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剛剛和氯離子一起形成氯化鈉的鈉離子。還記得我吧!我的旅程還在繼續(xù)——變成氯化鈉后,我被裝進(jìn)外福來的鹽罐子里。在這里,我遇到了許多來自其他地方的氯化鈉。
“做個自我介紹吧。你們部來自哪里呢?”我提議。
來自海洋
我來自海洋,那里有取之不盡的鹽。古時候人們用海水煮鹽,使之蒸發(fā),提取出鹽來。后來,為節(jié)省燃料,人們把海水引入海邊的人造池塘里,讓它在陽光下自然蒸發(fā)。我就是從那里被日曬蒸發(fā)出來的。
來自干凅的河床
我來自干涸的河床。最早,一些動物常常來這里舔舐有鹽的地面,來補(bǔ)充身體所需的鹽分。后來,人類發(fā)現(xiàn)了這一現(xiàn)象,于是,也開始在需要鹽的時候去到那里,把鹽從地表刮下來。
知識卡
根據(jù)鹽的來源,人們把鹽分為海鹽、湖鹽、井鹽、巖鹽等幾大類。
曾藏身于地下水
我來自地下鹽水泉。早在兩千多年前,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帶)太守李冰就發(fā)現(xiàn)了來自地下的鹽水泉。人們用鐵釬子鑿井,然后用繩子拴上長長的竹筒放進(jìn)井里,把水打上來煮。鹽水泉比海水含鹽量高,所以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就可以煮出鹽來。
從地下礦石中來
我來自地底下的礦石。你看我的顏色和你們不一樣吧?這是我們的特點(diǎn)。我們不僅純度很高,而且五顏六色。因地質(zhì)、地層的不同,我們所含的微量元素各異,從而出現(xiàn)赤、紫、黑、青、白等不同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