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彥珍 史永明 蔣兆年
·論著·
納洛酮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療效觀察
周彥珍 史永明 蔣兆年
目的 探討納洛酮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應用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因急性重度酒精中毒需治療患者172例,按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6例。對照組給予醒腦靜治療,觀察組在醒腦靜基礎(chǔ)上給予納洛酮,比較2組治療后臨床效果、臨床癥狀消失、治療恢復時間和蘇醒后臨床癥狀發(fā)生率。結(jié)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5%高于對照組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蘇醒時間少于對照組,癥狀消失時間少于對照組,GCS達到8分時間少于對照組,痊愈時間少于對照組,顯效時間少于對照組,出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蘇醒后總臨床癥狀發(fā)生率為19.8%低于對照組的4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臨床效果較好,中毒癥狀消失較快,安全性高,推薦臨床廣泛應用。
納洛酮;醒腦靜;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治療結(jié)果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屬于急診最常見疾病的一種,臨床也稱為醉酒[1],是指人體一次性攝入大量酒精,酒精血液濃度大于2 500 mg/L,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阿片類代謝產(chǎn)物影響,由過度興奮轉(zhuǎn)為被抑制,出現(xiàn)昏迷,還可伴隨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其他多系統(tǒng)衰竭,臨床上可分為興奮期、共濟失調(diào)期和昏迷期,出現(xiàn)窒息、休克、誤吸等甚至危及生命[2]。臨床經(jīng)驗顯示,盡早、有效進行搶救治療,及時恢復患者意識、肢體正?;顒邮歉纳凭凭卸净颊哳A后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1]。本研究探討納洛酮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4月因急性重度酒精中毒需治療患者172例,按入院時間先后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86例。觀察組患者:男53例,女33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9±12)歲;飲酒量470~710 ml,平均飲酒量(590.5±116.4)ml;就診時間0.3~2.9 h,平均就診時間(1.5±1.2)h;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評分6.0~7.0分,平均(6.5±0.4)分。對照組患者:男49例,女37例;年齡22~52歲,平均年齡(37±13)歲;飲酒量460~730 ml,平均飲酒量(600.7±123.6)ml;就診時間0.2~2.8 h,平均就診時間(1.5±1.3)h;GCS評分 5.0~7.0分,平均評分(6.2±0.8)分;2組患者性別比、年齡、飲酒量、就診時間和GC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3]:①均符合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診斷標準;②年齡>18周歲,<65周歲患者;③明確大量飲酒史,并伴有不同程度昏睡、昏迷或呼吸抑制等癥狀。
1.2.2 排除標準[4]:①因藥物性中毒或其他原因?qū)е碌幕杳曰颊撸虎诟黝惥裾系K疾病患者;③心、腦、腎、肝臟等臟器疾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2組患者均經(jīng)家屬同意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2組患者均給予5%葡萄糖注射液2 000 ml補液治療,聯(lián)合奧美拉唑40 mg+維生素B6注射液1.0 g+0.9%氯化鈉溶液250 ml靜脈滴注抑酸治療,給予三磷酸腺苷40 mg+輔酶A 100 U+10%葡萄糖250 ml,靜脈滴注以加速酒精分解代謝治療,吸氧,對有必要患者給予洗胃治療,同時根據(jù)病情予以其他相應對癥治療措施。對照組在此基礎(chǔ)上予以醒腦靜20 ml+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鹽酸納洛酮注射液0.4 mg靜推,然后繼續(xù)給予1.2 mg鹽酸納洛酮注射液+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療程均為1~3 d。
1.4 療效分析 比較2組治療后臨床效果、臨床癥狀消失、治療恢復時間和蘇醒后臨床癥狀發(fā)生率。痊愈:患者徹底清醒,問話回答流利正確,癥狀完全消失,具備獨立行走且步伐平穩(wěn)能力;顯效:患者由昏迷轉(zhuǎn)為蘇醒,問話回答基本正常,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角膜反射存在;有效:患者開始清醒,回答問題尚有反應遲緩,癥狀有所好轉(zhuǎn);無效:患者用藥后持續(xù)不蘇醒,癥狀無緩解,或病情持續(xù)加重[5]。GCS評分包括睜眼反應、語言反應和肢體運動三個方面,總分15分,昏迷程度越重,指數(shù)值越低。蘇醒后臨床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血壓升高、頭暈頭痛和胸悶心悸[6]。
2.1 2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5%高于對照組的64.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n=86,例(%)
2.2 2組蘇醒時間、顯效時間、有效時間和痊愈時間比較 觀察組蘇醒時間(69.8±20.7)min、顯效時間(0.5±0.3)d、有效時間(0.3±0.1)d、痊愈時間(0.7±0.4)d均少于對照組的(105.5±35.6)min、(0.9±0.3)d、(0.6±0.2)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蘇醒時間、顯效時間、有效時間和痊愈時間比較 ±s
2.3 2組GCS評分達到8分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和出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GCS評分達到8分時間(75.5±30.6)min少于對照組(94.7±25.8)min,癥狀消失時間(240.0±50.5)min少于對照組(351.5±69.2)min,出院時間(1.7±0.6)d少于對照組(2.6±0.8)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GCS評分達到8分時間、癥狀消失時間和出院時間比較 ±s
2.4 2組蘇醒后臨床癥狀比較 觀察組蘇醒后臨床癥狀總發(fā)生率為19.8%低于對照組的43.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治療蘇醒后臨床癥狀比較 n=86,例(%)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人們工作壓力隨著不斷增加,應酬越來越多,直接導致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人數(shù)比例逐年遞增,嚴重威脅健康安全,一旦酒精中毒及時有效的治療措施非常重要。急性酒精中毒屬于急診科最常見疾病的一種,其臨床表現(xiàn)包括三個階段,即興奮期、共濟失調(diào)和昏迷期,諸多資料顯示,若患者一次性飲酒乙醇濃度>2 500 mg/L,則易達到昏迷狀態(tài),此時當患者的血液中酒精(乙醇)濃度超過 2 500 mg/L 時,患者可進入昏迷臨床狀態(tài)中,此時存在角膜反射消失,血壓急速下降,呼吸改變等嚴重癥狀[7,8]。酒精臨床又稱為乙醇,其在機體內(nèi)30 min~3 h 被胃和小腸徹底吸收,分布在富含水的組織和體液中,而超過90%進入血液,這其中絕大比例需經(jīng)過門靜脈進入肝臟進行氧化代謝,當超過肝臟負荷后,繼而導致肝毒性病變[9]。酒精屬于脂溶性物質(zhì),能夠通過血腦屏障,加速下丘腦釋放因子釋放,增加腺垂體內(nèi)源性阿片樣物質(zhì),而乙醇代謝產(chǎn)物乙醛結(jié)合體內(nèi)多巴胺能夠直接作用于腦內(nèi)阿片受體,繼而發(fā)揮抑制作用[10]。一次性大量攝入酒精出現(xiàn)中毒癥狀極容易造成腦組織供血不足,血小板成倍數(shù)反跳性增高,纖維蛋白原溶解時間顯著延長,繼而壓迫顱外血管,進一步阻礙大腦血液循環(huán)。
醒腦靜注射液是中成藥,包括麝香、冰片、梔子、郁金等中藥組成,功效為醒腦鎮(zhèn)驚、清熱安神、解毒定志、開竅止痛、行氣涼血[11]。麝香善走竄,醒腦功效非常強,催醒作用顯著,且有效興奮呼吸中樞,改善有效呼吸頻率,同時收縮血管和抑制血管通透性作用較好,還能夠促進腦內(nèi)血流順暢,對神經(jīng)元具有一定保護作用。冰片和郁金均輔助醒腦作用,冰片還可提高中樞神經(jīng)缺氧耐受力和腎上腺受體活性。近年來較多研究證實,郁金在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應用可有效減少氧自由基損傷臟器,使患者更快神志轉(zhuǎn)清。梔子對中樞系統(tǒng)鎮(zhèn)靜和降壓效果較好,郁金有效成分熊果酸具有中樞鎮(zhèn)靜和中樞降壓作用。本結(jié)果顯示,使用醒腦靜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促醒作用,但其痊愈率僅12.88%,顯效率僅17.44%,大多數(shù)患者蘇醒相對較慢,癥狀消失慢,且藥效半衰期短,需反復使用,重復給藥。
納洛酮屬于特異性阿片受體拮抗劑,是羥-2-氫嗎啡酮衍生物,安全性較高、不良反應小,其藥物并不存在內(nèi)在活性,但藥理學試驗表明,其通過血腦屏障速度更快,可以競爭性拮抗各種阿片受體,有效減少內(nèi)源性阿片樣物質(zhì),恢復酒精對各系統(tǒng)抑制作用[12-16],興奮交感-腎上腺髓質(zhì),促使前列腺素和茶酚胺釋放,升高血壓,調(diào)節(jié)細胞內(nèi)ATP能力代謝,增加cAMP,降低機體內(nèi)乳酸值;加速恢復呼吸系統(tǒng)興奮性,盡快轉(zhuǎn)醒,同時,還可以有效降低腦水腫發(fā)生可能性,對神經(jīng)細胞膜具有明顯保護作用,激活腦干網(wǎng)狀上行系統(tǒng),興奮心血管功能,促進中樞功能恢復,是目前臨床急性酒精中毒的首選藥物[17,18]。從上述結(jié)果中可見,觀察組痊愈率、顯效率和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蘇醒時間、癥狀消失時間、GCS達到8分時間、痊愈時間、顯效時間和出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P<0.05),可見納洛酮的使用使藥效更加顯著,患者蘇醒時間明顯提前,癥狀消失更快,GCS評分上升更快,住院時間短;觀察組蘇醒后總臨床癥狀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見使用納洛酮在患者蘇醒后出現(xiàn)的臨床癥狀更少,用藥更具安全性。長期臨床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也證實,納洛酮和醒腦靜均為促醒較有效藥物,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應用明顯緩解酒精對大腦的毒性作用,但應用納洛酮的患者蘇醒后出現(xiàn)臨床癥狀的發(fā)生率更低,藥物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臨床效果較好,中毒癥狀消失較快,推薦臨床廣泛應用。
1 孟慶林,胡長欣,候廷奎.鹽酸納洛酮拮抗乙醇中毒作用機理的探討.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16:30-32.
2 羅凱.美他多辛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臨床效果.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22-123.
3 林時輝,劉瓊.納洛酮聯(lián)合醒腦靜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5:1077-1078.
4 謝魑,李雪敏.納洛酮聯(lián)合丹參注射液對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血清神經(jīng)遞質(zhì)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12:110-111.
5 Ingman K,Hagelberg N,Aalto S,et al.Prolonged central muopioid receptor occupancy after single and repeated nalmefene dosing. Neuro psychopharmacology,2005,30:2245-2253.
6 朱紅潮.納洛酮聯(lián)合醒腦靜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臨床效果觀察.河南醫(yī)學研究,2016,25:737-738.
7 謝興宇,以淑君,熊黎,等.鹽酸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96例療效觀察.貴州醫(yī)藥,2014,20:119-120.
8 Blanco D,Narciso BB,Orts Castro A,et al.Anesthetic considerations in a patient taking disulfiram and naltrexone for chronic alcoholism.Revista espanola de anestesiologia reanimaction,2011,58:128-129.
9 李蕾.納洛酮聯(lián)合醒腦靜在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中國醫(y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73-75.
10 Wrobel M.Acquisition and expression of ethanol-induced 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 in mice is inhibited by naloxone.Pharmacological Reports,2011,63:79-85.
11 首云菊.醒腦靜注射液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氧代謝及氧化應激的影響.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4,10:42-43.
12 劉俊鋒.納洛酮聯(lián)合醒腦靜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探討.海峽藥學,2016,28:161-162.
13 韋祎,覃怡,利莉,等.納洛酮預處理對嗎啡抑制人乳腺癌MCF-7細胞生長增殖的影響.臨床麻醉學雜志,2016,32:58-60.
14 徐康清,單智銘,溫婧,等.不同劑量納洛酮對地佐辛麻醉后患者復蘇質(zhì)量的影響.廣東醫(yī)學,2015,36:3269-3272.
15 李文濤,張斌飛,宋錦寧,等.納洛酮用于彌漫性軸索損傷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統(tǒng)評價.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4,35:785-789.
16 楊珩欽,顧浩銓.探討醒腦靜注射液對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氧代謝及氧化應激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47-248.
17 張松林.醒腦靜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臨床療效分析.河南醫(yī)學研究,2015,24:79-80.
18 肖利華.醒腦靜聯(lián)合鹽酸納洛酮治療急性重度酒精中毒37例.江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26:49-51.
10.3969/j.issn.1002-7386.2017.13.030
100076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
史永明,100076 北京市豐臺區(qū)南苑醫(yī)院急診內(nèi)科;
E-mail:1658937036@qq.com
R 781.66
A
1002-7386(2017)13-2024-03
2017-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