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君
點評老師
蔣雁鳴,湖南省語文特級教師,長沙市蔣雁鳴中學語文工作室首席名師,湖南省“國培”計劃特聘講座專家,長沙市高三教學調研專家,長沙市明德中學語文教研組長。
1 上課玩手機?老師要求學生自備錘子砸手機
適用話題:教育方式 師生關系 手機問題 家庭教育
近日,四川德陽一中學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玩手機后要求學生自行將手機砸壞,事后發(fā)朋友圈贊賞該同學:“真的爺們。很佩服他”。
點評: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管理學生手機成了老師頭痛的問題。總體而言,教師與家長已經(jīng)達成“弊大于利”的共識,認為學生使用手機會影響學習和健康。但即便如此,教師也沒有讓學生摔砸手機的權利。如此動粗,不僅不妥,而且有違法嫌疑。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就是學校和家長配合好。另一方面,學校應做到剛柔相濟,回歸學校規(guī)范化的教學管理軌道。
2 姚明當選籃協(xié)主席能否帶領中國籃球重新輝煌?
適用話題:體育 改革 規(guī)律
中國籃協(xié)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上,姚明全票通過當選中國籃協(xié)主席。由專業(yè)運動員姚明擔任籃協(xié)主席能否帶領中國籃球重新走向輝煌呢?
點評:三大球發(fā)展的滯后永遠是飽受國人詬病的話題。中國籃球的尷尬,其實是中國長期以來體育體制的體現(xiàn)。姚明上任以前,那句“讓懂籃球的人來管理中國籃球”已經(jīng)喊了很久。尊重競技體育的客觀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乃是體育改革大勢所趨。當然,改革之路很艱辛,但凡事就怕“動真格”,什么才算“動真格”?至少這次“姚主席”的當選值得我們期待。
3 父親登廣告與兒子脫離父子關系成“兄弟”
適用話題:家庭教育父子關系 代溝 溝通
2月15日,杭州《都市快報》刊登了一則題為《關少塵,我要跟你“脫離父子關系”》的聲明。這位父親稱,兒子從小愛跟老爸一起玩,但上高中、考進大學以后,父子倆的溝通越來越少。這位父親說,父子交流越來越少后,他開始思考,研究像兒子一樣的90后人群。
點評:有人把父子之間關系的冷漠歸咎于所謂“代溝”,殊不知孔子曾說“性相近而習相遠也”,其實年輕一輩與老一輩之間的“溝”更多的是在“習”——生活的形式上,而自然本性上卻無有分別。杭州這位父親的言行,雖看似有違倫常,但卻不失為一種拉近父子關系、平等溝通的好辦法。魯迅曾告誡每一位父母,對于子女,“應該健全的產(chǎn)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拉近父子之間的關系,其辦法無非有三:一是理解,二是指導,三是解放。
適用話題:醫(yī)療 科學素養(yǎng) 常識
4 豈可任性?不遵醫(yī)囑糖尿病男孩生命停止在16歲
今年才16歲的小健是名初中生,雖然打工的父母收入并不豐裕,但對小健卻是溺愛有加。還在上初中的小健,患上了Ⅰ型糖尿病。因為小健不愿意打胰島素,父母竟然再一次妥協(xié),不知道哪兒弄來了“偏方”,擅自停用胰島素,讓小健改服中藥。今年春節(jié)期間,小健突然感到胸口如巨石壓住,搶救無效,最終不幸去世。
點評: 16歲少年的不幸去世,一方面源自父母的溺愛,更深層次的原因,乃是由于國人科學素養(yǎng)和醫(yī)療常識的缺失。不信醫(yī)院而信游醫(yī),不聽醫(yī)囑而信偏方,殊不知,偏方之所以叫偏方,而不叫正方,很大原因在于這個“偏”字,既然是偏的,那就不能成為主流。而時下,很多人將偏方當成了某種寄托,正是一種缺乏對科學認知和認可的表現(xiàn)。
適用話題:抗戰(zhàn) 歷史觀 生命 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
5 村上春樹新作提南京大屠殺,日右翼急了眼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新作《騎士團長殺人事件》中提到,1937年12月日軍在南京屠殺了40萬人。這一段內容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有日本右翼發(fā)起抵制村上春樹運動。村上春樹在書中說,多數(shù)市民被卷入戰(zhàn)爭并被殺害,這是無法否定的事實。
點評:迄今為止,逢日必談歷史,幾乎成為中韓等國對日的基本態(tài)度,這主要源于日本政府不少政客在對待歷史問題上反復無常,缺乏誠意。長期以來,日本公眾人物中,能夠秉持客觀、真誠的歷史觀的人少之又少,也很少就相關問題對外界發(fā)聲。作為一名具有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村上春樹對于南京大屠殺的仗義執(zhí)言,體現(xiàn)的正是他對于歷史的反思,對逝去生命的尊重,這也正是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責任。
適用話題:因材施教 教育情懷基礎教育與人文素養(yǎng)
6 感動!大學老校長為初中生講哲學
“我跟初中生上課時備課時間是博士的三倍,跟博士生上哲學課,我可以只講他們不懂的;最難是給初中生講哲學,要講他們懂的?!苯?,湖南師大原校長張楚廷教授走進麓山外國語實驗中學,為初中生開設哲學系列講座。
點評:給初中生上課的備課時間居然是給博士上課的三倍,這并非聳人聽聞?!耙v他們懂的”一句話道破天機,對于初中生的教學,立足生活,深入淺出才是關鍵。張教授的這一做法,正是“因材施教”原則的最佳體現(xiàn)。同時,作為曾經(jīng)的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張先生肯放下身段,走進中學課堂,正是老教授教育情懷的體現(xiàn)。當前我國的基礎教育,功利應試者居多,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積淀明顯不足,老教授的話,正是療救教育沉疴的一劑良藥。
適用話題:網(wǎng)紅 一夜成名 成功的標準
7 網(wǎng)紅不是問題,問題是因何而紅
3月6日上午,在政協(xié)文藝界別小組討論上,“老戲骨”宋丹丹狠狠地批了一頓“小鮮肉”,一夜成名,不會演戲也不會做人。無獨有偶,全國政協(xié)委員、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軍也對網(wǎng)紅不感冒,“過多的選秀節(jié)目仿佛在告訴年輕人,成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卻沒有告訴他們這背后堅持的重要性?!?/p>
點評:兩位政協(xié)委員狠批網(wǎng)紅,依據(jù)的是他們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宋丹丹和朱軍都不能算是少年成名的人,都有著非??部赖娜松?jīng)歷。當然,成名的難易程度不能簡單地跟時間畫上等號,成名時間短的未必品行就差,成名時間長的未必口碑就好。但一個人成名過于容易,得利過于簡單,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也很容易迷失自己。成網(wǎng)紅沒有錯,各行各業(yè)都得有一種追求,關鍵還在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網(wǎng)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