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老妖 文 趙天 編
指紋,即手指表皮上突起的紋線,由于人的指紋是遺傳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生成的,因此其與人體健康也密切相關,因而指紋人人皆有,卻各不相同。由于指紋重復率極小,大約為150億分之一,而世界人口總數(shù)也沒有那么多,所以重復率可以忽略不計,故指紋又被稱為“人體身份證”。
由于每個人都有指紋這張獨一無二的“人體身份證”,不可復制,所以它也成了司法人員搜尋、排查犯罪嫌疑人的一個重要線索,讓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罪犯露出馬尾。
根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和史書上的記載,我國早在距今2500年前的戰(zhàn)國后期就開始利用犯罪現(xiàn)場遺留下來的罪犯指紋進行破案。
1975年,湖北省云夢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戰(zhàn)國時秦國的竹簡,這就是著名的“云夢竹簡”?!霸茐糁窈啞敝械摹斗庠\式·穴盜》簡,詳細而生動地記錄了一起罪犯挖洞進入一戶人家里進行盜竊的犯罪案件。竹簡不僅詳細地記載了罪犯所挖地洞的位置、形狀、大小以及罪犯挖洞所用的工具,而且特別強調(diào)了犯罪現(xiàn)場和地洞的洞壁上留下了罪犯的“膝、手跡,膝、手各六處”。這一歷史記錄表明,最晚在戰(zhàn)國晚期,我們的祖先在偵破案件時已經(jīng)將“手跡”,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指紋作為犯罪現(xiàn)場勘察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把指紋作為偵破案件、確定罪犯的重要證據(jù)之一。
秦朝以后,利用指紋破案的案例在我國史書上屢見不鮮?!端问贰ぴ{傳》里就記載了一起利用指紋破案的典型案例。
北宋仁宗天圣年間,江西永新縣有個年輕人名叫周整,是個嗜賭如命的賭徒。有一次,周整和一個叫龍聿的人賭博,結果一直在輸,最后把家中15畝良田都輸給了龍聿。無奈,周整只好答應當面向龍聿立下字據(jù)。但是,這15畝地的所有權是周整母親的,所以龍聿要求字據(jù)上必須有周整母親按下的手印才能算數(shù)。周整知道這15畝地是母親的命根子,打死她也不會在上面按手印的。于是,他背著母親在家里找來了一份按有母親手印的文書,然后涂掉文書上的字,和龍聿一起偽造了一份賣地的契約。
當龍聿拿著契約向周整的母親要地時,周整的母親不同意,并將龍聿告到了永新縣衙??h令元絳通過了解周整、龍聿的為人后,初步認為周整的母親很可能是被冤枉的。于是,他反復、仔細地察看了龍聿所持有的契約,終于發(fā)現(xiàn)了破綻。他告訴龍聿說:“你這份賣地的契約是偽造的?!饼堩膊环?,反問道:“何以見得?”元絳指著契約上的手印說:“這份契約上書寫的年月字跡在手印的上邊,說明你必定是先得到了周整母親文書上的手印而后撰寫的契約?!饼堩惨婈幹\敗露,只好承認契約上的手印是假的。元絳以假手印為突破口,終將屬于周整母親的15畝田產(chǎn)物歸原主。這個案例非常清楚地表明北宋時期人們已經(jīng)能夠準確地鑒別出指印是誰按的,是怎么按的,所以手印已經(jīng)成為我國處理民間民事糾紛的主要證據(jù)之一。
而歐洲人首次利用指紋破案則發(fā)生在1892年的阿根廷,比中國人晚了近2000年。
作為“人體身份證”的指紋,顯然要比各種材質(zhì)的卡片型身份證更能精確反映其主人的真實身份,也正因如此,很多具有反偵察意識的罪犯,也想到了通過“抹掉”自己指紋來隱藏自己身份的花招。難道“抹去”自己的指紋,就真的能為所欲為嗎?
其實,對于現(xiàn)代刑事偵查和法庭科學而言,指紋識別技術如今已經(jīng)相當成熟,除了在一些偵探小說中,已經(jīng)很少有人試圖“抹掉”自己的指紋。但在20世紀30年代的“犯罪風潮”中,還真有不少人這么干過。
這些以身試法的人中,就有一位美國的“全民公敵”約翰·赫伯特·迪林格。在躲避BOI(FBI前身)的追捕過程中,他曾經(jīng)找到一名地下醫(yī)生要求整容,結果礙于那個年代的技術限制,手術失敗。郁悶的迪林格想要擊斃那個醫(yī)生,醫(yī)生為了保命,提出來給他做另外一個手術——抹去他的指紋。
這是個相當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迪林格欣然從命,不過這過程比整容還要痛苦:醫(yī)生用強酸腐蝕了他的指尖。劇痛之后,他的指紋果然一片模糊。數(shù)月后,迪林格被BOI探員擊斃,在驗尸過程中,指紋問題的確曾給探員們帶來了不小的麻煩。不過,法醫(yī)很快就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嚴重。原來,即便物理地去掉位于指端表皮層之后的指紋,其真皮層中的乳突紋線依然存在,同樣可以與原有的指紋樣本比對而確定其身份。所以對于迪林格而言,不管他是否嘗試過抹去自己的指紋,結果都是一樣的,他無法難住探員們。
在20世紀30年代做過類似努力的,還有另一位悍匪阿爾文·卡爾皮斯。他選擇的方式是外科手術,切除手指指端的表皮層。當然,這種方式也沒能解決問題:當表皮層表面的指紋被磨去之后,表皮深層的基底層細胞會快速繁殖,補充表皮組織上的缺損,而新長出來的指紋和之前完全一致。簡單說,就是白忙活了。
雖然上面幾位黑幫老大的嘗試都不大有效,但是在這些失敗的嘗試之后,還是有成功抹去指紋的案例。1941年10月,高速公路巡警在德州奧斯汀攔下了一位身份不明的男子,此人無法出示任何證件,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完全沒有指紋,指端只有一些淺淺的傷痕而已。很顯然,這個自稱羅伯特·皮茨的人有重大的作案嫌疑,但沒有指紋又不知其真實姓名,該如何確認他的真實身份呢?
卡爾皮斯在被捕時展示自己沒有指紋的手指
盧西亞諾的手
FBI隨即調(diào)動所有資源,讓全美各地的分部及地方警察部門通力協(xié)作,根據(jù)這個皮茨先生的體貌特征(30多歲、瘦、高、白人、金發(fā)、藍眼睛)開始了排查??紤]到此人費盡周折去掉指紋,臉上還有整容手術留下的痕跡,極有可能是有案底在身,所以排查的重點就放在了有前科的人員之中。很快,在排查了近2.5萬人之后,一個體貌特征與歷史背景都很符合的人浮出水面:羅伯特·菲利普斯,此人曾在弗吉尼亞因偷車等罪名多次被捕。
調(diào)取了菲利普斯當年坐牢時留下的指紋樣本后,F(xiàn)BI總部的專家將其與“皮茨”手指上殘留的指紋特征點加以比對,終于確認了他的真實身份就是菲利普斯。
隨后,F(xiàn)BI還查到了為他實施指紋切除手術的人,是一位名叫利奧波德·勃蘭登堡的新澤西州醫(yī)生,他吸取了前人那些失敗的教訓,在切除菲利普斯指端的皮膚后,從其胸部取下了若干小塊的皮膚移植到指尖上,從而解決了乳突紋線重新生長出來的問題。不過,由于證據(jù)不足,F(xiàn)BI最終并未能起訴勃蘭登堡醫(yī)生。
此外,也有一些意外情況的發(fā)生,可能導致指紋的喪失?!缎l(wèi)報》就曾報道過這么一則新聞:一位因使用化療藥物卡培他濱而導致指紋消失的腫瘤病患者,居然因無法被檢測出指紋,而在機場被安檢人員意外扣留。
進入新世紀之后,隨著DNA技術的發(fā)展,指紋鑒別的意義有所下降,刻意抹去自己指紋的事情變得很罕見,但也時有發(fā)生。2010年,美國波塔基特市警方抓獲了一名使用偽造證件的非法移民,但卻發(fā)現(xiàn)其指紋已經(jīng)被手術消去。然而,發(fā)達的法醫(yī)技術卻讓他的舉動失去了意義。警方通過計算機比對掌紋系統(tǒng),迅速查清了他的身份:他叫羅伯特·盧西亞諾,曾在2006年因毒品犯罪入獄。
現(xiàn)在,各國司法機關普遍都要求嫌疑人、罪犯在按指紋的同時也留下雙手掌印,并上傳至全國性數(shù)據(jù)庫。掌紋同樣是每個人都具備的獨一無二的特征,能夠為破案人員提供額外的選擇。正可謂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犯罪分子煞費苦心折磨自己的手指頭,卻無論如何也逃不出警察同志的法眼,生物科學技術對司法事務的貢獻可見一斑!
●水云間 薦自《中外書摘·經(jīng)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