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商業(yè)鏡報》7月2日文章,原題:擔心中國?試試從北京的角度看問題 自從美國5年前宣布“重返亞太”以來,已有60%的美國海軍資產,包括核武船只、潛艇、飛機和導彈部署東亞。如果地區(qū)出現(xiàn)威脅和沖突,包括可能圍繞臺灣、韓國、日本和菲律賓——全都處于華盛頓的安全保護傘之下——的戰(zhàn)爭,這些軍事力量將更快速地部署到位、打擊敵方。面對這樣的情形,中國會怎么做?加強海軍軍力,并將它們部署于周邊海域,同時在南海的島礁修建機場,部署防空和反艦導彈,種種做法有正當理由嗎?
報道和分析地區(qū)安全的多數(shù)西方文章存在一個盲點,即未能充分考慮中國的安全需要。流行的說法稱,中國這條巨龍恐嚇所有亞洲國家,而美國是保護落難少女的白衣騎士。例如,上周國際戰(zhàn)略研究中心再度發(fā)布有關中國在南海人工島軍事設施報告的觀點依然認為中國在南海部署軍力沒有合法的安全理由。所以,飛機跑道、導彈艙、碼頭和其他軍用設施,只是為了恐嚇鄰國,威脅航運甚至漁民。西方分析家還渲染中國部署于法厄里?克羅斯礁(即我永暑礁。——編者注)的火箭炮對菲的威脅。但結果證明,這些火箭炮是用來防范可能侵占島嶼的越南蛙人的。在南海部署的雷達很可能具備類似情況——防范入侵者是北京真正的目的,而搜集他國情報的講法則是西方媒體渲染出的。
總的來說,盡管中國的鄰國有理由對其南海軍事部署擔心,但在評估北京的行為時,全面、公正的分析理應還要考慮北京及其人民解放軍必須防范什么威脅。美軍的火力和技術優(yōu)勢遠超解放軍,即便不算美國在亞洲以外的軍力,單是第七艦隊和分布于該地區(qū)的美軍部隊就具有強大的摧毀力。該評估正是出自美國陸軍出資的蘭德智庫。其2016年8月的報告《與中國開戰(zhàn):想不敢想之事》稱:“(美中)兩國軍隊大量集中,彼此挨得很近。如果發(fā)生意外事件或危機過熱,兩國均有動機先發(fā)制人?!币虼酥袊谀虾2渴鹄走_為可能的沖突做預警也合乎情理。
此外,所有的航運都是脆弱的,包括經由南海運輸北京4/5石油進口的油輪。如果美國采取蘭德報告所提的戰(zhàn)略,即“切斷中國的海上石油和天然氣供應通道”,那么它們將成為目標。所以,下一次讀到西方專家警告中國軍事動向時,不妨替解放軍的分析家想想。美國轉向亞洲的航母、核潛艇、搭載導彈的戰(zhàn)斗機中隊令他們夜不能寐。▲
(作者里卡爾多·薩魯多,向陽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