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瑞
摘要:傳統(tǒng)藥物余甘子的民族藥學尚處于起步階段,缺少基于分子生物學的藥理學研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余甘子原料相關新藥研發(fā)中工作的開展,是今后研究重點。
關鍵詞:中藥;余甘子;藥學研究
民族醫(yī)藥中的藥材多取材自天然植物,具有不良反應少、藥物靶點多等優(yōu)勢,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余甘子是一種重要的民族醫(yī)藥,在中醫(yī)、藏醫(yī)等民族醫(yī)學中都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次研究試就余甘子的研究進展進行概述。
1 余甘子基本情況
余甘子是唯一一種具有核果實類的大戟科葉下珠屬落葉喬木或灌木,廣泛生長在熱帶、亞熱帶等地區(qū),中國是余甘子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福建、廣西是主產地。余甘子是可藥食同用,其干燥的成熟果實是有效成分,俗名又被稱為久如拉、魚木果、油甘子等,冬季至次春為采收期,果實成圓球形,直徑約為1-3cm。在我國,余甘子是藏族、維吾爾族的習用藥材,此外蒙古族、彝族、壯族、傣族等16個少數(shù)民族也使用該藥材。余甘子被食品研發(fā)人員所青睞,被廣泛制作為果脯以及保健果粉,甚至被制作成為保健品。
2 余甘子化學成分
余甘子化學成分較復雜,從現(xiàn)有的資料來看,主要包括糖類、果膠質、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微量元素、黃酮類物質。余甘子中還富含Va、Vc、Vb系列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此外余甘子還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瓜氨酸等,這些氨基酸易于被人體吸收。此外,余甘子還含有沒食子酰葡萄糖類、逆沒食子酰葡萄糖類、蘋果酸等鞣質與分類物質[1]。余甘子的化學成份迥異于其他大戟科植物,主要成分鞣質類化合物比較特殊,與訶子屬植物極其相似,這些物質具有較大的開發(fā)應用前景。不同地區(qū)、品種、果期、干燥與存儲時間的果實中的物質含量存在較大的差異,VC的含量一般在0.3%~2.0%,高于蘋果、肉柑橘類水果,沒食子酸含量在3%~4%左右,總鞣質含量則在15%左右,氨基酸含量在0.0004%~0.06%之間[2]。
3 余甘子藥理學作用
余甘子藥理學作用是藥學研究的重點,已知的藥理學作用主要包括抗菌、降血壓、降血脂、抗腫瘤[3]、減輕細胞損傷、止血、鎮(zhèn)靜、抗衰老、免疫調節(jié)等。
3.1 抗病原微生物
體外抑菌試驗證實,余甘子果實70%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嗜熱脂肪芽孢桿菌都有廣泛的抑菌活性,對黑曲霉、青梅、黑根霉菌等霉菌沒有抑菌活性或較低。余甘子葉經不同成分提取物提取對細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肺炎克雷伯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4]。與此同時余甘子還對HIV、單純皰疹病毒等病毒屬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上世紀的一項抗HIV-RT以及抑制HIV生長活性的篩選過程中,結果顯示有余甘子中9個化合物對于20μmol/LHIV-RT具有80%以上的抑制率,類似的研究并不少見。目前關于余甘子抗NIHV的機制研究是熱點,有研究嘗試活性跟蹤分離抗HIV物質,獲得假-黃楊素A,推測可能與其分子中特定的酚性功能基團引起整個分子特定結構變化有關。動物研究顯示余甘子可增進H1N1流感病毒小鼠肺炎療效,抑制炎癥[5]。
3.2 抗氧化、抗衰老
動物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經水提取的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小叔的體內血紅蛋白含量、乳酸脫氫酶、肝糖原含量明顯上升,且高于對照組,血液中的乳酸、尿素氮含量則顯著下降。另有研究顯示,采用黃酮類物質提取余甘子,具有較好的抗氧化性,可能與其能過清除羥基自由基、抑制超氧自由基有關[6]。余甘子中的黃酮類物質被認為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余甘子干粉提取多分物質,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沒食子酸、異柯里拉京、柯子拉寧、野桐西寧等體外研究證實具有較強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動物研究顯示,余甘子提取物能夠提高小鼠記迷宮試驗的記憶分數(shù),連續(xù)給藥15日,可降低腦膽堿酯酶活性以及總膽固醇水平。
3.2 護肝
余甘子水提醇沉液能夠有效的降低肝損傷伴肝纖維化大鼠肝臟HYP含量,抑制血清ALT、AST活性,降低A/G比值,且呈明顯的劑量依賴,提示余甘子均有一定的抗肝纖維化作用[7]。
3.3 毒性
余甘子也有一定的毒性,動物研究顯示短期服用余甘子提干燥物榨汁可能會減少豎毛現(xiàn)象,長期毒性研究顯示無明顯的毒副反應。動物實驗研究證實,余甘子提取液能夠降低模型小叔的血糖、血壓水平。動物研究證實,余甘子鞣質部位對肝P450酶活性影響較弱[8]。
4 余甘子的加工與炮制
余甘子的加工,主要是藥用以及食品加工,通過特殊的加工工藝,以發(fā)揮余甘子的藥用以及食用功效,這些方法包括破碎、脫核、打漿、超聲、離心、凍干等。通過采用不同方法提取余甘子有效的成分,精制成為含片,有助于提高余甘子的經濟效益。對于余甘子的炮制可分為兩類:①中藥炮制,通過水煎、炒等方法,降低藥物的毒性,產生新的物質,《中國藥典》中并未對余甘子的炮制有明確的標準,但有使用標準,炮制方法主要目的在于獲得有效部位、去除組織;②維吾爾對于余甘子的炮制有悠久的歷史,主要包括蒸、煎、炒等方式,常用的方法包括凈制、切制、燥法,常用的鍛法、煨法、提取、研磨等十余種,具有獨特的民族與地域特點,牛奶浸漬法是否可用于余甘子的炮制尚有待商榷。
5 余甘子應用
余甘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生津、潤肺化痰功效,單獨或配伍主要用于咽喉腫痛、口感煩躁、痰多咳嗽等肺系疾病,目前已有余甘子為主要成分上市中藥含片。印度醫(yī)藥中Triphla以余甘子等三種去核果實組成的藥劑,主要用于便秘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治療。印度余甘子為原料的藥劑被用于腫瘤、糖尿病、心臟病、肝病、貧血、潰瘍、發(fā)燒、動脈粥樣硬化、支氣管炎、老年癡呆等多種疾病治療。
6 小結
傳統(tǒng)藥物余甘子的民族藥學研究集中在有效成分、加工與炮制方法、藥理學、應用等領域,當前研究越來越深入,但基礎研究仍有待夯實。
參考文獻:
[1]邱麒,郭素華.閩產梔子生藥學鑒定[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16(3):43-45.
[2]德吉措姆,尼珍,阿萍.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藏藥二十五味余甘子丸中總鞣質的含量[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14):13-14.
[3]陳靜,馮光遠,李登科,等. 藏藥余甘子鞣質部位對人腫瘤細胞凋亡與周期的影響[J].中國藥物警戒,2016,13(4):193-196.
[4]曹莉莉,王芳,楊賀忠,等.余甘子果實水溶性多糖抑菌及 群體感應抑制活性初探[J].亞熱帶植物科學,2015,44(4):289-292.
[5]孔秀娟,于 然,劉建興,等.余甘子總黃酮提取物對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炎的影響[J].中醫(yī)藥導報,2016,22(5):64-65,67.
[6]李 響,張晴晴,李耀東,等.余甘子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影響[J].齊魯工業(yè)大學學報,2016,30(3):20-23.
[7]張志畢,張 媛,于浩飛,等.余甘子提取物對小鼠急性酒精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7,36(5);350-356.
[8]崔雅萍,楊光輝,亓旗,等.藏藥余甘子鞣質部位對大鼠肝微粒體代謝酶P450 活性的影響[J].世界科學技術,2016,18(7):1159-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