愛,所以才不眠不休;因為對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離不棄。她只身打馬赴高原,一路向西,千里萬里,不再回頭,風雪公益路,情系漢藏緣。她雖然柔弱,卻把公平正義的力量帶上高原;她雖然孤獨,卻把對法律的信仰深深植入藏區(qū)百姓心中?!边@一評價,逼真地描述出了陳賢在邊疆法律援助路上的艱辛,也恰如其分地刻畫出她對邊疆群眾的一片深情。
2016年7月15日,北京,人民大會堂,“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2015年度總結表彰暨2016年度啟動儀式在此舉行。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顧秀蓮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1+1”中國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動取得的成績。會上,陳賢代表“1+1”法律援助志愿者作了經(jīng)驗交流發(fā)言。在發(fā)言中,她講述了其作為“1+1”志愿者的心路歷程和感人事跡,介紹了她在西藏昌都卡若區(qū)、內(nèi)蒙烏拉特中旗等艱苦受援地服務基層群眾、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生動實踐,讓在座者無不感懷。
(本文部分內(nèi)容綜合了安徽省文明辦、滁州文明網(wǎng)資料,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