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 左永記
淺析解析幾何中的一題多變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一高級中學 左永記
一題多變的學習實為針對性的訓練與探究解答一類題型的思維過程,對提高我們對這一類題型的認知與理解是非常有幫助的。而解析幾何問題在高考中,無論是主觀題,還是客觀題,都能看見它們的“身影”,因此,解析幾何問題的一題多變,是我們在備考過程中提高正確解答這類問題的手段。
已知實數(shù)x,y滿足方程x2+ y2-4x+1=0,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原方程可化為(x-2)2+y2=3,表示以(2,0)為圓心,3為半徑的圓。的幾何意義是圓上一點與原點連線的斜率,故設= k,即y=kx。如圖1所示,當直線y=kx與圓相切時,斜率k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時=,解得k=±3。所以的最大值為3,最小值為-。
圖1
點評:在處理與圓有關的最值問題時,一般要借助幾何性質(zhì)求最值。應充分考慮圓的幾何性質(zhì),并根據(jù)代數(shù)式的幾何意義,借助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求解。形如μ=的最值問題,可轉(zhuǎn)化為動直線斜率的最值問題。
變式1:本題條件同例1,求y-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y-x就是直線y=x+b的截距b。
解:y-x可看作是直線y=x+b在y軸上的截距,如圖2所示,當直線y=x+b與圓相切時,縱截距b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此時,解得b= -2±6。所以y-x的最大值為-2+6,最小值為-2-。
圖2
點評:形如t=ax+by的最值問題,可轉(zhuǎn)化為動直線截距的最值問題。
變式2:本題條件同例1,求x2+y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x2+y2表示圓上的一點與原點距離的平方。
解:如圖3所示, x2+y2表示圓上的一點與原點距離的平方,由平面幾何知識知,在原點和圓心連線與圓的兩個交點處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又圓心到原點的距離為所以x2+y2的最大值是(2+3)2=7+43,x2+y2的最小值是(2-)2=7-43。
點評:形如(x-a)2+(y-b)2的最值問題,可轉(zhuǎn)化為動點到定點的距離的平方的最值問題。
圖3
b〉0),且一條漸近線經(jīng)過點(1,2),則該雙曲線的離心率為____。分析:由雙曲線漸近線方程過點(1,2)可得a與b的關系。
點評:求解圓錐曲線的離心率就是要確定一個關于a,b,c的關系式。
變式2:本題條件同例2,則一條漸近線與實軸所成銳角的值是____。
(1)求橢圓E的方程。
(2)若直線l:y=kx+m與橢圓E相交于A、B兩點,與直線x=-4相交于Q點,P是橢
點評:求漸近線與實軸所成角,要先落實該角的一個三角函數(shù)值,而漸近線的斜率就是該角的正切值。因此,我們求解漸近線與實軸所成角時往往是確定漸近線的斜率。
點評:存在性問題,先假設存在,推證滿足條件的結(jié)論,若結(jié)論正確則存在,若結(jié)論不正確則不存在。解決存在性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1)當條件和結(jié)論不唯一時,要分類討論;(2)當給出結(jié)論而要推導出存在的條件時,先假設成立,再推出條件; (3)當條件和結(jié)論都不知,按常規(guī)方法解題很難時,要開放思維,尋找另外的途徑。
變式:本例第(2)問變?yōu)?“過橢圓E的右焦點F2且與坐標軸不垂直的直線交橢圓于P、Q兩點,線段上是否存在點M(m,0)使得若存在,求出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變式后的問題是一個探究性問題,應當把問題轉(zhuǎn)換為m的方程或m關于其他某一個變量的函數(shù),落實方程是否有解或函數(shù)值m的值域有意義。
點評:解答探究性問題的思路一般都是把問題轉(zhuǎn)換為方程、不等式或函數(shù),論證方程、不等式是否有解,或確定函數(shù)是否滿足某些方面的數(shù)學意義。
(責任編輯 王福華)
中學生數(shù)理化(高中版.高考數(shù)學)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