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盛,孫 麗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fā)病原因及耐藥性分析
王順盛,孫 麗
(新疆阿勒泰地區(qū)人民醫(yī)院,新疆 阿勒泰 836500)
目的 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fā)病原因及耐藥性進行深入分析,以期為臨床用藥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提供可靠的實踐依據(jù)。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間臨床治療的70例(均為單耳患?。┞曰撔灾卸谆颊卟±瑢ζ渚┮远婪置谖锛毦囵B(yǎng)和藥敏試驗。結果 70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檢出病原菌生長56株,陽性率為80 %(56/70),其中革蘭陽性菌生長36株(64.29%)、革蘭陰性菌17株(30.36%)、真菌3株(5.36%);主要的病原菌構成比為:金黃色葡萄球菌28.75%、表皮葡萄球菌25%、銅綠假單胞菌17.86%、肺炎克雷伯菌10.71%、變形桿菌5.36%、大腸埃希菌5.36%;經(jīng)藥敏試驗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對苯唑西林、替考拉寧及利奈唑胺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表皮葡萄球菌則可對頭孢唑林、美洛培南、苯唑西林、替考拉寧以及利奈唑胺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銅綠假單胞菌則可對美洛培南、亞胺培南、菌克單、硫酸黏菌素B、嗶哌西林及舒普深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變形桿菌和大腸埃希菌則對亞胺培南藥物敏感強烈。結論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常見的病原菌種類較多,主要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等,而臨床上已有多種常用的抗菌藥物可對這些病原菌產(chǎn)生較高的敏感反應。通過藥物敏感性試驗可以檢測出藥物的耐藥性情況,對臨床針對用藥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發(fā)病原因;耐藥性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在耳鼻喉科上為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且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其臨床病癥多表現(xiàn)為耳痛、流膿或鼓膜充血、穿孔等[1],此病易反復感染且久治不愈,大大降低患者的聽力功能,妨礙其視聽交流,且可引發(fā)各種嚴重型顱內外并發(fā)癥及敗血癥,重者可危及其生命。近年來,由于國內發(fā)展導致各種空氣嚴重污染,以及隨著抗生素的廣泛應用,使得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病原菌種類以及其耐藥性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2]?,F(xiàn)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耳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以全面分析病原菌的主要種類,以及探討其對常用抗生素的耐藥性情況,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期間臨床治療的70例(均為單耳患?。┞曰撔灾卸谆颊卟±渲心行?4例,女性27例;年齡介于15~76歲,平均年齡(39.67±4.43)歲;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病程為0.2~1年。
1.2 細菌培養(yǎng)
將無菌棉拭子侵潤無菌生理鹽水,于潤濕后進行患耳分泌物的提取,將標本置無菌試管中,立即送實驗室進行細菌培養(yǎng)。細菌培養(yǎng)依據(jù)參考于《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3版)中規(guī)定的操作要求,而細菌鑒定標準則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tǒng)VITEK。
1.3 藥敏試驗
選取常用的抗生素藥物進行藥敏試驗,包括:苯唑西林、替考拉寧、利奈唑胺、頭孢唑林、美洛培南、亞胺培南、菌克單、硫酸黏菌素B、嗶哌西林及舒普深。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患者的臨床資料資料基本來源于本院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而標本的相關實驗室數(shù)據(jù)則來自于實驗觀察統(tǒng)計記錄,全部數(shù)據(jù)的整理均使用Microsoft Excel系統(tǒng)。
2.1 細菌培養(yǎng)結果
70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檢出病原菌生長56株,陽性率為80%(56/70),具體病原菌分類可見表1。
表1 病原菌分類
而其中主要的病原菌構成比則又可細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28.75%、表皮葡萄球菌25%、銅綠假單胞菌17.86%、肺炎克雷伯菌10.71%、變形桿菌5.36%、大腸埃希菌5.36%等。
2.2 藥敏試驗結果
經(jīng)藥敏試驗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對苯唑西林、替考拉寧及利奈唑胺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表皮葡萄球菌則可對頭孢唑林、美洛培南、苯唑西林、替考拉寧以及利奈唑胺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銅綠假單胞菌則可對美洛培南、亞胺培南、菌克單、硫酸黏菌素B、嗶哌西林及舒普深產(chǎn)生完全敏感反應,變形桿菌和大腸埃希菌則對亞胺培南藥物敏感強烈。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易反復感染,經(jīng)久治而不愈,會給臨床治療造成諸多的困難。并且隨近年來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使耐藥菌株不斷的增加[3],菌群失調情況也不再少見;且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主要致病菌,也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變化。本文探究顯示,病原菌的檢出率較高,其可能原因是:患者外耳道深部條件良好(溫暖、濕潤),適宜病原菌生長;廣譜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個人不良衛(wèi)生習慣因素等。
對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采集耳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根據(jù)耐藥性結果進行針對性選擇個體化抗生素治療方案,做到合理用藥,對提高治愈率、降低病原菌的耐藥性均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總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耳道分泌物中常見的病原菌種類較多,通過藥物敏感性試驗可以檢測出其對藥物的耐藥性情況,利于臨床用藥指導。
[1] 管 鴿,黃可兒,朱 陶,王 琴.化膿性中耳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6,18(9):1722-1723.
[2] 楊中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原菌種類及耐藥性探討[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13):227-228.
[3] 史凌改.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膿液菌種分布及藥敏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6,43(4):46-48.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764.21
B
ISSN.2095-8242.2017.21.40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