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余潞
臺灣民國黨議員徐世勛4日透露,受到“一帶一路”的吸引,占臺灣“邦交國”半數(shù)的拉丁美洲各國都在觀望,短期內(nèi)可能出現(xiàn)“骨牌式斷交”。
巴拿馬宣布與臺當局“斷交”后,島內(nèi)各界一直擔心引發(fā)“斷交潮”。據(jù)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民國黨臺北市議員徐世勛4日透露,在某次餐會上,中美洲某“邦交國”官員告訴他,大陸力推的“一帶一路”會延伸到中南美,中美洲各國都受邀去哈薩克斯坦參加會議,覺得“誘惑很大”,臺灣“邦交國”很可能“在短期內(nèi)出現(xiàn)一連串外交轉(zhuǎn)向”,情勢相當不樂觀。據(jù)悉,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qū)是臺灣“邦交國”最多的地區(qū),目前剩下11個,占臺灣20個“邦交國”的一半以上。
徐世勛還稱,該官員的這番自白,并非單一事件。3日有臺媒報道稱,在日前舉行的“中美洲整合體”外長會議中,與臺灣關(guān)系早已十分微弱的多米尼加,今年與巴拿馬和哥斯達黎加被選為“中美洲整合體”領(lǐng)導(dǎo)層,也就是說,3國中只有多米尼加不是大陸邦交國。多米尼加在會上積極暗示要跟進巴拿馬“完成歷史任務(wù)”,加上在其他兩國的運作下,臺灣恐被踢出“中美洲整合體”,失去在拉美唯一的國際平臺。據(jù)悉,“中美洲整合體”于1991年12月13日成立,是一個中美洲國家政府間的組織,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該整合體過去一直只同臺當局“建交”,但2007年6月,整合體之一的哥斯達黎加與大陸建交,今年6月,巴拿馬也與大陸建交。旅居巴拿馬的臺灣資深媒體人郭篤為在臉書發(fā)文稱,“整合體”可謂中美洲“邦交國”集體和臺北議定價碼的機構(gòu),每年一次分別在臺北和其中一個國家首都舉行的高峰會上,多次演出個別領(lǐng)導(dǎo)人故意遲到,以及因為價碼談不攏,總統(tǒng)帶著部長當場走人的笑話。但即便如此,臺灣領(lǐng)導(dǎo)人還得低聲下氣地繼續(xù)年年提供援助。文章認為,臺灣目前最大的“外交隱憂”,不是幾個拉美國家緊跟巴拿馬之后翻臉,而是在哥斯達黎加與巴拿馬的運作下,臺灣一旦被踢出目前全球唯一承認臺灣的國際組織“中美洲整合體”,將正式淪為“國際棄兒”的悲劇。
徐世勛分析認為,這次綠營執(zhí)政與之前陳水扁時期相比,兩岸與國際情勢都出現(xiàn)極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兩個變化,一是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帶來的龐大經(jīng)濟利益,二是朝鮮問題促使美國與大陸合作,“一推一拉之下”,臺灣的處境將更為艱難。至于“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聲稱“不能排除哪一個友邦成為中國下一個目標,但臺灣不會屈服于壓力”,徐世勛直批,這根本是“鴕鳥心態(tà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