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 木
各國怎么吃大蒜
文/青 木
大蒜是中國百姓餐桌上必備的調(diào)味品,不僅能為菜肴增香、調(diào)味,還藏著抗菌、防癌、消炎等優(yōu)點,這也讓它成為了國外餐桌上的寵兒。
德國幾乎家家備有大蒜。各種大蒜制品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德國人認為,大蒜既可調(diào)味,又能防病健身,是一種“天然抗生素”。
早餐,一家人會享用加熱的大蒜面包,還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在面包上涂一層大蒜蜂蜜、大蒜果醬等。午餐,他們經(jīng)常吃蒜頭通心粉、蒜頭炸薯片等。晚餐,主食通常是用大蒜油烹調(diào)的蒜頭牛排、蒜頭炸魚等,再喝點大蒜酒,連飯后的蛋糕、冰淇淋也有大蒜風味。平時聚會,他們家里的保留菜則是大家最喜歡的大蒜香腸,以及孩子們熱愛的大蒜奶酪火鍋。這些大蒜食品經(jīng)過處理,沒有大蒜原有的刺激味。一般人食用不會明顯感到是在吃蒜。
由于德國人鐘愛大蒜,還開設(shè)了大蒜研究所,是專門研究大蒜飲食和藥理作用的國際機構(gòu)。此外,德國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蒜節(jié)。每年選出的大蒜皇后到各地宣傳,讓大蒜的益處更加深入民心。
歐洲人有個笑話:想知道一個人是不是法國人?那就聞聞他身上有沒有大蒜味吧。這足以體現(xiàn)大蒜在法國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法國人幾乎家家都有大蒜,有的掛著,有的放在籃子里,有的裝在瓶子里。平時,大蒜在法國人餐桌上的用途非常廣泛。以法國人引以為傲的法式面包為例,香蒜面包可是主打,法國人會將長條面包切成斜片,然后在上面涂上大蒜醬,再在火上烤一下,氣味特別香濃。
法國人喜歡吃海鮮,特別是大蒜味的。一鍋貽貝,他們會用大蒜燜煮出來,配著白葡萄酒一起享用。大蒜奶油焗蝸牛更是法國的名菜,還被美國一家媒體評為“一生中必吃的10款美食”之一。
大蒜也是法國家庭用來養(yǎng)生的“補藥”。法國人最常用來對抗感冒的食譜是大蒜雞湯。做法是將雞肉與洋蔥、大蒜同煮,大火煮20分鐘,轉(zhuǎn)小火煲1個小時,再加入少量鹽和胡椒調(diào)味即可。當?shù)厝苏J為,大蒜雞湯對肝臟、血液循環(huán)等都大有裨益。此外,法國人還用大蒜泡酒治高血壓與皮膚病。
法國人將吃視為人生一大樂事,讓許多人敬而遠之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品,如鵝肝、奶酪、炸牛排等都是他們所喜愛的食品。但奇怪的是,由此而引發(fā)的各種疾病卻不多見。法國專家認為,主要原因是,幾乎所有法國食品中都含有大蒜。現(xiàn)在,法國人已經(jīng)將蒜看作“年輕之源”,它可以釋放出硒和其他抗菌性營養(yǎng)物質(zhì),從而清除細胞內(nèi)有毒自由基,增強細胞的防御性。
熱愛大蒜的人可能都沒有解決如何令大蒜氣味不沖,吃前吃后都文質(zhì)彬彬、絕不判若兩人的難關(guān)。日本人則輕松攻克,將大蒜進行發(fā)酵,制成味道甜酸,口感像蜜餞一樣軟糯的黑蒜。
黑蒜不是一個特別的大蒜品種,而是普通大蒜經(jīng)過特殊加工的產(chǎn)物。黑蒜的制作并不復(fù)雜,簡單說就是把新鮮大蒜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加熱一個月以上,甚至更長時間。經(jīng)過發(fā)酵制成的黑蒜,水分會降低50%,糖分和氨基酸明顯增加,B族維生素含量也有所上升。大蒜顏色由白變黑,是因為長時間發(fā)酵和保溫之后發(fā)生了美拉德反應(yīng)。此時,大蒜素已經(jīng)降解,而多聚果糖等成分被分解產(chǎn)生果糖,增強了甜味,所以黑蒜口感綿甜,不再有辛辣味,腸胃怕刺激的人也能食用,更不用擔心會有口氣。
人們會將黑蒜搭配到很多日本傳統(tǒng)料理中,黑蒜一度替代了日本料理中腌蘿卜等咸菜的地位,甚至還出現(xiàn)過黑蒜披薩、黑蒜香腸、黑蒜面包等食物。
大蒜不僅會增加食物的香味,而且能增進食欲,因此備受韓國人喜愛。
大蒜在韓國人的日常飲食中非常普遍。韓國人經(jīng)常把大蒜和其他食物搭配起來食用,以泡菜為例,其在制作過程中必須加入大量蒜,起到提味、增香作用,做好的泡菜口味酸辣咸甜,可是下飯的不二之選。大蒜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壓桌菜,它腌制比較講究,選用上好的大蒜,剝皮,調(diào)制成大蒜湯汁,腌制幾十天后,顏色呈琥珀色,酸甜爽口,脆嫩多汁,開胃下飯,營養(yǎng)美味。
韓國最為著名的烤肉同樣離不開大蒜。韓國燒烤腌制原料時,一般都要用“五辣”,即辣椒、大蒜、洋蔥、姜、蔥?!袄薄笔琼n國燒烤的主要口味,在腌汁和蘸汁的作用下,食用時會呈現(xiàn)出“五味”,即甜、辣、咸、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