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易加強,黃楊榮,翟崇
(1.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四〇五地質隊,都江堰 611830;2.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 610081)
南江縣窯廠坪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及防治對策
張凡1,易加強1,黃楊榮2,翟崇1
(1.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局四〇五地質隊,都江堰 611830;2.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成都 610081)
結合遙感影像,本文基于對窯廠坪滑坡物質組成、變形破壞特征的認識,采用室內物理力學實驗、工程類比法對滑體、滑帶的參數進行取值,進而對滑坡整體、各主要變形區(qū)的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在查明滑坡的基本特征、成因機制及其穩(wěn)定性后,提出針對滑坡穩(wěn)定性相應的防治對策。
滑坡;成因機制;穩(wěn)定性;防治對策
窯廠坪滑坡位于南江縣高橋鄉(xiāng)三星村。該滑坡發(fā)生于2011年9月18晚8時至9時左右,未造成人員傷亡,但160 a一遇的強降雨使得滑坡體上65戶住戶約275間房屋被毀,縣級公路近600 m被阻斷,前緣明江河道被堵塞?;麻g接影響明江河上游高橋場鎮(zhèn)商貿街、高橋小學和電廠河街前緣斜坡出現(xiàn)嚴重拉裂變形。
滑坡區(qū)屬中切割構造侵蝕低山地貌區(qū),總體地勢南高北低。斜坡坡向337°~353°,平均坡度15°~20°,斜坡上部略陡,下部略緩。區(qū)內基巖產狀330°~350°∠5°~16°;該滑坡平面形態(tài)呈不規(guī)則“舌狀”,東側以剪切形成的側壁為界,西側以基巖陡壁為界,后緣以拉張裂縫劃分邊界,滑坡體前緣滑覆堵塞明江河(圖1)。據現(xiàn)場調查滑坡前緣橫向寬度約580 m,縱向長度650 m,總方量302.85×104m3,為大型滑坡。
(資源來源:四川省國土資源廳、四川省地質調查院2011年
無人機航攝)
圖1 滑坡區(qū)遙感影像圖
現(xiàn)場踏勘滑坡前緣有滑覆堆積體,滑坡前緣、中部及后緣存在明顯的變形破壞特征[1]。滑坡在運動速度、破壞程度、變形破壞方式以及滑坡結構存在一定差異,滑坡具有明顯的分區(qū)特征(圖2、表1)。
1.滑坡周界及主滑方向;2.變形分區(qū)界線;3. 白堊系城墻巖群劍門關組;4. 第四系殘坡積物;5. 第四系崩坡積物;6. 滑坡剪出口;7.地層分界線;8. 第四系滑坡/崩塌堆積物;9第四系沖洪積物;10.剖面線
圖2 滑坡分區(qū)圖
采用鉆孔、探井等工程對滑坡體進行勘查,查明中前部滑體多由表層松散堆積體和下部碎裂巖體等兩層組成?;w從縱向上滑坡中前部滑體厚度較大,橫向上中部略薄而兩側較厚,平均厚度為14.9 m。對滑體土7組樣品進行試驗,滑體土天然重度19.94 kN/m3,飽和重度20.30 kN/m3。
窯廠坪滑坡控滑結構面主要為巖層中的軟弱夾層、土巖接觸面兩類。ZK02號鉆孔和TJ01號探井揭露的滑帶則為紫紅色泥質粉砂巖(圖3),即為軟弱夾層;圖4為前緣滑坡堆積體中發(fā)現(xiàn)的土體中差異滑動形成撞面和擦痕特征,即為土巖接觸面。對滑帶土進行物理力學試驗,滑帶土天然重度19.85 kN/m3,飽和重度20.35 kN/m3;天然狀態(tài)C值19.8 kPa,φ值16.0°;飽和狀態(tài)C值15.8 kPa,φ值14.2°。
該滑坡滑床主要為白堊系城墻巖群劍門關組(Kj)灰白色、紫紅色砂巖與泥巖互層地層組成?;矌r石結構較完整,風化程度較弱,前緣剪出口下方可見巖體結構完整,無明顯滑動痕跡(圖5~6)。
圖3 探井揭露泥巖軟弱夾層中發(fā)育的鏡面和擦痕特征
圖4 滑坡堆積體中土巖接觸面發(fā)育的鏡面和擦痕特征
圖5 滑坡前緣西段剪出口下方滑床特征
圖6 TJ05號井揭露的滑床基巖特征
據現(xiàn)場勘查及訪問吳家院子居民,滑坡已發(fā)生滑動,滑坡體上多處拉陷槽、拉裂縫、橫向裂隙,滑坡發(fā)生了強烈的水平位移,且前緣有多股泉水冒出,滑覆堆積體阻塞交通,皆表明滑坡穩(wěn)定性差。
斜坡穩(wěn)定性評價方法可概括為過程機制分析法、工程類比法和理論計算法[2]。以下采用傳遞系數法、畢肖普法對滑坡穩(wěn)定性進行評價。
3.1 計算模型與工況
3.1.1 計算模型
據《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 50021-2001)[3]、《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DZ/T0218-2006)[4]相關要求,及窯廠坪滑坡的基本特征,采用基于極限平衡理論的條分法和傳遞系數法計算滑坡的穩(wěn)定系數和剩余下滑力。計算重點考慮了地下水的影響,考慮的荷載主要包括滑體重量、地震力和地下水滲透壓力等。
計算模型主要根據各剖面鉆孔、探井等工程控制,結合地質環(huán)境條件和滑坡變形破壞特征連出的滑面建立。
3.1.2 荷載組合及計算工況
據勘查成果,作用于滑坡體上的荷載有坡體自重、動水壓力,且前文中提及持續(xù)降雨對滑坡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故重點考慮持續(xù)降雨及滑體飽水情況的影響,具體確定以下3種計算工況:
(1) 工況Ⅰ:坡體自重
按勘查時取得的現(xiàn)狀資料評價,滑坡區(qū)地下水較豐富,現(xiàn)狀條件下滑體處于1/3~1/2飽水狀態(tài),故計算和評價時考慮荷載為:自重+天然狀態(tài)地下水。
(2) 工況Ⅱ:持續(xù)暴雨
地下水水位繼續(xù)升高,滑體1/2~2/3飽水的情況進行計算和評價,考慮荷載組合為:自重+暴雨狀態(tài)地下水。
(3) 工況Ⅲ:地震
考慮自重條件下發(fā)生地震,按現(xiàn)狀條件疊加地震荷載進行計算和評價,考慮荷載組合為:自重+天然狀態(tài)地下水+地震。
3.2 計算方法與參數選取
3.2.1 穩(wěn)定性計算方法
滑坡滑面形態(tài)呈折線形,采用傳遞系數法對其穩(wěn)定性進行定量分析計算。滑坡局部破裂面尚未貫通,據《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02)相關規(guī)定及滑坡體變形跡象及坡體結構特征,可將滑坡最后一條裂縫采用圓弧法搜索最危險滑面,評價其穩(wěn)定性。
(1) 傳遞系數法
Ri=[Wicosαi-AWisinαi-Pwisin(αi-βi)]tanφi+CiLiPwi=γwhwiLicosαisinβi
ψj=cos(αi-αi+1)-sin(αi-αi+1)tgφi+1
Tn=Wisinαi+AWicosαi+Pwicos(αi-βi)
式中,Ri為第i條塊的抗滑力;Ti為第i條塊下滑力;ψi為第i塊段的剩余下滑力傳遞至第i+1塊段時的傳遞系數。
上式中,Wi為第i條塊的重量(kN/m);Ci為第i條塊滑面內聚力(kPa);φi為第i條塊滑面內摩擦角(°);Li為第i條塊滑面長度(m);αi為第i條塊滑面傾角(°);Pwi為第i條塊的地下水滲透壓力(kN/m);γw為地下水重度(kN/m3);hwi為第i條塊地下水水位高度(m);βi為第i條塊地下水流向傾角(°);A為地震加速度(g);Kf為滑坡穩(wěn)定系數。
(2) 簡化畢肖普法
Kf=
3.2.2 計算剖面
滑坡變形具有明顯的分區(qū)特征,不同變形區(qū)穩(wěn)定性不盡相同,因而選取分別能表征Ⅰ、Ⅱ、Ⅲ三個變形區(qū)的剖面1-1′、2-2′、4-4′對滑坡進行評價,選取3-3′剖面對滑坡整體進行穩(wěn)定性評價。各剖面特征如圖7所示,平面展布見圖2。
圖7 窯廠坪滑坡計算剖面
3.2.3 參數選取
據室內試驗成果及參數反演、工程類比對滑體、滑帶參數進行綜合取值(滑體、滑帶的物質組成及重度見第2節(jié),力學參數見表2)。
表2 巖土體抗剪強度參數取值一覽表
3.3 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評述
(1) 滑坡整體穩(wěn)定性
采用上述方法計算,結果(表3)表明滑坡在天然狀態(tài)下穩(wěn)定性系數為1.023~1.098,滑坡整體處于欠穩(wěn)定或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滑坡在暴雨條件為不穩(wěn)定狀態(tài)。
(2) 斜坡上部松散堆積體穩(wěn)定性
在天然狀態(tài)下,其穩(wěn)定性系數為1.173~1.490,整體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2-2′剖面(Ⅲ變形區(qū))因原基覆面產狀平緩且堆積體厚度較小,其穩(wěn)定性最高;在持續(xù)暴雨條件下,其穩(wěn)定性系數為0.998~1.455,除2-2′剖面則處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外,滑坡4-4′剖面(Ⅱ變形區(qū))處不穩(wěn)定狀態(tài),1-1′剖面(Ⅰ變形區(qū))處欠穩(wěn)定狀態(tài)。
(3) 剪出口下滑坡堆積體的穩(wěn)定性評價
有鉆孔控制的前緣滑坡堆積體(剖面1-1′、2-2′)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據圖7),其本身大部分為飽水狀態(tài),故只對工況Ⅰ和工況Ⅲ等兩種工況進行了計算。據計算結果(表3),滑坡堆積體處于穩(wěn)或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
4.1 滑坡防治思路
窯廠坪滑坡穩(wěn)定性較差,在不利條件下發(fā)生滑移變形的危險性較大,且滑坡縱向長度大,滑面傾角較陡,其下滑力逐級向下累計,造成滑坡最終剩余下滑力均較大,滑體厚度也較大。這成為采用抗滑支擋工程治理滑坡的主要難點。針對以上特點,提出兩點防治思路。
(1) 地質災害預防與監(jiān)測并行,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2) 采用以控制滑坡發(fā)育的地下水活動因素為主,結合采用滑坡加固,輔以地表排水工程的方法進行治理。
4.2 防治對策建議
4.2.1 地質災害預防及監(jiān)測
在對該滑坡區(qū)地質環(huán)境條件及變形特征作詳細調查的基礎上,做好地質災害預防工作,作適時雨情、雨量監(jiān)測預報,保證滑坡危險區(qū)范圍內的居民、行人及前緣公路的通暢。
表3 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結果一覽表
4.2.2 工程治理措施
(1) 地表排水工程:通過截水溝將滑坡區(qū)外圍匯水截排至滑坡區(qū)兩側的基巖沖溝,因滑坡區(qū)內土地整理尚未確定,滑坡內地表排水系統(tǒng)納入土地整理工作完善。
(2) 地下排水工程:采用Y型地下排水廊道系統(tǒng),阻斷滑坡區(qū)中下段地下水徑流途徑,消除滑面下段基巖風化裂隙水的活動,達到增加滑坡穩(wěn)定性和減小滑坡推力的作用。
(3) 抗滑支擋工程:通過地下排水工程,滑坡推力減小,因而采用一排樁進行抗滑支擋,保證滑坡的穩(wěn)定。
(4) 公路邊坡防護工程:對支擋部位以下不穩(wěn)定巖土體進行清方處理,對滑坡區(qū)東段公路內側的滑坡堆積體采用削坡輔以擋墻的方案進行治理,避免其發(fā)生局部滑塌,危及公路交通安全。
(5) 分級支擋工程:在推力較小、滑體厚度較薄的部位設置一排抗滑樁,既可減小傳遞到滑坡前緣的剩余下滑力,也可防止后側陡斜坡區(qū)滑體的次級剪出。然后于前緣設置一排抗滑樁以達到滑坡治理的目的。
(6) 錨固工程:利用滑坡前緣地形較陡而滑面較緩的條件,采用框架錨索進行錨固治理。既能達到治理滑坡的目的,也起到公路邊坡防護的目的。
(1) 滑體由表層松散堆積體和下部碎裂巖體等兩層組成,滑帶為紫紅色泥質粉砂巖。滑坡堆積體中土巖接觸面可見明顯的滑動特征。
(2) 滑坡整體天然條件下處于欠穩(wěn)定或基本穩(wěn)定狀態(tài);在持續(xù)暴雨條件下滑坡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
(3) 滑坡體包括4處不同特征的變形區(qū),不同變形區(qū)的變形特征與滑坡穩(wěn)定性不盡相同。Ⅲ變形區(qū)因原基覆面產狀平緩且堆積體厚度較小,其穩(wěn)定性最高。在持續(xù)暴雨條件下,滑坡4-4′剖面(Ⅱ變形區(qū))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1-1′剖面(Ⅰ變形區(qū))處欠穩(wěn)定狀態(tài)。
(4) 就滑坡體防治對策而言,需加強對地質災害的預防、監(jiān)測,同時采取必要的地表地下排水、抗滑支擋、錨固工程等治理措施。
[1] 易加強,黃楊榮,張凡.窯廠坪滑坡變形破壞特征及其形成機制分析[J].地質災害與環(huán)境保護, 2016,27(1):3-7.
[2] 黃潤秋,許強,陶連金,等.工程地質分析原理[M].中國地質出版社, 2008.317-32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巖土工程勘察規(guī)范(GB 50021-2001)[S].200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規(guī)范(DZ/T 0218-2006)[S].2006.
STABILITY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YAOCHANGPING LANDSLIDE, NANJIANG COUNTY
ZHANG Fan1, YI Jia-qiang1, HUANG Yang-rong2,ZHAI Chong1
(1.Sichuan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Bureau of 405 geological team,Dujiangyan 611830,China; 2.Sichuan Huad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Chengdu 610081,China)
Combined with remote sensing image, the landslide material composition,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Yaochangping landslide have been researched to a certain extent. Based on Laboratory physical mechanics experiment, engineering analogy method and those understand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slip zone were determined. Then the stability of landslide body and every deformation zone of it can be evaluated. Considering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genetic mechanism and stability of it,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was put forward finally.
landslide; genetic mechanism; stability; prevention measures
1006-4362(2017)02-0001-05
2017-01-06 改回日期: 2017-02-17
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項目“南江縣高橋鄉(xiāng)三星村窯廠坪滑坡應急勘查”資助,任務書編號:川國土資函[2011]1630號
P642.22
A
張凡(1990- ),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水工環(huán)方面的科研及生產工作。E-mail:102598034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