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婉軍,曾 平,王粵湘,廖桂華,農秀明
?
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在腰肌勞損病人護理中的應用
陸婉軍,曾 平,王粵湘,廖桂華,農秀明
[目的]探討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在腰肌勞損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納入研究的60例受試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給予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療法;對照組給予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推拿療法。應用漢化版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DI) 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評定標準進行效果評價。[結果]護理15次后觀察組ODI值為(5.4±2.5)%,對照組ODI值為(13.9±4.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79,P=0.001);觀察組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有效率為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用于腰肌勞損安全、有效。
腰肌勞損;壯藥酒涂擦;壯藥熨燙;功能障礙指數(shù)
腰肌勞損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因急性或慢性損傷、勞作、負重等因素導致的局部無菌性炎癥,反復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單側或雙側腰臀部彌漫性疼痛,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1]?,F(xiàn)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不同年齡、職業(yè)、性別人群發(fā)病率發(fā)生巨大的轉變。既往高齡、男性和負重勞動者、冷庫作業(yè)者、農民為主要發(fā)病人群,國內近些年的調查顯示:腰肌勞損發(fā)病呈年輕化,運動員、司機、醫(yī)療工作者、白領人員等成為高發(fā)職業(yè),女性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上升趨勢[2]。因此,研究腰肌勞損護理的有效方案并對臨床效果做出科學評定顯得尤為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特色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護理腰肌勞損病人,以漢化版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問卷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對臨床效果進行評價,現(xiàn)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6年8月來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門診就診或住院的腰肌勞損病人60例,均符合臨床診斷、分型標準。觀察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齡(40.1±6.9)歲;病程(22.7±5.6)個月;ODI值(27.2±8.1)%。對照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39.4±7.4)歲;病程(23.2±6.2)個月;ODI值(27.3±8.6)%。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選擇
1.2.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石美鑫主編的《實用外科學(下冊)》診斷標準[3]。癥狀:單側或雙側腰骶部酸痛不適。腰痛特點是癥狀輕,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疼痛性質常為隱痛、鈍痛或感腰無力;體征:腰部有較明顯的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嵴后部或骶骨后面,有時有多處壓痛點。
1.2.2 中醫(yī)診斷標準 根據1994年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頒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和分型標準》[4]。癥狀與體征:有長期腰痛史,反復發(fā)作;單側或兩側腰骶部酸痛不適,時輕時重,纏綿不愈,勞累后加重,休息后減輕;一側或兩側骶棘肌輕度壓痛,腰腿活動無明顯障礙。
1.2.3 壯醫(yī)診斷標準[5-7]①腰部脹痛或刺痛,或絞痛,或隱痛;疼痛或陣性發(fā)作,或持續(xù),或得熱(冷)痛減,或遇熱(冷)加劇,甚者可見腰部轉側不利,仰臥不便為主要癥狀。②臨床可見怕冷發(fā)熱,或胸肋滿悶、煩躁易怒,或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等兼癥。③囔吒(也稱核尹,Hwetin)的發(fā)生多因體位不當、勞累過度、天氣變化、情志不暢等因素而誘發(fā)或加重。④壯醫(yī)目診:“勒答”(眼晴)白睛上可見斑點、墨點,急性囔吒白睛上的斑點多為紅色,慢性囔吒白睛上的斑點多為紫暗、黑斑。⑤壯醫(yī)甲診:甲象呈淺薄甲、鷹爪甲、瘠棱甲或斑點甲。
1.2.4 入選標準 符合腰肌勞損診斷標準;年齡25歲~50歲;無合并其他器質性疾病,無其他重大疾病病史;理解本研究的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兩組病人均按常規(guī)給予心理調適、飲食護理、功能鍛煉和生活起居等健康指導,然后按不同的分組及護理方法進行局部護理。研究中使用的壯藥酒和壯醫(yī)熨燙包均由本院制劑室制作。壯藥酒制作:將壯藥海風藤、穿破石、威靈仙、牛大力、千斤拔、當歸、雞血藤、牛膝、獨活等藥物粉碎成綠豆大小,并使用50度米酒浸泡6個月后濾渣,藥酒裝于密閉容器中備用。壯藥包制作:取濾出藥酒后的藥渣(以不滴水為宜)裝于20 cm×30 cm棉布袋,用繩子扎緊袋口備用。
1.3.1 觀察組 采用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壯藥包熨燙治療。壯藥酒涂擦操作方法:病人選擇舒適的臥位,包括仰臥位、側臥位和俯臥位;藥酒倒入玻璃杯中進行水浴加熱至40 ℃左右,用棉球蘸取藥酒涂于患處并施以揉、擦,3 min~5 min,力度以局部皮膚出現(xiàn)潮紅、受試者可以耐受為度,促進藥酒充分滲入患處組織。壯藥包熨燙操作方法:取出備用的壯藥包,用微波爐加熱至50 ℃~60 ℃,待藥酒涂擦結束后在患處燙熨,若藥包溫度下降至40 ℃左右(用手背試溫不燙)時,將藥包壓在患處并用大毛巾覆蓋保溫。待藥包溫度降至病人感覺不溫時撤掉藥包。
1.3.2 對照組 予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推拿手法治療,壯藥酒涂擦操作方法同觀察組。推拿手法[8-9]:取腰部督脈、膀胱經循行部位,選擇背腧穴、夾脊、腰陽、環(huán)跳等腧穴行點按(約10 min),以腰、臀和下肢軟組織為推拿部位,采用滾、拿、按揉、彈撥法。病人俯臥位,在病人腰臀部尋找壓痛點,在壓痛點及其周圍采用滾法(約10 min)、按揉、彈撥(約10 min)手法進行治療,最后在腰部實施擦法,以病人皮膚透熱為度(約5 min)[10]。每次約30 min,每日1次。
1.3.3 治療時間及療程 所有受試者均每日治療1次,連續(xù)15次為1個療程,治療1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1.3.4 意外情況處理方案 燙傷:必要時可配用現(xiàn)代急救措施。緩解后,仍需適當休息。血腫:血腫形成2 d~3 d后,瘀血可以向皮膚表層散開,可見局部皮膚上出現(xiàn)紫紅色出血斑片,后轉為青紫色。小血腫一般不會留下后遺癥,出血量大的血腫可以適當用溫水熱敷,或按揉局部,促使血液吸收,防止血塊機化影響關節(jié)功能。
1.4 效果評價
1.4.1 ODI值 觀察記錄所有受試者接受護理前后的ODI值變化并進行療效評價。ODI量表常用于評定腰部功能障礙,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已經被多國臨床使用,國內學者根據國人的習慣將ODI翻譯成漢化版本,保留9個單項,去除性生活一項,量表主要包括疼痛(疼痛程度、疼痛對睡眠的影響)、單項功能(提/攜物、坐、站立、行走)和個人綜合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會活動、旅行)3個方面,每項評分0分~5分(0分表示無任何疼痛或功能障礙,5分表示疼痛最重或功能障礙最明顯)[11]。ODI=(實際評分值/45)×100%,在治療前與治療結束后依次填寫。如實際評分值為20,則20/45×100%=44.4%。
1.4.2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腰痛癥狀消失,腰部活動自如;好轉:腰痛減輕,腰部活動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日常工作和生活;未愈:癥狀未改善。有效率=(治愈例數(shù)+好轉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病人護理前后ODI值變化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不同時間ODI值比較±s) %
2.2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臨床療效比較
腰肌勞損是受多種急慢性致病因素介導的以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的綜合征[12],對病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影像學檢查可作為治療的參考依據,而ODI評定量表、VAS量表為代表的主觀評價方法成為腰肌勞損療效評價的主流方式,這類量表對結果的評價主要依靠病人主觀判定,而不是依靠醫(yī)務人員的評價。目前,治療腰肌勞損時消除病人疼痛癥狀及恢復健全的腰部功能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
腰肌勞損壯醫(yī)名為“核尹”,屬于腰疼范疇。壯醫(yī)理論認為:核尹因邪毒入侵和人體本身正氣虛弱兩方面作用,風邪、濕邪、寒邪等外邪侵襲,阻滯腰部龍路和火路,導致道路氣血受阻、運行不暢;或因長期慢性損傷、正氣虛弱,龍路和火路氣血不足,使局部失去濡養(yǎng)。因此,壯醫(yī)治療原則為均衡氣血、驅邪通路。本研究中中藥與壯藥結合泡制成藥酒,方中海風藤、穿破石、威靈仙祛風除濕、溫通經絡,牛大力、千斤拔補肝腎、強筋骨,當歸、雞血藤活血補血,通路,牛膝、獨活為引經之藥,引諸藥直達病所,全方共奏消腫行氣止痛、溫經散寒、除濕通絡之功效。熨燙包充分利用藥物的作用,經過加熱后局部外敷,既可松弛局部組織,又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藥物吸收,加快炎癥介質代謝,達到消腫止痛、行氣活血、溫經通絡之功效,使三道兩路(三道指谷道、水道、氣道,兩路指龍路、火路)通暢,天氣、地氣、人氣三部之氣恢復同步運行,使氣血歸于均衡,損傷的組織得以修復。研究結果提示: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護理腰肌勞損病人,能有效降低觀察組病人的ODI值[13-14],且總體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由于本研究為小樣本量研究,未能對本護理方案中治療量、治療時間等做出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可在之后的研究中繼續(xù)補充、完善。但本研究方案對腰肌勞損病人功能障礙的臨床療效確切,充分體現(xiàn)民族特色藥物和治療方法的優(yōu)越性。治療所選的中藥和壯藥,藥物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整個方案操作簡單、方便。
[1] 陳仲,靳安民,張積利,等.慢性腰肌勞損的修正診斷和對因治療[J].廣東醫(yī)學,2011,32(18):2416-2418.
[2] 李燕芬,王粵湘,彭錦繡,等.1 489名腰肌勞損病人臨床特點的調查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333.
[3] 閔學進.溫針灸配合走罐治療腰肌勞損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0,8(18):230-231.
[4]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10.
[5] 黃瑾明,宋寧,黃凱,等.中國壯醫(yī)針灸學[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10:200-201.
[6] 黃漢儒.中國壯醫(yī)學[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75;420.
[7] 龐宇舟,林辰.實用壯醫(yī)內科學[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82-187.
[8] 王之虹,于天源.推拿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3:179-181.
[9] 秦玉革,王峰,秦玉恒,等.意氣針灸療法綜合治療寒濕型腰肌勞損臨床研究[J].中國針灸,2006,35(11):239.
[10] 王福偉,殷建權,金建明,等.遠針近推法治療腰肌勞損的臨床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8(3):333-334.
[11] 劉綺,麥明泉,肖靈君,等.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評定慢性腰痛患者的反應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7):621-624.
[12] Musial F,Michalsen A,Dobos G.Functional chronic pain syndromes and naturopathic treatments;neurobiological foundations[J].Forsch Komplementmed,2008,15(2):97-103.
[13] Lauridsen HH,Hartvigsen J,Manniche C,etal.Danish version of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for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Part 1):cross-cultural adaptation,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wo different populations[J].Eur Spine J,2006,15(11):1705-1716.
[14] 劉綺,馬超,伍少玲,等.Oswestry功障礙指數(shù)評定慢性腰痛患者的效度分析[J].臨床研究,2010,25(3):228-231.
(本文編輯張建華)
Application of Zhuang medicated wine rubbed combined with ironing method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muscle strain
Lu Wanjun,Zeng Ping,Wang Yuexiang,etal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xi 530023 China)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5LX016;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藥部門公共衛(wèi)生專項——民族醫(yī)藥文獻整理及適宜技術篩選推廣課題,編號:2010MZJSGX17。
陸婉軍,主管護師,本科,單位:530023,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曾平、王粵湘(通訊作者)、廖桂華、農秀明單位:530023,廣西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信息 陸婉軍,曾平,王粵湘,等.壯藥酒涂擦聯(lián)合熨燙法在腰肌勞損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18):2267-2269.
R248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7.18.032
1009-6493(2017)18-2267-03
2016-09-27;
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