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 王秋珍
隱藏在文字里的魔術(shù)(一)
——沒有細節(jié)就沒有文學
文/浙江 王秋珍
責任編輯:楊青
同學們,我們每天都要刷牙,刷牙前要擠牙膏。你注意過你們一家子是怎么擠牙膏的嗎?
也許,你是直接從牙膏頂部擠的,你媽是從牙膏底部一點一點向前擠的,你爸是從中間擠的。每個人擠牙膏的部位、快慢、多少都會不一樣。這就是細節(jié)。
細節(jié)在生活中,也在工作中。
有一個報道,說鄭州有一個神探,很多人仰慕他的神力。他告訴記者,自己只是注重細節(jié)而已。有一次,二七紀念塔旁邊有個小飯館夜里失火了,人和物都燒得面目全非。公安人員請他也去看看,他得出一個和別人完全相反的推論:殺人后縱火。他觀察到小飯館里有張桌子全燒黑了,但抽屜的鐵擋板在桌上扣著,桌上有一塊沒有完全燒黑。他從這個細節(jié)判斷:很可能是盜賊來搶錢財,開了這個抽屜,把鐵擋板放在桌上,然后和主人發(fā)生了爭斗。后來深入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果然如此。
細節(jié)自然也體現(xiàn)在文學作品里,把以上細節(jié)寫下來,就是一篇有生活氣息的文章。請看金庸先生《射雕英雄傳》中的一段文字:
兩人去軒轅臺路上遇雨,郭靖道:咱們快跑。黃蓉搖了搖頭:靖哥哥,前面也下大雨,跑過去還不是一樣的淋濕?郭靖笑道:正是。黃蓉心中卻忽然想起了華箏之事:前途既已注定了是憂患傷心,不論怎生走法,終究避不了,躲不開,便如長嶺遇雨一般。當下兩人便在大雨中緩緩行去。
這段文字寫得別有味道。郭靖一生為國為民,堪稱俠之大者,明知前路風雨如磐,依舊豁然前行。聰慧的黃蓉雖知前方是大雨,但既然靖哥哥說了“正是”,毅然決定陪他走在風雨中。通過遇雨這一細節(jié),奠定了兩人的愛情和一生:君往我亦往,白首不相離。
說到文學作品中的細節(jié),不少作家有過精辟的見解。池莉說:“我偏愛生活的細節(jié)。我覺得人類發(fā)展了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脫興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細節(jié)是嶄新的,不同的時空,不同的人群,擁有絕對不同的細節(jié)?!崩顪收J為:“沒有細節(jié)就不可能有藝術(shù)作品。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高爾基則把細節(jié)描寫稱為“隱藏在文字里的魔術(shù)”??梢?,細節(jié)描寫至關(guān)重要,它具有神奇的魔力,足以決定一篇文章的成敗。
那么,什么是細節(jié)描寫呢?
細節(jié)描寫是對事件發(fā)展和人物的肖像、語言、心理、行動以及環(huán)境等所做的細膩而具體的描寫。也就是說,抓住生活中那些具體的、細微的、富有特色的情節(jié),把它們生動細致地描繪出來,用于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xiàn)人物的復(fù)雜性格,烘托故事的氛圍,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等。一篇文章,有了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才能賦予文字生動感和真實感,給讀者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受。
細節(jié)描寫是有章可循的。
有的同學寫文章,特別愛用成語等非常有概括性的詞語,覺得這樣寫顯得詞匯豐富,有水平。比如,寫班上的同學聰明,有位同學這樣寫:
我班的王凡雪可以說是機智過人、冰雪聰明、見多識廣、伶牙俐齒、精明能干,怎么說呢,就是一句話,太聰明了。
這段話是否讓你啞然失笑?用了這么多成語,讀者還是云里霧里,不知道這個王凡雪同學到底有多聰明,更無法讓大家喜歡上這個人物(不過,倘是以“搞笑”的方式作為開頭還算可行,因為后面還是要安排具體的細節(jié))。再來看這段話:
在氣氛歡快的語文課上,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課本劇表演和分角色朗誦。在這種時刻,當別人還在猶豫的時候,章小黑總是第一個舉手。在上《吆喝》一文時,章小黑要學街上的大伯大媽扯開喉嚨喊,我正想看笑話,沒想到他撓撓頭,馬上醞釀好了:“賣麻糍——賣麻糍咯——”這東陽的方言竟然說得比我還要地道。明明他來東陽不久啊!真是牛得讓人難以置信。
在阿秋老師讓我上《好嘴楊巴》時,我安排了一個課本劇,有意讓章小黑上臺表演。在課文里,楊七楊巴可是要磕頭的啊!我看他能用什么方法解決。
章小黑和另一位同學上臺了,念臺本念到磕頭的地方時,章小黑用手背在地上敲了起來,咚咚咚的聲音居然很有磕頭的效果。他的腦袋跟著一起一伏的,沒多久,手背都敲紅了。我著實吃了一驚,看來章小黑的應(yīng)變能力真是不可小覷??!
(選自陳佳瑤習作《牛人章孜勤》)
陳佳瑤同學的這段話,把人物放在具體的情節(jié)和環(huán)境里,章小黑吆喝賣麻糍的聲音和以手背敲地板模擬磕頭的咚咚聲,都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細節(jié)描寫要慎用成語,慎用“很”一類的程度副詞,盡量多用直觀感覺的詞。
再請同學們欣賞古龍小說《三少爺?shù)膭Α分械奈淖郑?/p>
濃霧、流水。河岸旁荻花瑟瑟。河水在黑暗中默默流動,河上的霧濃如煙。
凄涼的河,凄涼的天氣。
謝曉峰一個人坐在河岸旁、荻花間,流水聲輕得就像是垂死者的呼吸。他在聽著流水,也在聽著自己的呼吸。
流水是永遠不會停下來的,可是他的呼吸卻隨時都可能停頓。
這段話通過描寫環(huán)境來襯托人物孤獨絕望的心情。細節(jié)的呈現(xiàn)非常有力度。換作我們來寫,也許就直接成了:他來到河邊,河邊有很多花。看著流水和花,他空前地絕望。
花是有名字的荻花,流水聲像垂死者的呼吸。如此一具體,文字的味道和人物的心境全部躍然紙上。
接下來,請同學們看一篇筆者寫的《七月》。
他的視線被一望無際的稻田吸引。那是怎樣的黃啊,帶著明艷,帶著清香。他忍不住狠狠地吸了一口。那味道,有些生猛,有些嗆人。
可不,沒有一絲風,地上就像下了火。爹和娘半蹲著身子,沙沙沙的割稻聲很有節(jié)奏。他剛走下地,就被爹喝住了:“回家去!湊什么熱鬧!”
爹就喜歡這樣說他。他就是不明白,他都長大了,為什么不能為家里出一份力?
從小,他就被爹當女孩似的養(yǎng),這活兒不讓干,那活兒不讓干,到如今,18歲的他,兩手還白嫩嫩的,老被同學笑話,說他像個城里人,不曬太陽不干活兒。
小時候,他也有和田野親近的時光。那時,爹和娘在打稻子。他在一旁捉青蛙。他將右手手掌鋪開,做成弓狀,往青蛙身上撲。那一跳一撲的樣子,好像自己成了一只大青蛙。有時,他還會將脫了粒的稻草堆當滑梯,滑上一遍又一遍。
等到谷子都打下來了,就要揚谷子。他學著娘的樣子發(fā)出“嗚——兮,嗚——兮”的聲音,娘說,這是說給風聽的話,讓它過來,把沒用的稻葉啊什么的吹走。
說起娘,可比爹通情達理。
娘老對爹說:“孩子像莊稼,需要經(jīng)歷風和雨?!钡樢怀琳f:“讀書才是硬道理。生在我們農(nóng)家,哪個孩子不吃苦!人家城里人從小還吃什么牛奶、麥片呢。農(nóng)村的孩子,哪個不是田野的風刮大的。我小時候可苦了,現(xiàn)在又有什么出息!”
爹的話砸在地上,發(fā)出咚咚咚的聲響。下巴上那顆黑黑的痣,好像在打著節(jié)拍。
“明年的七月,就要發(fā)榜了。今年的七月,你什么活兒也不要干,一心一意地復(fù)習功課。爹和娘都還年輕,有的是力氣?!钡脑?,像田野的風一陣陣地刮。
暑假一來,就意味著他高三了。八月,學校統(tǒng)一安排補課。七月,在爹眼里,就成了搶成績的黃金時段。
“城里的孩子沒有農(nóng)活兒,天天在空調(diào)房里補課呢。”爹說起這話,好像虧欠了他似的。
他帶著爹的期望坐在書桌前。這張書桌,是前年七月爹特意請木匠給他打的。當時花了五個工。農(nóng)村里,一天算一個工。工資是按天數(shù)來算的。為這張書桌,爹糶了三擔谷子。他想著爹汗珠子摔成八瓣的辛苦,就拋卻雜念,撲到了題海中。
他和爹的日子,像兩條平行的河,在嘩啦啦地朝前奔。
突然有一天,河斷流了。
得到消息,他的魂都嚇沒了。
他見到爹的時候,爹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了。村里的好心人第一時間將爹送到了醫(yī)院。娘在一旁不住地淌眼淚。
爹的三輪車在運谷子的時候,栽下了兩米多高的路基。爹和車子、谷子一起倒在了稻田里。
爹一直昏迷。世界突然淪陷了。此時的娘成了一張薄薄的紙,整個兒被悲傷浸濕了。他看看娘,又看看爹,眼睛里漫起了霧氣。
有多久沒有好好看過爹了?眼前的爹,像村口那棵老槐樹,滿身滄桑。爹是那么瘦小,好像周圍的每一寸空氣都在欺負爹。爹躺在白白的床上,那么單薄,那么虛弱。他想起爹笑的時候,下巴上的痣好像能飛起來。只要他告訴爹得了好名次,爹就會開心得眼睛里漾出光芒,像冬天的爐火,溫暖而愉快地跳躍。
他的思緒像春芽在長,眼睛里的霧氣越來越濃。他下定決心不能讓爹這么操勞了。爹干的活兒,他都要學會,而且要和爹一樣干得漂亮。
不知過了多久,爹的眼睛突然睜開了,睜得很急,好像能聽見上下眼皮迅速扯開時發(fā)出的吧嗒聲。爹的眼神很準確地落到了他的身上,喉嚨里跑出一個聲音,虛弱得像風中的水珠,卻依然堅定無比:“讀書!回家去!湊什么熱鬧!”爹下巴上那顆痣好像突然變大了,正在撲棱撲棱地生氣。
他的眼淚唰地流了下來。
他知道,爹的心里滿滿的,裝的都是他。
他知道,爹從小沒上過學,認識幾個字的爺硬說自己可以教他,把錢省下來,可以糊嘴巴。晚上,爺在爹的肚皮上用手指慢慢地寫字,教他怎么寫怎么念,爹困得不行,有時睡了過去,又被爺搖醒。
爹總說,我的孩子,一定要讓他上學堂好好念書,砸鍋賣鐵,我都愿意。
此時,他看見娘摩挲著爹松樹皮一樣的手,目光里滿是水一樣的溫柔與疼惜。
他的心,好像停歇在花瓣上,充滿了溫暖與感激。
這是一篇體現(xiàn)父愛深情的文章,文章將父愛體現(xiàn)在一個個具體的細節(jié)中:不讓兒子下稻田、給兒子打書桌、即使住院了還在趕兒子去讀書……一個個細節(jié)撐起了厚重的父愛?!暗难劬ν蝗槐犻_了,睜得很急,好像能聽見上下眼皮迅速扯開時發(fā)出的吧嗒聲。爹的眼神很準確地落到了他的身上,喉嚨里跑出一個聲音,虛弱得像風中的水珠,卻依然堅定無比”,這樣的文字具體形象,富有直觀感、鏡頭感。(未完,見下期)
王秋珍: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新銳作家,《百花園》等簽約作家,全國優(yōu)秀作文指導(dǎo)老師,金華市教改之星,東陽市教壇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