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玲
在牛津時,溫迪有次跟我聊起她的八旬老母:“從南京到英國來探親,早起竟然跑到考文垂街頭跳起了廣場舞,你說好笑不好笑!實在無語!”“好笑什么!”我笑道,“國內街頭跳廣場舞司空見慣,老太太四海為家,來英倫看女兒也沒必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啊!”溫迪說老母不遠萬里自帶道具,獨自一人在街頭手舞足蹈自娛自樂了幾天,終因無人響應而主動鳴金去周游歐洲了。我同情道:“廣場舞是集體舞,我也跳的,剛到牛村時還堅持了幾天?!薄澳悖?!跳廣場舞?”溫迪瞪大了眼睛?!霸趺蠢玻窟@是我最喜歡的一種健身方式,美感、健康、開心!”我眉飛色舞地給她描述我的廣場心得。聽后,溫迪突然低聲道:“好吧,如果我在國內,一定也會跳的!”倆人相視而大笑。
好像是在零零年代末,曹楊影城前的廣場上突然出現一群跳舞的人。熟悉的老歌、燦爛的笑容,引得行人駐足旁觀,流連忘返。那笑容如同發(fā)自內心的陽光,即便是夜晚也仍不失燦爛。我跟先生開玩笑說:“哎喲!我恐怕早晚會成為她們中的一員,最遲等到退休!”先生看我眼饞的樣子慫恿道:“那就凡事趁早?。 彼@隨口一允,將我推上了廣場,卻將他自己宅在了家中!
廣場舞飛速流行,不久小區(qū)旁地鐵口的一小塊空地上,有幾位鄰居也開始拉隊伍,于是我積極報名正式成為一名光榮的廣場舞“大媽”。那應該是2011年國慶前后,記得跳的第一支舞曲是《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2012年秋到牛津時,我已經會跳20多支曲子了。出國前我就把所有舞曲導進了手機,到牛津安頓好,就到周邊考察,發(fā)現基督教學院草甸東北角的林蔭道,特別安靜,于是懷揣手機,帶著耳機,踩著一地落葉翩翩起舞,自我感覺超贊!但不時有一些晨跑者從我身旁飄過,總是帶幾分笑意看我一眼閃去,當然,沒有人加入。集體舞變成獨舞就會覺得淡然無味,堅持了三天,只好主動收兵改成跑步。
熱愛廣場舞,因為它不只是一種生活文化形式,也是一種文藝樣式。廣場舞中的莊諧妙趣,廣場舞者的甜酸苦辣,且容日后慢慢與您分享,今天只說廣場舞的滋生空間——廣場。
牛津有寬街和高街,暫時沒有發(fā)現廣場,查資料方知有個波恩廣場,2008年建成的,面積很小,據說設計頗具匠心??戳苏掌虐l(fā)現自己經過那兒很多趟,卻并未意識到那是個“廣場”!不過據說設計者正是要有意模糊廣場和牛津街區(qū)之間的界限。其實,牛津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悠久的大學城歷史使它有著強烈的身份屬性。學校已為師生員工提供了不少開放空間,故而看起來牛村的市民公共空間甚為狹小,稍大一點的公共空間要數那個露天市場了。但市場是生意人的主場,廣場則主要是休閑娛樂或者舉行某種公眾活動的文化空間;市場上多為匆匆來去的過客,廣場則永遠是本地人的主場。廣場不只是某地一塊相對空曠的物理空間,還是當地民眾心中的一個具有親近感的心理空間。物理學意義上的廣場一般指城市中的一片相對空曠、寬廣的場地。城市管理中的廣場是城市規(guī)劃布局的重點之一,常常是城市道路的樞紐,通常是大量人流、車流集散的場所,是城市中人們進行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或交通活動的空間。百度的定義“廣場是一個可讓人們聚會休息的空間,同時也是人們逃離城市喧囂的地方?!标P注到了廣場的精神元素,但相比巴赫金還是含蓄了一些。巴氏認為廣場上“集中了一切非官方的東西,在充滿官方秩序和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世界中仿佛享有‘治外法權的權力,它總是為‘老百姓所有的?!敝该髁藦V場本質上是一個隸屬于平民的公共空間,強化了廣場的平民政治色彩。
廣場的存在是社會文化生態(tài)平衡的一種需要。如果說廣場文化主要由基層平民文化構成,那么從文化配置或文化生態(tài)平衡的角度去考察,我們就會發(fā)現,廣場周邊必定有經典文化或廟堂文化形態(tài)與其對舉。著名的廣場四周一般都聳立著一些重要建筑,如皇家建筑、政府機構或教堂鐘樓等等。這種文化生態(tài)的配置反映了官與民、雅與俗,廟堂與江湖之間的某種相反相成的需要。天安門廣場乃國人向往,每日清晨的升旗儀式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天安門廣場上發(fā)生的故事,件件樁樁國人大都耳熟能詳,老北京更是如數家珍。與天安門連成一體的故宮正是昔日皇家宮殿自不必說,廣場周圍的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中國革命和軍事博物館、毛主席紀念堂等建筑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同樣至高無上。世界十大著名廣場中,這種生態(tài)平衡也是隨處可見。許多廣場與殿堂或緊鄰或相視,給人以“相依為命”感覺。俄羅斯莫斯科紅場西側是克里姆林宮,北面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東側為百貨大樓,南部為瓦西里布拉仁教堂。德國法蘭克福羅馬廣場西側是市政廳,里面的皇帝殿是許多羅馬皇帝加冕的地方,東面200米外是該市的發(fā)源地法蘭克福大教堂。意大利米蘭杜莫廣場的舊名即叫“市政廣場”,東南角是米蘭舊宮,右側是著名的海神噴泉,廣場上的杜莫主教堂是米蘭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許多廣場的出現也是官府行政的需要和結果,這樣的時空結構既是宮廷政治對接地氣的通道,有時也是社會矛盾的緩沖帶。多少年來,廣場與周邊建筑之間在爭辯、在對話、在捧場、在拆臺、抑或在較勁,或許只有頂上的藍天知曉。
廣場更是一個有所象征的城市文化空間。象征豐富了廣場的內涵,甚至成為廣場立世的根本,成名的法寶。說到象征,不得不說一下我們的星海廣場,它是亞洲最大的城市廣場,也是一個具有多重象征意味的廣場。其設計與建設的諸多方面均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巧妙結合:廣場內圓直徑199.9米,寓意公元1999年大連市建市100周年;外圓直徑239.9米,指2399年時大連將迎來建市500周年;矗立廣場中央的全國最大的漢白玉華表,高19.97米,直徑1.997米,以此紀念香港回歸祖國;華表底座飾面雕有8條龍,柱身雕有1條巨龍,意指中國古有九州,華夏兒女都是龍的傳人;廣場中心部分借鑒北京天壇圜丘的設計理念,由999塊大理石鋪裝而成,紅色大理石的外圍飾以黃色大五角星,有星有海,是“星海灣”的象征,紅黃兩色更象征著炎黃子孫;大理石面分別雕刻著天干地支、二十四節(jié)氣、十二生肖等圖案,還雕有9只造型各異的鼎,每只鼎上各有一個魏碑體的大字,共同組成“中華民族大團結萬歲”;廣場周邊的5盞大型宮燈,各高12.34米,由漢白玉柱托起,光華璀璨,與華表交相輝映。星海廣場諸多元素皆為中華文化的濃縮和提煉。其實,有時一個廣場有一個象征也挺好的,象征多了有時反而易于使人迷失。法國巴黎協(xié)和廣場是在十八世紀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營建的,廣場呈八角形,中央矗立著埃及方尖碑,廣場的四周有八座雕像,象征著法國的八大城市。美國紐約的時代廣場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區(qū)第42大街、弗洛德街跟第7路交叉的三角地帶,之所以稱其為“時代廣場”是從1904年紐約時代雜志的本社在這里演出開始的。時代廣場有一個很形象的別名——“世界的十字路口”,比較生動地反映了美國文化的非傳統(tǒng)、平民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切合了當今世界一部分人文化迷茫的狀況。
廣場文化還是不同城市個性的一種展示。世上著名廣場有很多主題,諸如歷史主題、文化主題、藝術主題、休閑主題、自然主題等等,其實也都是某個城市的一種個性展示。世界十大廣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一些廣場未在“十大”之列,但同樣也是特征鮮明令人過目難忘的。法國里昂市的白萊果廣場不僅是里昂的一個大型廣場,也是歐洲最大的凈地廣場。白蘋果廣場與眾不同的是地面都是由紅土鋪成的,廣場中間唯一的裝飾是路易十四騎馬雕像,之外是一片光禿禿的,沒有任何綠地、樹木或障礙物。初聽人說這個廣場是專供罷工用的以為是黑色幽默,后來讀到一篇游記中說法國“罷工原來也是可以輕松愉快甚至可以演變?yōu)榭駳g的”仍然將信將疑,可再后來不止一位法國留學生笑著跟我說“老師,是真的!罷工是里昂人甚至法國人的愛好!”愛好當然可以展示,藝術品就更毋庸多言了。歐洲不少廣場藝術個性鮮明無需贅述,意大利那些廣場上的雕塑,西班牙廣場上銅像都依稀可見當年文藝復興思潮的烙印。
藍天下的廣場已是客觀存在,當然,相比于廟堂宮殿,廣場終究是平民的,廣場藝術本質上也是平民化了的藝術。因而,我還是喜歡巴赫金的那段話:“在集市和廣場上,社會等級與其相連的一切恐懼、敬畏、虔誠,以及人類不平等的種種條規(guī)和禮儀均被拋擲腦后。無禮的游戲、諷刺笑劇和俚俗妙語,諷刺性地模擬著達官貴人的高雅語言?!?廣場文化的盛行,廣場舞的勃興,是特定時代精神的反映,至于您是愿意走馬看花不屑一顧,或者駐足靜觀仔細玩味,抑或走進廣場融入其中,當然既是一種文化選擇也是一種文化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