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玉毅
別把時間等沒了
文/潘玉毅
人的一生都在找“時間”。
小時候愛唱“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眼睛里,時間無處不在。
有些人覺得時間太珍貴了,要把握好每時每刻。于是他們經(jīng)常想著怎樣好好地利用時間。想著想著,經(jīng)常睡著了。
周末與一眾朋友歡聚,散場之時,大家都說:“我們改天再見??!”這原是一句極為普通的話,偏生我是個多心的人,想起了許多不相干的事情。
有一年網(wǎng)絡(luò)上評選出十句最不靠譜的話,“改天我請你吃飯”名列其中。這多少讓人覺得有些惶恐,因為現(xiàn)實生活中,估計每個人都說過這樣的話。不獨如此,我們還常說“改天一起出去玩”“改天一起出來聚聚”。
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改天”應(yīng)是今天以后的任何一天。
有時候,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我們會以“改天”替代某個確切的日子,免得說話不算話,落人口實。不過,不得不承認(rèn),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擺了許多假把式,光說不練,沒有把口頭的承諾變成實際行動。于是,許諾人家的“改天”也就一直遙遙無期。
與之類似的還有一個詞語叫“下次”?!跋麓我黄鹑ネ妗薄跋麓我欢ǖ健薄f得多了,就像那個“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大家也就不信了。
有人說,這個世界上最忙的一次就是下次,最忙的一天就是改天。因為我們把所有今天未完的事項都安排在了下次與改天,你說能不忙嗎?
對于時間來說——等,是最沒有意義的消遣方式。
在我還是個初中生的時候,《我想去桂林》這首歌曾流行一時,其中有幾句歌詞我現(xiàn)在還記得:“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時間的時候我卻沒有錢,有錢的時候我卻沒時間?!痹S是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緣故,我們把它當(dāng)成了口頭禪,還自鳴得意?,F(xiàn)在再回頭看,不免覺得好笑,誰也沒有規(guī)定一定要有很多的錢和很充裕的時間才能去旅行。
大多數(shù)時候,真正束縛人前行腳步的不是道路的崎嶇,也不是金錢和物質(zhì)的匱乏,而是人內(nèi)心的糾結(jié)。
在很多事情上,等,并不是一種明智的表達(dá)方式。有時候,想做什么事情就去做,別把時間浪費在等待上。當(dāng)時間還掌握在我們手中、沒有從指縫里溜走的時候,就應(yīng)該抓住機會,去愛,去表白,去做一切我們想做的事情,不然等太陽下山了,我們也就只能回家了。
欲自修而年已蹉跎,這是人最大的悲哀。與其來日惋惜今日的時光流逝,不如趁時光還在,多做些事,多見些人,多些是非,多走一走大千世界、紫陌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