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嶺,張秀玲,吳 浩,馬華偉,郭繼香,吳梁紅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
2.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北京 100083
用于重油管輸?shù)腟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合成與評價
張世嶺1,張秀玲2,吳 浩2,馬華偉2,郭繼香1,吳梁紅2
1.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
2.中國石油規(guī)劃總院,北京 100083
重油由于膠質、瀝青質含量高,導致黏度較高,造成長距離管輸困難。油溶性降黏劑分子可滲入膠質或瀝青質分子層之間,起到降低重油黏度的作用。以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馬來酸酐、引發(fā)劑AIBN為原料,甲苯為溶劑,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合成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采用委內瑞拉Merey16重油對油溶性降黏劑的性能進行評價,研究了反應單體、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引發(fā)劑加劑量對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降黏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在10~50℃溫度區(qū)間內,當添加降黏劑的質量分數(shù)為5%時,降黏率在41.19% ~59.47%之間;變剪切速率和定剪切速率實驗表明,加入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穩(wěn)定性較好,降黏劑可用于復雜多變的管輸環(huán)境。
Merey16重油;降黏率;油溶性降黏劑;合成
重油由于膠質、瀝青質含量高,導致黏度較高,造成長距離管輸困難。傳統(tǒng)的輸送方法常采用加熱降黏技術,但當管道溫度降至環(huán)境溫度時,常發(fā)生凝管事故,且其能耗高,占輸送量1%以上的重油被燒掉,經濟損失較大。摻稀降黏技術由于稀油成本較高,稀油資源有限,且摻稀易造成瀝青質沉淀,所以摻稀降黏技術具有一定局限性[1]?;瘜W降黏技術主要分為乳化降黏技術和油溶性降黏技術。乳化降黏技術降黏率高,但是其采出液后期難破乳,且其配方較多,對重油選擇性強,在復雜多變的管輸環(huán)境下穩(wěn)定性較差[2]。油溶性降黏劑通過溶劑化作用及降黏劑分子的極性基團與膠質、瀝青質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克服乳化降黏技術的諸多缺陷,同時又能滿足重油降黏的要求。
油溶性降黏劑主要是基于原油降凝劑的開發(fā)技術。針對膠質、瀝青質分子呈堆積狀態(tài),利用在高溫狀態(tài)或溶劑作用下堆積層隙疏松的特點,降黏劑分子可滲入膠質或瀝青質分子層之間,起到降低重油黏度的作用[3]。相比于降凝劑,降黏劑的結構中含有極性較大和具有表面活性的官能團[4],增強了降黏劑分子在重油中的分散性、增溶性和滲透性,使降黏劑分子在重油中更好地溶解和分散[5]。
(1)實驗藥品。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馬來酸酐、引發(fā)劑AIBN、甲苯(分析純)、甲醇(分析純)、委內瑞拉Merey16重油(用于測試降黏效果)等。
(2) 實驗儀器。HAAKE MARSIII型流變儀、DZKW-4電子恒溫水浴鍋、JJ-1精密定時電動攪拌器、85-2A恒溫磁力攪拌器、FA2004電子天平、貝克曼溫度計、冷凝管、分液漏斗、氮氣瓶等。
2.1 降黏劑的合成方法
將裝有回流冷凝管、攪拌器和通氮氣裝置的500mL三口燒瓶放置在恒溫水浴槽中,以4∶3∶2的單體質量配比加入一定量的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馬來酸酐,并加入質量分數(shù)0.7%的引發(fā)劑AIBN以及適量的溶劑甲苯,通入氮氣后加熱至60℃,進行3h共聚反應,冷卻后得到具有一定黏度的淡黃色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
2.2 單體降黏效果評價
油溶性降黏劑的不同單體,其極性不同,對破壞重油中膠質、瀝青質的層狀結構以及石蠟低溫析出時空間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油溶性降黏劑降黏效果受單體性質的影響較大。通過考察不同單體的降黏效果,可有效指導油溶性降黏劑的合成和優(yōu)化。不同單體降黏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單體降黏率隨著加劑量的變化
由圖1中可以看出,隨著丙烯酸十八酯加劑量的增加,降黏率不斷升高,而醋酸乙烯酯對于降黏率的影響相對較小。馬來酸酐在低加劑量時降黏效果較好,加劑量在質量分數(shù)1%時降黏率最高,之后隨著加劑量的增加降黏率不斷下降。由此可知,丙烯酸十八酯加劑量對于油溶性降黏劑降黏效果影響較大,醋酸乙烯酯加劑量影響相對較小,而馬來酸酐的加劑量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才能發(fā)揮更好的降黏效果。
2.3 反應溫度對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影響
聚合反應溫度對油溶性降黏劑的合成及降黏效果具有較大的影響,反應溫度的確定需綜合考慮降黏劑的產率和降黏率。反應溫度對于SDY-3油溶性降黏劑性能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反應溫度對油溶性降黏劑性能的影響(降黏劑質量分數(shù)為5%)
從圖2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溫度的上升,SDY-3油溶性降黏劑產率逐漸下降,基本維持在80%左右。反應溫度對聚合物聚合度及重油的降黏效果均具有較大的影響,反應溫度過低,單體聚合不充分,降黏效率低;反應溫度過高,單體聚合度過高,導致部分降黏劑分子長鏈烷基斷裂,降黏效率低。綜合考慮降黏劑的產率和降黏率,認為反應溫度為60℃時最為適宜。
2.4 反應時間對于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影響
反應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油溶性降黏劑分子的轉化率,對降黏效果影響較大。改變合成反應時間考察SDY-3油溶性降黏劑降黏效率的結果見圖3。
圖3 反應時間對降黏劑性能的影響(降黏劑質量分數(shù)為5%)
從圖3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降黏率逐漸增高,當反應時間為3 h時,達到最高55.2%,繼續(xù)增加反應時間,反應產物降黏率開始下降,當反應時間為5 h時,產品降黏率僅為24.7%。由此可以看出,當反應時間不足時,共聚反應不充分,產物多表現(xiàn)為單體的降黏性質,導致降黏率低。當反應時間為3 h時,共聚反應較充分,產物降黏性質較優(yōu)。繼續(xù)增加反應時間,導致反應產物進一步聚合,分子量過高,不利于降黏??刂凭酆戏磻獣r間,可以提高反應產物的降黏效果,提升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降黏率。
2.5 引發(fā)劑加劑量對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影響
引發(fā)劑加劑量是影響油溶性降黏劑分子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合理的油溶性降黏劑分子量可以有效提高降黏效果。引發(fā)劑加劑量對SDY-3油溶性降黏劑性能的影響如圖4所示。
圖4 引發(fā)劑加劑量對降黏劑性能的影響(降黏劑質量分數(shù)為5%)
從圖4中可以看出,當引發(fā)劑用量過低時,反應產物的降黏率低;隨著引發(fā)劑加劑量的增加,反應產物的降黏率逐漸升高,當引發(fā)劑加劑量為質量分數(shù)0.7%時,降黏效果最佳;繼續(xù)提高加劑量,降黏率持續(xù)降低。這是因為當引發(fā)劑加劑量較少時,聚合反應速率慢,聚合不充分,導致反應產物降黏效果差。當引發(fā)劑加劑量過高時,引發(fā)劑分子間籠蔽效應作用明顯,降低了引發(fā)效率,導致反應產物降黏效果差。通過控制引發(fā)劑加劑量,可以有效控制SDY-3油溶性降黏劑的分子量,提高降黏效率。
3.1 加劑量對降黏效果的影響
考察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5%、1%、2%、5%時的降黏效果,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降黏劑不同加劑量時的黏溫曲線
從圖5中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重油黏度逐漸降低;隨著降黏劑加劑量的增大,重油黏度逐漸降低,降黏率不斷升高,說明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對于委內瑞拉重油有較好的降黏效果。試劑加劑量質量分數(shù)為5%時效果明顯;當加劑量質量分數(shù)為5%,溫度在10~50℃區(qū)間內時,降黏率在41.19% ~59.47%之間。
3.2 加劑溫度對降黏效果的影響
在室溫(約27℃)和50℃下,分別在油樣中加入5%降黏劑后測試各溫度下的黏度,實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加劑溫度下,黏度及降黏率變化均不大,這表明加劑溫度對降黏效果幾乎無影響,說明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可以適應管輸過程中不同的加劑溫度。
3.3 降黏劑變剪切速率穩(wěn)定性
對在不同溫度下加入質量分數(shù)5%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做變剪切速率穩(wěn)定性測試,剪切速率范圍為0.1~200 s-1,實驗結果如圖6所示。
表1 不同加劑溫度下SDY-3的降黏效果
圖6 在不同溫度、變剪切速率下黏度的變化
從圖6中可知,加入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在不同溫度、不同剪切速率下均保持了較穩(wěn)定的降黏效果。
3.4 降黏劑定剪切速率穩(wěn)定性
對在不同溫度下加入質量分數(shù)5%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進行定剪切速率穩(wěn)定性測試,剪切速率為10s-1,剪切時間為1h,實驗結果如圖7所示。
由圖7可知,加入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經過1h定剪切后其黏度均比較平穩(wěn),表明在定剪切速率下,SDY-3型降黏劑穩(wěn)定性較好。
(1)在10~50℃溫度區(qū)間內,當加劑的質量分數(shù)為5%時,降黏率在41.19%~59.47%之間,這表明在海拔落差較大,溫度變化幅度較大的復雜多變的管輸環(huán)境下,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仍可以保持較好的降黏效果。
圖7 在不同溫度、定剪切速度下黏度的變化
(2)經過變剪切速率和定剪切速率實驗,加入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的委內瑞拉重油穩(wěn)定性較好,這表明即使經過泵高速剪切或長距離管輸,該降黏劑性能仍然穩(wěn)定,說明SDY-3型油溶性降黏劑能夠適應復雜多變的管輸環(huán)境。
[1]郭繼香,張江偉.重油摻稀降黏技術研究進展[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4,14(36):124-132.
[2]任玉潔,谷俐,吳玉國,等.重油乳化降黏減阻輸送技術進展[J].當代化工,2015(9):2 215-2 218.
[3]張鳳英,李建波,諸林,等.重油油溶性降黏劑研究進展[J].特種油氣藏,2006,13(2):1-4.
[4]姚海軍,司馬義·努爾拉.高稠原油流動改性劑(降凝、降黏劑)的研究進展[J].化學工程與裝備,2008(9):112-115.
[5]陳秋芬,王大喜,劉然冰.油溶性重油降黏劑研究進展[J].石油鉆采工藝,2004,26(2):45-49.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SDY-3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for heavy-oil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ZHANG Shiling1,ZHANG Xiuling2,WU Hao2,MAHuawei2,GUO Jixiang1,WU Lianghong2
1.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Beijing 102249,China
2.China Petroleum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Beijing100083,China
The molecules of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can seep into molecular layers of colloid or asphalt to reduce viscosity of heavy oil.SDY-3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was synthesized by in-situ synthesis method using vinylacetate,maleic anhydride and initiator AIBN as raw materials and toluene as solvent.The effects of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viscosity reduction of SDY-3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were studied by investigating the reaction monomer,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and initiator dosage.The SDY-3 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 was evaluated by applying Venezuelan Merey16 heavy-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iscosity reduction rate of SDY-3 was 59.47%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50℃,and the stability was good in complex and variable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Merey16 heavy-oil;viscosity reduction rate;oil-soluble viscosity reducer;synthesis
10.3969/j.issn.1001-2206.2017.03.007
張世嶺(1990-),男,新疆烏魯木齊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yè)2016級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油田化學。
2017-01-10
Email:zsljame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