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計算具有的按需自我服務、共享資源池、快速彈性能力等特點,是當今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應用的最新趨勢,但是云計算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本文通過云計算系統(tǒng)中的脆弱性和風險分析研究,針對高校應用領域提出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幫助高校信息化決策者對云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正確的識別和分析,從而為高校在有安全保障的環(huán)境下推廣云計算提供參考依據(jù)。
一、研究背景
云計算代表著當今全球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應用的最新趨勢。美國國家標準和計算研究院(NIST)提出:云計算是通過方便的按需使用的方式,通過網(wǎng)絡,利用共享的可設置的計算資源池,以最少的管理快速部署,提供計算資源(如網(wǎng)絡、服務器、存儲、應用和服務)[1]。
云計算可幫助高校尋求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作為我國高等人才的主要培養(yǎng)陣地,加強信息化建設一直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點之一,但云計算帶來的信息安全隱患不容忽視。IDC公司在2008年一份報告中指出,云計算最大弊端就是安全問題。2009年Google發(fā)生大批用戶文件外泄事件,美國零售商TJX約4500萬份信用卡號被盜取,而國內(nèi)CSDN也發(fā)生賬戶數(shù)據(jù)泄露事件[2]。云計算的安全問題對傳統(tǒng)信息安全防御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等院校作為公共服務機構,若發(fā)生信息安全事件會造成非常負面的社會影響?!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完善網(wǎng)絡信息服務、網(wǎng)絡安全保護、網(wǎng)絡社會管理”,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有關網(wǎng)絡服務提供者刑事責任規(guī)定。教育部頻發(fā)文件要求將信息安全建設和信息化建設同步規(guī)劃。因此,云計算是否能在高等院校得到很好地推廣,安全是關鍵問題。
二、研究現(xiàn)狀
1、云計算的特點和風險研究
云計算系統(tǒng)中的脆弱性和風險分析研究:Kaliski B S和 Pauley W[4]介紹了云計算具有的按需、自動化、多租戶的特點與典型的設計評估系統(tǒng)時靜態(tài)、人性化為導向的過程沖突,描述了面臨的挑戰(zhàn),并建議把風險評估作為一種引入服務。Chhabra B、Taneja B[5]重點評估存在于云架構不同層各種風險及合理的補救措施。
三、研究價值
1、理論價值
(1)為云安全的風險評估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云計算作為新興技術,其研究仍處于建設和應用的摸索階段,對于其存在的安全問題也僅限于簡單的分析層面,未能將其安全問題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的探究。
(2)拓展方法論的適用范圍:云計算是網(wǎng)格計算、分布計算等傳統(tǒng)計算機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融合的產(chǎn)物,其帶來的信息安全風險也是錯綜復雜的。
2、現(xiàn)實價值
(1)為高校信息化決策層提供分析依據(jù):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是進行安全建設的起點,因此針對高校應用領域提出云計算環(huán)境下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體系,能夠幫助高校信息化決策者對云安全風險進行全面、正確的識別和分析,從而能在預防、控制、轉移和減少風險之間做出有效的決策。
(2)提高高校安全風險的規(guī)避能力:分析高校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影響信息安全的因素入手,有助于了解高校在此領域的安全環(huán)境和狀況,并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危險和安全問題,從而為針對各項風險采取對應的措施和控制手段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高校在云計算環(huán)境的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3)有助于推廣在高校領域云計算技術:由于對未知風險的不確定性,云計算雖可為高校信息化建設提供更有效的資源、平臺和應用,但基于安全考慮不少信息化管理者都處于觀望狀態(tài)。明晰云計算的信息安全問題和風險,為高校在有安全保障的環(huán)境下推廣云計算提供參考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張慧,邢培振. 云計算環(huán)境下信息安全分析[J]. 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 2011(12)
[2] 佟得天,劉旭東,郭濤峰,等. 云計算信息安全分析與實踐[J]. 電信科學. 2013(02)
[3] Kaliski B S, Pauley W. Toward risk assessment as a service in cloud environments[C]// Proceedings of the 2nd USENIX conference on Hot topics in cloud computing. USENIX Association, 2010
[4] Chhabra B, Taneja B. “Cloud Computing: Towards Risk Assessment”[M]// High Performance Architecture and Grid Computing.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1
[5] Mukhin V, Volokyta A, Mukhin V, et al. Security risk analysis for cloud computing systems.[C]//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Data Acquisition and 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Idaacs 2011, Prague, Czech Republic, September 15-17. 2011
作者簡介:
張芳(1975-),女,湖北省潛江市,漢,碩士,中央財經(jīng)大學網(wǎng)絡信息中心,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數(shù)字化校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