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生命的記錄者
人的一生似乎被種種儀式充斥裹挾著,從滿月禮,到成人禮、結婚典禮,再到最后的葬禮。儀式用以慶祝人的降生,亦用以懷念人的逝去,各種儀式將人的一生串聯成一條明確的葉脈。不可否認,儀式是一種需要。
儀式賦予人們莊嚴感,使人們真正明確自己所處的生命歷程,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應有的莊嚴感。成人禮是父母及學校對成年的孩子送上的祝福與警醒,讓他們明確所需承擔的重擔以及需擔負的職責,是讓青澀少年蛻變?yōu)槌赡耆说木姡喝羰侨狈x式,則必定招致少年們的不屑一顧,難以使他們從心底產生成年的莊重感。而結婚儀式則是一對愛侶的相互保證,是對共度余生的承諾,對一起生活的保證。缺乏了儀式的婚姻,就缺乏了其應有的莊嚴感,變得隨意,進而易被歲月摧折。
若是沒有開國大典上毛主席震徹云霄的一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百姓如何能真正體會到翻身做主人的興奮與自豪?若是沒有現今廣為流傳的祭孔儀式,人們又何曾真正認識儒家至圣孔子的學說并深受折服?若是沒有校慶儀式上眾校友云集,學生又如何能真正體會到身為本校學子的自豪感?
儀式帶給了我們莊嚴感,給了我們不同于往日隨性生活的莊重感。讓我們將應該銘記的事情銘記于心,而非隨時間的沖刷而褪色,淡忘于塵埃之中、黃土之下。
然而,亦無可否認的是,現今的儀式充斥著利益,成為人們攀比炫耀的工具。而這,則是現今攀比之風盛行的社會風氣一手造就。儀式自身無錯,儀式是用來紀念的,紀念對于每個人而言意義重大的事件,而非給別人品評,因此儀式無須攀比,亦不應攀比。
毋庸置疑的是,儀式不可被取締,不可流于無形。缺乏了儀式的生活,平靜得便如同一潭死水,整日渾渾噩噩,而儀式則是小孔,為死水注入新的源泉,添入新的活力。
自古迄今,各種儀式均煥發(fā)光芒。歷史長河的沖洗,證明了它存在的合理性。因此,我們需要儀式,儀式無可取代??晌覀円簿芙^以攀比為目的的儀式,能發(fā)揮自身紀念意義的儀式才是最佳儀式。
點評
文章開頭列舉了人一生必須經歷的各種儀式,作者認為儀式是需要的,是生命的記錄者,將生命的歷程都記錄下來。接著緊緊圍繞這一觀點,論述儀式帶給人們的莊嚴感、莊重感。進而文章對充斥著利益攀比的儀式進行了批判。然后重申我們需要儀式,儀式不可被取締,不可流于形式。文章主題明確,思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