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鈺淇
(青島第二衛(wèi)生學校,山東 膠州 266300)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在護理技能培訓中應用的價值探析
王鈺淇
(青島第二衛(wèi)生學校,山東 膠州 266300)
目的 探究護理技能培訓中運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的價值。方法 選取我校16名主考教師與90名護理專業(yè)大專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90名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45名。參照組學生按照教學大綱,采用常規(guī)帶教方式,并實施常規(guī)出科考試;在實驗組學生的護理技能培訓及出科考試中引入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比較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以及實驗組學生和教師對于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的效果評價。結果 實驗組學生的健康教育、病例分析、體格檢查以及病史采集成績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大多數(shù)實驗組學生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持肯定態(tài)度;主考教師也普遍認為這種新型的考試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對學生臨床能力的評價方法。結論 在對護理專業(yè)大專學生進行護理技能培訓及出科考試時,使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在提升學生考核成績的同時,還能使考核更為有效、科學、真實、客觀。
護理技能培訓;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考試模式
早在1975年Harden就提出了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1],主要應用在醫(yī)學教育領域,它不是一種具體的考試方法,而是作為考試模式的一種框架,各考核單位可以依據(jù)自身實際情況以及具體要求在這個框架中填入對應的考核內容[2],使用標準化病人呈現(xiàn)模擬場景,進而考核護理專業(yè)學生的臨床應用能力[3]。目前,我國大多醫(yī)學院校均使用這種模式對學生進行考核,該考核方式已較為成熟。為此,本校也將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應用于2017級護理專業(yè)大專學生的護理技能培訓中,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我校16名參加主考的教師與我校2017級90名護理專業(yè)大專學生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將90名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各45名。其中參照組男生2名,女生43名,年齡17~20歲;實驗組男生1名,女生44名,年齡18~21歲。兩組學生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考核方法 參照組學生按照教學大綱,采用常規(guī)帶教方式,并實施常規(guī)出科考試[4];實驗組學生在此基礎上引入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5-6]。
1.2.2 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1)考站設置。參照國內外醫(yī)學院校實施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相關經驗,同時與本校實際情況相結合,共設立6個考站。
第一考站,病史采集,共10分,考核時間為10分鐘??己藘热轂閷W生對患者的態(tài)度以及收集患者病史資料所使用的技巧;考核項目為學生對患者病史的掌握程度;主要測試的能力為護理評估能力;考試方法分為筆試和口試。
第二考站,體格檢查,共10分,考核時間為10分鐘??己藘热轂椴轶w技巧和手法、檢查是否具有系統(tǒng)性以及在檢查過程中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考核項目為護理技能的單項操作;主要測試的能力為溝通交流能力以及查體技巧和手法;考試方法為操作考試。
第三考站,病例分析,共20分,考核時間為20分鐘。考核內容為護理病例的診斷依據(jù)、護理診斷、病歷內容、文字書寫以及格式;考核項目為對護理診斷的熟練程度;主要測試能力為對問題的處理能力、病情觀察能力以及病例分析能力;考試方法為筆試。
第四考站,技能操作,共20分,考核時間為20分鐘。考核內容為1項必選技能操作和1項可選技能操作;考核項目為對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主要測試能力為護理操作技能;考試方法為操作考試。
第五考站,健康教育,共20分,考核時間為20分鐘??己藘热轂閷Υ颊咛釂柕膽B(tài)度、肢體語言、溝通技巧、宣教內容以及基本教育措施;考核項目是從態(tài)度、情感、認知三方面對學生職業(yè)態(tài)度進行綜合評價;主要測試能力為溝通交流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考試方法為口試。
第六考站,問卷調查與理論考核,其中問卷調查時間為5分鐘,理論考核(20分)時間為30分鐘。
(2)考核方式。第一,將學生分為兩組,每位學生參照學號依次進入考場,抽簽決定考核題號。每個考場有兩名監(jiān)考教師。一組學生先在10分鐘之內完成體格檢查考核,而另外一組學生先參加病史采集考核,10分鐘內完成。兩組完成之后互相交換考場。第二,進行技能操作,時間20分鐘。第三,學生進入病例分析考站,根據(jù)體格檢查結果提出護理診斷,給出診斷依據(jù)等,共20分鐘。接著學生依據(jù)教師標準化病人存在的護理問題實施相應的健康教育,共20分鐘。在進行健康教育的時候避免使用醫(yī)學術語[7],語言要通俗易懂,教師依據(jù)學生表現(xiàn)進行評分。接著進行理論考核,共30分鐘。考核結束后,向學生發(fā)放這次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效果評價調查問卷,供其填寫,共5分鐘。
1.2.3 問卷調查 問卷分為學生問卷和教師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學生問卷在實驗組學生參加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結束之后現(xiàn)場發(fā)放、現(xiàn)場收回,共發(fā)放45份,收回有效問卷4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教師問卷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結束之后發(fā)放,兩天之后收回,共發(fā)放16份,收回有效問卷1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部分考核成績對比
實驗組學生的健康教育、病例分析、體格檢查以及病史采集成績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部分考核成績對比(BZ_91_1569_1594_1585_1627±s,分)
2.2 實驗組學生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效果評價
實驗組學生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效果的滿意度較高,具體見表2。
表2 實驗組學生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效果評價[n(%)]
2.3 教師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效果評價
教師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效果滿意度較高,見表3。
表3 教師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效果評價[n(%)]
我校在護理專業(yè)部分學生的護理技能培訓中實施了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第一是讓教師能夠更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運用、理解以及掌握程度,第二是為了讓護理專業(yè)的學生對自己的評價能夠更加準確[8],進而認識到實習任務的重要性和嚴肅性,在將來的臨床實習工作中能夠更加嚴謹、認真、謙虛[9]。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學生的健康教育、病例分析、體格檢查以及病史采集成績均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并且大多數(shù)實驗組學生對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持肯定態(tài)度;教師也普遍認為這種新型的考試模式從根本上改變了對學生臨床能力的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在護理專業(yè)大專學生的護理技能培訓中運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可使學生重視實踐教學,在考試時發(fā)揮出最好水平[10],在提高考核成績的同時,還能使實踐考核更為有效、科學、真實、客觀,因此值得在護理技能培訓中應用并大力推廣。
[1]張偉英,倪逸倩.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專科護士培訓效果評價中的應用現(xiàn)狀[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6,33(13):44-46.
[2]鐘遠,林平,秦元梅.護理專業(y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中標準化患者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16):59-62.
[3]牛桂芳,孫建萍,武曉紅,等.高仿真模擬教學對護理本科生臨床能力影響的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5):351-353.
[4]陳麗堅.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模式在精神病醫(yī)院神經內科護理人員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86-87.
[5]蔣金,陳翠萍,吳文,等.OSCE在急危重癥護理專業(yè)實踐能力調查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6,22(14):1982-1983.
[6]米元元,孫亮,次仁德吉.案例教學法聯(lián)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西藏山南ICU護士培訓考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12):1474-1478.
[7]莊麗娜,戴紅,史鐵英,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核模式在遼寧省急重癥專科護士心肺復蘇培訓考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1):54-55.
[8]陳希云.醫(yī)護合作培訓結合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ICU??谱o士培養(yǎng)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102-104.
[9]溫韜雪,李彥,劉杰.簡化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ICU??谱o士培訓考核體系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5(8):8-11.
[10]王曉春,劉淑芝,亓恒美,等.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在新入職護士崗前培訓評價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0):2442-2444.
G526.5
:B
1671-1246(2017)12-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