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健文
“我只想在自家的小花園,每天種種花種種菜,累了就坐著曬曬太陽,什么事都不想管?!边@聽起來是一個老年人對晚年生活的憧憬,沒想到卻是33歲李偉的內心愿望。李偉的口頭禪是“累了,改天吧”,周末喜歡窩在躺椅上看電視,朋友聚會、家庭出游一律不去,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母親評論他的狀態(tài)像“未老先衰”。
我們說一個人多少歲,往往是指他的生理年齡,與之相對應的是心理年齡。心理年齡指人的整體心理狀態(tài)所表露的年齡特征,與生理年齡不完全一致。兩者相一致時,中青年人應該積極奮進、雄心勃勃;而老年人則趨向穩(wěn)定,不愛改變,情感淡然。李偉的情緒、言行舉止卻提早顯現(xiàn)出一副老態(tài)龍鐘的模樣。有人把這種現(xiàn)代人心理年齡遠高于生理年齡的狀態(tài)稱為“心理衰老”。表現(xiàn)包括:競爭意識退化、懶散、固執(zhí)己見、情緒化、敏感等。
現(xiàn)代人為什么“人未老心先老”呢?1.超負荷運轉。大部分心理衰老者均有難以承受工作、經濟、家庭壓力的感受,他們傾向于默默忍耐,與周圍人缺乏溝通;2.成為“孩奴”。對孩子期望高,苛求自己為其未來創(chuàng)造舒適的條件,卻漸漸感到孩子占據(jù)了自己的生活;3.職業(yè)倦怠。厭倦了工作或遇到瓶頸停滯不前,卻不得不堅持做下去;4.見多識少。經歷過一些事情,卻缺乏開闊的眼界和心胸,不能積極認識。
由此可見,“心理衰老”是一種階段性的、可變的狀態(tài)。因此,及時調整心態(tài)很重要。以下方式可供參考:
把今天過好。過多的預期焦慮對現(xiàn)實無益,該來的總會來,來了再去應對就好。學會把今天過好,享受當下的悠然自得。
學會釋放自己。獨自消化情緒會讓人變得沉重、憂郁。人都需要找到一些方式將日常積壓的負面情緒及壓力向外釋放,重新回到積極陽光的狀態(tài),運動、唱歌、傾訴都是不錯的選擇。
閱讀。人在世間走一遭總會看見許多是非黑白,書本會讓你擁有更多角度去認識周遭的人和事,讓你以更靈活的方式應對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