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超 趙磊
摘要:在高校定向運動的教學中,實施“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就是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課內外有機結合的體育課程體系?!罢n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與實踐,可以進一步整合教學資源,優(yōu)化課程體系,從而有效提升高校定向運動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創(chuàng)新
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鍛煉、網(wǎng)絡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罢n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在“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思想引導下,對課堂教學的延伸和拓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的體育鍛煉不受教學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展了學生學習的途徑。
定向運動是一項集智能與體能于一體的時尚運動,在國際上被稱為“智者”的運動。定向運動作為體育教學內容的擴展,把原有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中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內容,擴展到社會,擴展到大自然中,從而打破了體育課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種封閉的格式,這不僅符合現(xiàn)代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增強了體育課程的實效性和趣味性,而且豐富和完善了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能有效地將課堂學習與課外相結合,提高體育鍛煉效率,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豐富多彩的體育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能滿足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1]。
本文通過對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探索出這種模式對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及心理素質的作用,使定向“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結構更合理,內容更完整,功能更完備。
一、定向運動課程的課程設計
(一)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內容
根據(jù)課程目標和我校現(xiàn)有教學資源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從課堂教學和課外自主學習兩個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以五個模塊來呈現(xiàn),即理論模塊、校園定向模塊、百米定向模塊、團隊定向模塊、積分定向模塊。
課外自主學習主要通過參加各類定向教學比賽、網(wǎng)絡課堂來實現(xiàn)。
(二)定向運動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
課堂教學采用分班與合班相結合、校內校外相結合的形式。課外自主學習采用網(wǎng)上學習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組織形式。
網(wǎng)絡課堂為學生開展定向活動提供了一個新的交流平臺,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外參加各種定向比賽,鍛煉體能,還可以通過網(wǎng)絡課堂欣賞高水平的定向比賽,拓展定向運動的專業(yè)知識,與同學進行交流,和教師進行互動。
二、實驗設計
(一)實驗對象
本研究以沈陽航空航天大學2015級本科生為實驗對象,在定向運動選項課班隨機抽取120名學生(其中女生50人)作為實驗組,在不同公共體育選項課中隨機抽取籃球、乒乓球、健美操、散手選項課的學生120人(其中女生50人)作為對照組。實驗時間為16周。實驗開始時間為本學期的第一周,結束時間為本學期的最后一周。第一周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認真填寫調查問卷,確保問卷的回收率達到百分之百。
(二)實驗工具
采用身體測量法,對參加實驗的學生進行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50米跑、立定跳遠、體前屈測試等作為學生身體素質指標。
采用毛建榮(2003)編制的《鍛煉態(tài)度量表》,對學生的體育鍛煉態(tài)度進行調查,該量表是針對青少年學生編制的,包括八個維度,每個維度又由不同的問題項目組成:行為習慣(10)、目標態(tài)度(12)、行為認知(7)、情感體驗(10)、主觀標準(7)、行為控制感(8)、行為態(tài)度(8)、行為意向(8),整個量表由70個項目組成?!跺憻拺B(tài)度量表》每個項目采用1—5分進行統(tǒng)計,得分最高,說明該指標效果越好,量表能夠較好地反映大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
(三)實驗方法
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身體素質測試,了解兩組學生身體素質的初始狀況,同時用《鍛煉態(tài)度量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兩組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初始水平。
實驗中,實驗組在學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定向運動課程的學習,對照組進行籃球、乒乓球、健美操、散手的常規(guī)學習。
實驗結束后,再次用《鍛煉態(tài)度量表》對實驗組和對照組被試進行體育學習興趣水平的測查,并進行身體素質測試。
對收集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運用SPSS 11.5統(tǒng)計軟件和Excel數(shù)理統(tǒng)計方法進行統(tǒng)計處理與分析,保證研究的科學性與客觀性。
三、實驗結果與分析
(一)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均進行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50米跑、立定跳遠、體前屈測試等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無明顯差異。
(二)實驗組與對照組實驗前填寫的《鍛煉態(tài)度量表》數(shù)據(jù)顯示,無明顯差異。
(三)通過對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指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實驗組與對照組的身體素質均有一定的提高。
1.實驗后實驗組的男女生除體前屈測試,1000米(女生800米)、50米跑、立定跳遠三項測試指標均有顯著性差異,尤其是1000米(女生800米)測試結果達到非常顯著性差異,身體素質測試成績在實驗前后比較有明顯提高,根據(jù)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定向運動課程對于學生的耐力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
2.實驗后對照組的男女生身體素質測試的指標有明顯提高,有顯著性差異,但是提高的幅度遠遠低于實驗組的成績。
(四)通過學生《鍛煉態(tài)度量表》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后實驗組學生體育參與的積極性有明顯提高測試結果表明,定向運動教學能夠顯著提高學生喜愛體育課的程度、參與體育活動的程度、課外關注和課外自主體育學習的程度,并能有效降低厭惡體育學習的程度。
四、討論與分析
(一)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把傳統(tǒng)的、嚴肅的課堂變成活躍的、互動的課堂,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學生個性,教師主要起到引導和鼓勵作用,加強了師生之間以及生生之間的互動,提升教學效果。
(二)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了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微信平臺、網(wǎng)絡平臺等等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更新了教學手段,提高了教學效果。微信平臺和網(wǎng)絡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相互溝通、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形成交互式學習。網(wǎng)絡課堂上展現(xiàn)的各種多媒體內容將會增強學生感官的效應,可以將以往形式單一、直線展開的體育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形象,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3]。
(三)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將課堂體育教學和課外社團活動、定向運動比賽、網(wǎng)絡平臺等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練、賽融為一體,將課堂學習與課外鍛煉活動聯(lián)系在一起,并將課外活動評價也納入評價體系當中,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學生體育成績的穩(wěn)定提升,也可實現(xiàn)學生體育能力的持續(xù)增長,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郭孝平.定向運動課程模塊化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25(6).
[2]奚明秋.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課內外一體化”研究[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01).
[3]張惠紅.“定向運動”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構建[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4).
(作者單位:趙曉超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部;趙磊 沈陽市童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