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耀梅
下課鈴聲響起,學生抬頭做著深呼吸,教師意猶未盡,爭分奪秒歸納總結,然后是布置作業(yè),邊撤出邊說了一句:明天講xx,請大家預習。一下課,學生就將教師的話忘得一干二凈,即使記著也不知道怎樣預習,大多是看一遍課文,查查生字詞就完事了。教師下節(jié)上課時,或大發(fā)雷霆,或無奈搖頭,要么用課堂上寶貴的時間來補償學生欠下的預習債,要么硬著頭皮上,結果課上得結結巴巴,學生聽得云里霧里,教師只好自問自答、滿堂灌,可謂“師傅講得唾沫橫飛,徒兒聽得懨懨欲睡”,這樣的課堂效率怎么能高?由此可見,課前有效的預習是多么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呢?
作為一名教師,應從自己的教學實際出發(fā),從以下幾點做好預習:
一、要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很多教師之所以將預習作業(yè)布置得過于簡單,是因為思想上對預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只有高度重視并認識到預習對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認識到預習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影響,才會積極地思考研究如何布置預習并將之落到實處。 除了教師,學生也要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就是強調(diào)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學會布置具體的、目的明確的預習作業(yè)
預習作業(yè)要非常具體,要有明確的任務和要求,讓學生覺得預習有可操作性。預習作業(yè)應注重目的性,毫無目的的預習是沒有效果的,所以要精心設計預習作業(yè)。一要有助于促進學生認真看書,熟悉課文,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層次,抓住文章和作者的思路。二要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一般應是牽一發(fā)而動全局的問題。三要富有啟發(fā)性和思維因素,能觸動學生開動“機器”,學生將會通過對問題的思考,提高對課堂的關注度。總之,布置預習作業(yè)不是隨隨便便的事,需要教師下一番功夫,有條件的話,學案作業(yè)式的預習是最好的。預習作業(yè)還要多樣化、有新意,教學內(nèi)容是豐富多彩、不斷變化的,每一課都有不同的特點,預習作業(yè)也應多樣化,且時有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孔子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名言,如果學生對學習有興趣、有熱情,課堂學習就會既輕松又高效。
三、教會學生預習的步驟與標注方法
例如,第一課時教學前的預習。第一步,通讀課文前完成下列任務:1.在每個自然段前面的空格處用“1、2、3…”標出自然段序號;2.閱讀“題注”后,在作者右側加“()”填寫朝代或國別。第二步,通讀課文,完成下列任務:1.在生字下方劃“△”、多音字兩側劃“〔 〕”;2.借助注釋或工具書,根據(jù)語境在生字、多音字上方注音。第三步,研讀課文,邊讀邊完成下列任務:1.在關鍵詞語下畫“﹒”,用“ ”畫出優(yōu)美語句,用“【 】”畫出打算摘錄的語句,用“★【 】★”畫出打算熟記、背誦的語段,用“ ? ”畫出有疑惑需作認真思考的語句;2.在篇名右側加“()”注明文體,用“ ”畫出全文主旨句,用“ ”畫出各大段中心句;3.在每個大段的首段空格處用“一、二、三…”標出大段序號,并將大意寫在該大段末尾處,大段內(nèi)層與層之間用“∥”劃開,并將每層大意寫在該層末尾處。
四、重視對預習作業(yè)的檢查與評價
凡事重在落實,預習自然也不例外。即便預習要求多么明確,多么合理,但倘若只管布置,而不實施具體檢查措施,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偷懶。因為沒有檢查,往往是學生預習了,卻得不到教師的肯定,時間一長學生也覺得預習不預習一個樣,漸漸失去了對預習的興趣。所以,對學生的預習,除了重在指導外,還要對學生的預習有檢查、有評價,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潛能、長處及不足,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使預習工作開展得更好。
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也是學生交流學習的場所。充分的課前預習,會讓學生學習更從容,會讓教師的課堂迸發(fā)出令人激動的精彩。俗話說:“精彩的背后必然有艱苦卓絕的準備與付出?!鳖A習正是為學生精彩絕倫的展示提供充分的準備,學生學會預習,形成了習慣,就意味著基本掌握了自學方法,對于將來更好地學好語文與其他學科將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