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東盟地區(qū)的機會市場
提到東南亞市場,就免不了要談東盟;而談東盟,自然少不了談到印度尼西亞?!把湃f高鐵項目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印度尼西亞落地的標志性項目,印度尼西亞希望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在當地投資興業(yè)、尋找商機,打造更多合作共贏的項目。印度尼西亞正在推動國內港口和機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蘇更·拉哈爾佐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表示。
源自東盟汽車理事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東盟新車銷售316萬輛,同比增長3%。2016年,印度尼西亞新車銷售104萬輛,連續(xù)3年成為東盟第一大汽車市場。在印度尼西亞汽車市場,豐田、本田占據了主導地位,日系品牌則搶占了該國80%以上的市場份額。作為市場領導者,豐田于1971年即在印度尼西亞建立了工廠,在該國擁有廣泛的分銷網絡。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則是該國路面上最常見的高端品牌。
相關機構預測,到2020年,印度尼西亞年收入1萬至2.5萬美元的家庭將達 到38.4%,而年收 入在0.5萬至1萬美元的家庭數目將從2017年的41.4%降至23.2%……中上階層的增加將持續(xù)推動印度尼西亞的私家車銷售。在此背景下,寶馬、梅賽德斯-奔馳相繼加大了在當地市場的投入,前者甚至已經將BMW7引入到印度尼西亞進行本土組裝生產。
擁有2.5億人口的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但汽車保有量僅為每千人80輛,遠低于泰國和馬來西亞的240輛和400輛。這意味著,印度尼西亞的汽車保有量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不僅如此,相比于其他的東盟國家區(qū)域市場,印度尼西亞的市場多元化需求也更加明顯,這無疑給包括中國品牌在內的后進者提供了更多的機遇選擇和施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