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明利
摘 要:軟土路基是市政道路建設當中的難點,是影響市政道路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道路施工程中,多種技術應用在改變軟土路基建設中,以期改變其高含水量、高孔隙度和低承載力、易形變的特點,保障市政道路的質量。本文從軟土基本特點和工程中常遇到的問題開始闡述,并列舉了多種解決技術,以期為將來的道路施工建設起到一定幫助作用。
關鍵詞:市政道路;軟土路基;施工技術
1 前言
市政道路的質量的好壞與廣大市民的生活息息相關。路基作為路之根基,對市政道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路基的處理和施工質量將會直接關系到道路面層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在市政道路路基處理中,軟土因其本身特點,不適合道路建設,一直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重要難題之一[1-2],軟土主要存在于潮濕地區(qū),具有高含水率和高壓縮性以及高孔隙度等特點,并且因為抗剪程度低,十分缺乏承載能力,對路基建設的支撐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
2 軟土路基的特點
軟土的主要包括黏土和粉土等,因此土粒中常附有大量負電荷,大量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增加了軟土表層的含水量,因而軟土具有更高的含水量的特點,導致軟土路基穩(wěn)定性差;因為軟土的孔隙度較高,軟土沒有足夠的支撐特性,具有壓縮性高和抗剪程度低的特點,所以其在外界壓力作用下,容易產生顯著變形問題,乃至會受到毀壞;另外由于雨水的沖擊作用,可能引起邊坡坍塌,所以對軟土路基邊坡的加固作用不可輕視,否則很容易造成大面積坍塌現象,從而影響工程的正常實施。
3 市政道路施工常見問題
3.1 路基穩(wěn)定性差
由于軟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度高的特點,導致軟土路基強度低,整體穩(wěn)定性差。在施工過程中或其他荷載作用下,一旦受到震動和擠壓,路基就會產生不均勻沉降和路面變形等現象,十分不利于道路的耐久性能和使用性能;還有軟土路基的邊坡必須著重加工處理,因為軟土的不穩(wěn)定性,在受到受到地質因素和降雨天氣的影響,很容易造成坍塌現象,因此邊坡路基處理是建設市政道路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針對上述問題,施工人員必須提前對市政道路施工中存在的軟土進行采樣分析,根據現有技術提高軟土密度和穩(wěn)定性,并加強對邊坡路基建設的重視,使用專業(yè)的施工人員和先進的技術對其進行建設,確保路基的穩(wěn)定性。
3.2 不均勻的沉降
為了提高軟土路基的抗剪程度和承載能力,一般會選擇將硬質土摻入其中,雖然提高了軟土路基的強度,但是卻會導致路基出現不均勻的沉降,因此控制軟土路基剩余沉降與沉降量之間的比值,保證市政道路路基建設滿足施工的標準,就成了一個新的問題因此施工工作人員在對軟土路基進行填土施工時,必須保證建設路基工程能夠成功達到標準要求,針對路基與剩余沉降量嚴格把關。
4 針對軟土路基的施工技術
4.1 加載和擠密技術
加載法是一種相對簡單、快捷的施工方法,即是以人為重型機械壓制改良軟土路基土質,盡量減少軟土中水分與孔隙,直至其達到標準市政道路對土壤的要求標準,因為使用起來成本較低,目前被廣泛應用。在道路軟土地基處理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4.2 強夯處理技術
強夯技術是將一定重量的夯錘在自由落體過程中產生的沖擊力,作用于軟土層,這樣軟土層就會在巨大的強夯力作用下,軟土的孔隙率逐漸變小,土體變得緊密、結實。強夯處理技術主要應用在碎石土、砂質土等軟土中。其中單點夯擊技術最為常見,一般首先應科學合理地明確單點個數,再根據填土高度來確定單點個數。
4.3 表層處理技術
表層處理技術是針對軟土表層進行處理,主要是利用排水、敷設和增添材料等方法,提高地表軟土穩(wěn)定性和強度,在充分了解施工地段土壤質地的情況下,包括土壤基本理化性質以及土壤的荷載量和強度系數等,在處理分析之后,技術人員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對應的技術措施。表層處理技術有一個缺點,就是無法使路基的使用壽命增長,因此年限問題必須預先考慮,此外,還要考慮到道路工程竣工后需要應付的大規(guī)模修復和養(yǎng)護工作,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年限問題是限制該技術是否適用的關鍵因素。
4.4 換填技術
為了既提高軟土路基地承載力,又能提高其使用年限。技術人員提出了換填技術,也就是換土技術。利用優(yōu)質土質置換軟土,通常換填材料為粗粒土,起到改變軟土路基強度和荷載能力的作用,此法還可以分為人工挖掘換填技術、爆炸換填技術等,相較而言,人工挖掘法穩(wěn)定性更高,因而應用更加廣泛,但是此法對土壤結構損壞較大,還需人力物資損耗也大,因此需要結合考慮實際情況,判斷此法是否適用。
4.5 水泥攪拌樁技術
水泥攪拌樁是以水泥固化來提高路基的承載能力。在市政道路軟土路基的相關施工過程中,將水泥投入攪拌設備中進行充分攪拌,然后將軟土填入,這樣水泥和軟土兩者可以進行物化反應,形成水泥-軟土復合路基,從而提高其穩(wěn)定性和承載能力。該技術前期的計算檢驗必須可靠嚴謹,在此基礎上,配合調試確定攪拌機處于最優(yōu)位置,然后對未完全混合的水泥漿液進行繼續(xù)攪拌的工作,在集料斗中填充已經完成攪拌工作的水泥[1]。噪音小污染少是該方法的有點,但是其施工過程與施工工藝十分復雜,因此對于施工工作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與個人素養(yǎng)要求較高。
5 結語
市政道路建設是城市化發(fā)展過程必不可少的項目,對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和促進國民經濟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減少損壞道路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所以市政過程建設的要求標準逐漸提高,其中路基是市政道路之根基,它直接關系著市政道路的質量好壞,而軟土路基是工程中較難實施的一部分,為了確保市政道路的高質量,必須著重解決軟土路基穩(wěn)定性差、承載力弱的缺點,目前已有很多技術應用到改變軟土路基強度中,但具體實施還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參考文獻
[1]王雪冰.市政道路施工中軟土路基的處理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6,(31):276-277.
[2]李新亮.基于軟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處理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6,37(16):192-193.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