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酷愛讀書,不斷地從書籍中汲取營養(yǎng),指導人生,指導革命。上學時非常喜歡人物傳記。有一次,借到了一本《華盛頓傳》,他全神貫注地細讀,認認真真地記筆記,有時讀到激動處,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感想記到書上。歸還時,只好不斷地向人家說“對不起”。參加革命后,更是手不釋卷,《三國演義》《水滸傳》《孫子兵法》等書籍成了他的隨身寶典。
毛澤東讀書的范圍很廣,哲學、自然科學、政治、軍事、書法、報刊雜志等等。他讀書涉獵廣,不但讀讀,而且讀了之后還去談,讀以致用。在50年代初,毛澤東又讀到一個蘇聯(lián)科學家寫的《土壤學》,他讀了好幾次,而且上面有很多批注。后來毛主席提出的“農(nóng)業(yè)八字憲法”,就是“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八字憲法。在相當程度上就是讀了《土壤學》以后得到的啟發(fā)和感悟。
幾十年來,毛澤東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分分秒秒,也要用來讀書學習。他的中南海居室,簡直是書天書地,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被書占領了。書籍讓毛澤東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找到了指導中國革命、戰(zhàn)勝敵人的法寶。
運用點撥:我們不能拉長人生的長度,但通過讀書,我們可以豐富人生的厚度。前行的路上,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榜樣作指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且行且讀,過詩意且睿智的生活;前行路上,有偉人提攜,有書山可攀,何懼風雨,何懼暑寒,一路兼程,笑傲天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