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開始忌口是好事,但是也得學會正確的忌口。下面這三個忌口誤區(qū),就是典型的錯誤觀念。
誤區(qū)一:血脂高忌口肉類
動物性食品是蛋白質、礦物質、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如果怕血脂高而不敢食用動物性食品,可能會誘發(fā)包括肌肉衰減、骨質疏松在內的很多疾病。營養(yǎng)的關鍵在于均衡的飲食,即使血脂異常也應適量食用動物性食品,肉類注意選擇魚蝦、禽、瘦肉,吃禽肉時要去皮。同時注意,不吃蟹黃、動物內臟等膽固醇含量高的食材。適當吃魚肉可獲得有益的ω-3脂肪酸,不但不會升高血脂,還利于控制血脂,無其他特殊禁忌的話,平均每天可吃水產類40~75克(生重)。
誤區(qū)二:感冒忌口雞蛋
感冒時吃雞蛋,的確會使體內產熱增多,但這種熱量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引起體溫劇烈波動或延緩感冒康復的時間。相反,感冒發(fā)燒時,人體能量消耗較大,抵抗力下降,適當補充雞蛋等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對身體的恢復是有好處的。但要注意,做法要清淡一些。
誤區(qū)三:糖尿病忌口水果
水果是一類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食物,水果里有三寶:維生素、無機鹽、膳食纖維。有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適當吃水果,能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和多種并發(fā)癥。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爾/升以下,餐后兩小時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0%以下,滿足這三個條件時是可以食用水果的。安全起見,可以分別在吃水果前2小時和后2小時自測血糖,看看吃水果到底對自己的血糖有沒有影響,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水果。
(摘自《北京青年報》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