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必榮
【考題回顧】
【技法解剖】
漫畫類材料作文題在全國卷中并非首次出現(xiàn),2007年的《出事了吧?》和2010年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魚吃還捉老鼠!》都是漫畫類材料作文題。2016年高考全國卷Ⅰ的作文題較好地沿襲了命題選材關注社會、關注時下生活的務實風格,貼近學生實際。
漫畫類材料作文題不像社會熱點類材料作文題那樣直白,它與寓意型材料作文題一樣比較含蓄,因此,考生在審題立意時要深入把握漫畫寓意,并注意由此及彼對接現(xiàn)實社會及人生??忌挥姓嬲I悟了漫畫材料的寓意,才能把握好漫畫材料的深層內(nèi)涵和核心概念,從而準確立意。
漫畫類材料作文題的審題一般要分兩步走:第一步,考生要弄清漫畫材料“言在此”的“此”的內(nèi)容,要讀懂漫畫材料的內(nèi)涵;第二步,考生要找出漫畫材料“意在彼”的“彼”的內(nèi)容,要由此及彼,對接現(xiàn)實人生。
第一步:考生要弄清漫畫材料“言在此”的“此”的內(nèi)容,需要把握以下兩個步驟。
1.細心審閱畫面,讀懂畫意畫旨。
讀畫,是由形象到本質的思維過程??忌鷮徸x漫畫的關鍵在于把握三個基本點,緊扣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即畫中人(物)形象點、畫中人(物)關系點和畫中人(物)細節(jié)對比點;一個中心即畫中人(物)所呈現(xiàn)出的寓意。比如,2016年高考全國卷Ⅰ作文題的漫畫要素:
A.畫中人(物)形象點:100分獲得親吻,98分遭到摑掌;55分遭到摑掌,61分獲得親吻。
B.畫中人(物)關系點:“好”學生(孩子)與“差”學生(孩子);“進步”的學生與“退步”的學生。
C.畫中人(物)細節(jié)對比點:親吻為哪般?摑掌為哪般?
D.漫畫寓意:以分數(shù)論成?。扛叻?人才?
2.抓住形象特征,把握深層內(nèi)涵。
審讀漫畫時,考生要注意抓住漫畫的形象特征,認真揣摩漫畫中主角的形象,由表及里把握其深層內(nèi)涵。比如,下面這幅漫畫:
這是一幅諷刺漫畫,畫面上的主體部分是兩具山羊骷髏在小河上的獨木橋中間對撞。雖然它們都已喪失了生命,成了骷髏,可雙方誰也不肯退讓。這幅漫畫的寓意顯然不在于諷刺這兩只山羊因互不相讓而自食其果,其更深的內(nèi)涵需要我們聯(lián)系社會實際細細地領悟。我們可以抓住其形象特征,采用“由果溯因”法領悟其內(nèi)涵:①獨木橋上的兩具山羊骷髏為什么寧死不讓?②這幅漫畫為什么畫山羊骷髏而不畫活的山羊?③從對立的雙方看,各有什么樣情緒和態(tài)度?按照這些思路進行思考,考生就能由表及里領悟漫畫的寓意。
第二步:考生要找出漫畫材料“意在彼”的“彼”的內(nèi)容,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展開聯(lián)想與想象,對接現(xiàn)實與人生。
漫畫家方成在《漫畫藝術》一文中指出:“漫畫是有趣逗笑的畫,也是用來發(fā)表意見的評議性的畫……”因此,當你笑的時候,不僅僅是在笑漫畫本身,而是聯(lián)想到生活中確有類似的事。所以,我們要通過對漫畫的理解來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對接現(xiàn)實與人生,找到寫作的突破口。比如 ,下面這幅漫畫:
這是一幅諷刺漫畫,一個孩子因為一塊西瓜皮滑倒了,家庭、學校、社會異口同聲地發(fā)出了“出事了吧”的聲音。我們可以深思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孩子平時太依賴他人?還是大家太擔心孩子而因噎廢食,一切都打包代理?
這種缺乏獨立處事能力的現(xiàn)象,也存在于社會的各行各業(yè)中。學校如此,機關如此,企業(yè)也如此。
考生由此及彼聯(lián)想就可以確定寫作的方向:1.給每個人獨立的空間,讓每個人大膽闖;2.不要擔心摔跤,智慧是摔出來的,不摔跤的人永遠是趴著的人;3.年輕人要增強自立自強的意識,只有“立”起來的“人”,才是“大寫”的人。
2.聚焦類比要素,明確寫作主旨。
解讀漫畫作文,說到底是要我們運用類比的方法,將畫面所諷刺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生活進行逐層類比,或敘事,或說理,彰顯文章的主旨。 比如,下面這幅漫畫:
閱讀下面漫畫,根據(jù)要求作文。
①找準類比之點?!包c”即漫畫與寫作的中心。這幅漫畫的中心是醫(yī)生諱疾忌醫(yī)被送到良心搶救室進行搶救,那么考生在寫作時就要找準這個類比的“點”——喪失良心者必須用心藥來醫(yī)治,不能諱疾忌醫(yī)。
②鋪開類比之面?!懊妗奔礂l理??忌梢詫⒙嬛械膬?nèi)容與生活中的現(xiàn)象、漫畫揭示的本質與生活中某些人的靈魂以及漫畫中醫(yī)生諱疾忌醫(yī)的思想根源與今天社會中某些人的思想根源等逐層進行類比。
③明確類比之旨。“旨”即漫畫的主旨、文章的中心。對于這道題,無論考生選擇什么文體進行寫作,文章的中心都是必須盡快拯救良心。
如果考生只是在就漫畫說漫畫,僅僅是圍繞漫畫本身的性質來評定是非得失,缺少拓展和延伸,缺少由現(xiàn)象到本質,由特殊到一般的提升,這類作文只能被評定為三類文。
·熱點一·“貪心不足蛇吞象”
【押題導練】
閱讀下面一組漫畫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蛇吞……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題目自擬;(5)不要脫離漫畫的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6)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寫作提示】
本道作文題由三幅漫畫構成:第一幅漫畫是蛇吞兔子,第二幅漫畫是蛇吞山羊,第三幅漫畫是蛇吞大象。漫畫配以“蛇吞……”的文字。事物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考生在審題時如能由漫畫中的現(xiàn)象或結果推理出造成所列現(xiàn)象或結果的本質原因,就能找到最佳立意。如,本題立意的關鍵就在于,考生要想明白為何蛇在吞了兔子、山羊后,還想吞大象?一旦考生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就能找到立意的突破口了。
【優(yōu)秀立意】
1.貪念,會使人走向毀滅。2.因為知足,所以幸福。
【高分素材】
//立意一//貪念,會使人毀滅
漫畫中的蛇貪欲無窮,不懂得自我克制,在大象面前,它給自己招來的只能是毀滅。
為什么有人總那么貪心?因為他們不懂得自我克制,即便已擁有很多,卻總想擁有更多。一顆小小的心,哪里裝得下那么多的欲望呢?記住,貪念,會使人走向毀滅。
No.1 沃爾夫岡·貝爾塔基偽造名畫
德國藝術家沃爾夫岡·貝爾塔基原本會成為一名獨樹一幟的當代畫家,但他因貪念錯把天賦用在了犯罪上——偽造名畫出售,涉案金額超過3000萬英鎊。騙局被揭穿后,沃爾夫岡·貝爾塔基即刻遭到德國警方逮捕。
//點評//沃爾夫岡·貝爾塔基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因為利欲熏心,竟偽造名畫出售,踏入犯罪的深淵,最終毀了自己,令人扼腕??梢?,貪念會毀了一個人。(拒絕誘惑/利欲熏心)
No.2 貪官落馬
十八大后,國內(nèi)眾多高官紛紛落馬。2015年6月11日,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周永康因收受巨額賄賂等數(shù)罪并罰被判處無期徒刑。周永康這樣一個高官,沒有像他在黨面前承諾的那樣忠于黨和人民,而是披著華麗的外衣,瘋狂斂財,貪欲無度,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
//點評//周永康落馬,是對貪婪者的懲罰。我們身處物欲橫流的社會,稍有不慎,便會被貪念蒙住雙眼,失去對人生之舟的方向的控制,落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貪婪/懲戒/法律的公正嚴明)
//立意二//因為知足,所以幸福
漫畫中那條蛇不懂得知足,最后竟妄想將整頭大象吞掉??上攵衼淼膶⑹菧珥斨疄?。可見,人應該懂得知足,才能將幸福握在手里。
No.1 胡九韶的清福
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家境很貧困,一邊讀書,一邊努力耕地,僅可保證溫飽。每天黃昏,胡九韶都要到門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謝上天賜給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說:“我們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談得上是清福呢?”胡九韶說:“我首先很慶幸生在太平盛世,沒有戰(zhàn)爭兵禍,又慶幸我們?nèi)胰硕寄苡酗埑?,有衣穿,不至于挨餓受凍,還慶幸家中沒有病人,監(jiān)獄中沒有囚犯,這不是清福是什么呢?”
//點評//胡九韶的三個“慶幸”道出了他的知足觀和幸福觀。是的,因為知足,所以胡九韶時時都在感謝上天的恩賜。這難道不是給我們的一個啟示嗎?(知足/感恩生活)
No.2 知足常樂
唐伯虎在寫下“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后,即與仕途擦肩而過,但他沒有悲傷,反而對自己的田園生活感到快樂?!百€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奔{蘭容若滿足于這樣恬適的生活,所以他是快樂的。蘇軾雖仕途不順,但他不過分悲嘆自己,反而生出“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的大境界,如何能不令人敬佩?
//點評//生活是一幅明艷與晦澀交織的畫,是一個得到與失去交替的過程。知足的人才會永遠快樂,而貪婪的人,就會被生活所累,永遠生活在痛苦之中。(貪得無厭/量力而行/知足常樂)
·熱點二·“換個角度,別有洞天”
【押題導練】
根據(jù)以下這幅漫畫,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生活在不同高度的人,有不同的視野。
【寫作提示】
這道漫畫類材料作文題充滿了哲理。考生在審題時要讀懂漫畫材料的內(nèi)容:甲,站在高處,手指遠處,看到大海波光粼粼,陽光明媚,鷗鳥飛翔,稱“那兒很美”;乙,站在低處,加之眼前被大山阻擋了視線,看不到甲所見的美景。漫畫中有一處文字是關鍵句:生活在不同高度的人,有不同的視野。它一語中的地道出了甲、乙兩個人不同的原因,點出了漫畫寓意之所在。
【優(yōu)秀立意】
1.高度決定眼界。2.換個角度(位置),別有洞天。
【高分素材】
//立意一//高度決定眼界
漫畫中的甲正因比乙站得更高,所以看到了更遠的美景。生活中,站在什么樣的高度,直接決定一個人的視野、胸襟,也直接決定一個人最終能取得什么樣的成就。
No.1 語言大師季羨林
季羨林緣何能成為一代語言大師?無他,“高度”二字而已?!盁苫乙膊蛔兊闹袊模 边@是季羨林的肺腑之言,也是當今青年難以企及的思想高度。正因為季羨林站在這樣的高度,所以他才能高瞻遠矚,視野開闊,才能把對人生的熱情傾注在眼前的這片土地上,澆灌出生命的花兒,最終自成一座流光溢彩的豐碑。
//點評//人才和庸才的區(qū)別就在于前者更有思想,更有開闊的眼界。正因為季羨林有遠大的夢想,所以他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里耕耘出一個更加美麗、更加壯闊、更加高遠的世界。(思想高度/眼界與境界)
No.2 站在人生的高度
溫家寶總理曾在同濟大學校慶典禮上說:“一個民族要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如果只關心腳下的事情,是沒有未來的?!彼@樣說的目的,是希望當代大學生要站在人生的高度上想問題,做仰望星空的人。只有站在人生的高度上想問題,我們才不會拘泥于個人的一己私利、一席之地,才能放眼世界、矚目未來,以天下為己任。
//點評//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烏雀爭其聲。”高度決定眼界。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代表著祖國的未來,更要放眼世界,砥礪前行。(放眼世界/從大局出發(fā)/以天下為己任)
//立意二//換個角度(位置),別有洞天
漫畫中的乙之所以看不見前方的美景,是因為他被自己所處的角度(位置)束縛了。其實,如果乙能換個角度,站在甲的位置看風景,那視野便會開闊了。換個角度,換種思維,就能改變視野,人生何嘗不是這樣呢?
No.1 換個角度看挫折
司馬遷因被小人殘害而落下殘疾,但他打開了自己心靈的另一扇窗戶,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最終寫成了《史記》。美國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從小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但她在老師的指導下,打開了自己的心靈之窗,以一種新奇的眼光去看世界,最終成了當代著名的作家。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戶,換個角度愛生命,生命就會變得非常美好。
//點評//有位哲人說過:“沒有缺憾的人生是最大的缺憾?!彼裕斘覀冇錾先焙稌r,不妨換個角度看待它,帶著頑強的毅力和決心去拼搏,一定會描繪出美麗多彩的人生畫卷。(頑強/挫折是成功的基石)
No.2 換個角度,改變視野
還記得《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嗎?在眾人都低頭尋找六便士時,唯有他懂得抬頭看月亮;還記得愿“曳尾于涂中”的莊子嗎?在眾人都爭名逐利之時,唯有他懂得照看好自己的心靈;還記得《挪威的森林》里的“我”和綠子嗎?在眾人忙于救火之時,唯有“我”和綠子在陽臺上喝啤酒彈琴,笑看人生百態(tài)。他們都是懂得換個角度就能改變視野,發(fā)現(xiàn)獨特風景的人。
//點評//人生旅途中有無數(shù)的曲折和險阻,不會轉換角度和改變方向的人,難以登上制高點。因此,適時轉換人生的角度,實為人生之必要,亦乃人生之智慧。(智慧/善于發(fā)現(xiàn)美/改變視野)
【標桿作文】 58分
高度決定眼界
黎翰林
①漫畫中的甲站在高處,目之所及是遼闊深邃的大海;乙側立于山之半腰,舉目四望只有懸崖陡壁。一個人站立的高度,決定了他眼里世界的廣度和深度。當一個人擁有站在高處的思想時,他的眼界就會無比的開闊,心智就會更加成熟,而他的人生也就更加豐盈。
②季老緣何能成為一代語言大師?無他,“高度”二字而已?!盁苫乙膊蛔兊闹袊模 边@是季老的肺腑之言,也是當今青年難以企及的思想高度。正因為季老站在這樣的高度,所以他才能高瞻遠矚,視野開闊,才能把對人生的熱情傾注在眼前的這片土地上,澆灌出生命的花兒,最終自成一座流光溢彩的豐碑。
③季老因為有站在高處的思想,所以才有了那般廣博的視野,才能在學術上鑄造起一座豐碑,令后人瞻仰嘆服;而那些一直生活在低處的人,恰如井底之蛙,拘囿于方寸之間,無所進取,終故步自封。
④不僅是個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解放初期的新中國,國力弱小,生產(chǎn)力落后,本該實事求是圖謀發(fā)展進步,卻因為“高度”不夠,造成眼界粗短、見識不足,憑著滿足和自大,硬是在貧瘠的國土上大興“浮夸風”“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生產(chǎn)和生活秩序一片混亂。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有了明確的“高度”和更高的視野,最終制定出了一套適合中國發(fā)展的方針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接過接力棒,站上更高的思想高度,以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為奮斗目標,從而讓眼界更為開闊?!把b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如今中國屹立于世界之林,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⑤高度決定眼界和胸襟,而眼界和胸襟亦反作用于高度,促使我們不斷砥礪,不斷攀登。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這更要求我們具有“一覽眾山小”的視野和胸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時代潮流中更自如和自信,從而讓人生的價值更加輝煌燦爛。
⑥高度決定眼界,站在高山之巔,我們才能望見遠山大川,領略無限的風光。
//寫作思路//
//名師點評//
內(nèi)容方面(19):豐富的論據(jù)有力地論證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表達方面(19):文章觀點明確,事例充分,結構嚴謹,思路清晰。
發(fā)展等級(20):文章立意高遠,語言簡潔生動,富有哲理,展現(xiàn)了作者較廣的閱讀面與較強的語言駕馭能力。
·熱點三·“模仿與創(chuàng)新”
【押題導練】
根據(jù)以下這幅漫畫,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寫作提示】
漫畫中的這位男士,身背一個大筐,面前是一長串向前延伸的腳印。他小心翼翼地將面前的腳印一個個拾入筐中,累得大汗淋漓。這幅漫畫的內(nèi)容看似簡單,卻充滿哲理,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這里的腳印象征前人走過的路,即前人的經(jīng)驗。男子之舉,顯然是不加選擇地將他人的經(jīng)驗全盤拿來,不管這些經(jīng)驗是否適合自己,統(tǒng)統(tǒng)都細大不捐。漫畫蘊含的哲理:我們既要學習他人的先進經(jīng)驗,又要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新??忌靼琢寺嫷脑⒁?,就可以由怎樣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生發(fā)開去,進行發(fā)散聯(lián)想,進而寫出佳作。
【優(yōu)秀立意】
1.善于借鑒。我們要善于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做到師古不泥。
2.大膽創(chuàng)新。走自己的路,才是全新之路。
【高分素材】
//立意一//我們要善于借鑒,做到師古不泥
No.1 翁方綱與劉石庵練字
清代乾隆年間,有兩個書法家,一個極認真地模仿古人的字跡,如某一橫要像蘇東坡的,某一捺要像李白的;另一個則相反,他不僅苦練書法,還要求每一筆和每一劃都與古人的不同。有一天,第一個書法家嘲諷第二個書法家,說:“請問仁兄,您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后者并不生氣,而是笑瞇瞇地反問一句:“也請問仁兄,您的字,究竟有哪一筆是您自己的?”第一個書法家聽了,頓時張口結舌。這兩人,前者是翁方綱,后者是劉石庵。當時,劉石庵的書法備受人們喜愛,原因就在于他敢于創(chuàng)新,摸索出了屬于自己的道路。
//點評//我們在學習他人之長時不要“學死”,要能夠在繼承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如果我們一味地照搬別人的經(jīng)驗,則會失去自我,這樣一切都失去了意義。(盲目/學會甄別/無知)
No.2 齊白石: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齊白石的關門弟子許麟廬模仿齊白石的對蝦畫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他為此很是得意。齊白石看在眼里,只對許麟廬說了八個字:“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似乎是被這句話點醒,許麟廬不再一味地模仿齊白石的對蝦畫,而是慢慢用心去領悟齊白石的畫作,最終開辟出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
//點評//學習,不是跟著他人亦步亦趨,而是要善于汲取他人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自己鍛造成一把不同凡響的好劍,在時代的風浪中所向披靡,收獲精彩的人生。(個性/模仿與創(chuàng)新/借鑒的方法)
//立意二//走自己的路,才是全新之路
No.1 譚盾的創(chuàng)新
1979年,22歲的譚盾創(chuàng)作了第一部交響樂作品《離騷》,因為使用了鼓、簫等當時被認為是前衛(wèi)的樂器而引起爭議。面對非議,譚盾仍堅持在聲音、技術上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發(fā)表了《天影》等多首曲目,震撼了當時的民樂界。
//點評//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fā)展,而這一切都是以創(chuàng)新為前提的。譚盾大膽探索、獨辟蹊徑的膽識,鑄就了他事業(yè)的成功??梢姡粋€善于創(chuàng)新的人,總能夠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創(chuàng)新/堅持自己/特立獨行)
No.2 海爾現(xiàn)象
海爾以近乎完美的形象成為中國企業(yè)在世界的代表。海爾首席執(zhí)行官張瑞敏對“海爾現(xiàn)象”的解釋只有四個字:速度、創(chuàng)新。海爾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兩項發(fā)明專利。在創(chuàng)新實踐中,海爾探索實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場鏈”管理及“人單合一”發(fā)展模式成為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等商學院的研究案例。創(chuàng)新讓海爾集團躍居中國大企業(yè)競爭力500強第一!
//點評//海爾現(xiàn)象告訴我們,只有先聲奪人,出奇制勝,不斷創(chuàng)新,企業(y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創(chuàng)新需要有超前意識。(先聲奪人/超前意識/創(chuàng)新)
·熱點四·“弱者與強者不同的心態(tài)”
【押題導練】
根據(jù)以下這幅漫畫,自擬標題,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寫作提示】
這幅漫畫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老一少,掛著果實的樹枝,一塊大石頭。畫面中,一個年輕人正往前走,突然遇到一塊大石頭,他認為自己無法越過,便神情沮喪地掉頭往回走,淚水撲簌簌落下。一位老者從對面來到那塊石頭跟前,看到了樹枝上的果實,他滿心歡喜,機智勇敢地站在石頭上,伸長手臂去摘枝頭的果實??梢韵胍姡羌t紅的果實非老者莫屬。同一塊石頭,在弱者面前是絆腳石,而在強者面前則成了墊腳石。這里的“石頭”,象征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障礙、磨難以及其他種種不利因素。兩人不同的表現(xiàn),反映了不同的處世哲學。
【優(yōu)秀立意】
1.做生活的強者。2.善假于物,變害為利。
【高分素材】
//立意一//做生活的強者,勇于戰(zhàn)勝挫折
No.1 “東方畢加索”韓美林
被譽為“東方畢加索”的韓美林,曾在“文革”時期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害入獄長達數(shù)年??嚯y使得他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在平反后,他還得了一場差點要了命的大病。面對種種苦難,韓美林仍能樂觀地對待生活,因為他心中充滿了對藝術的向往。他以樂觀的心態(tài),創(chuàng)作出了數(shù)以萬計的書畫作品以及巨型雕塑。“生活中的確有一些人想用苦難毀掉你,但往往是苦難塑造了你?!边@是經(jīng)歷苦難后,韓美林得到的人生感悟。
//點評//面對挫折,不少人會因此放棄奮斗目標,然而,如韓美林般自強的人知道,每一個挫折都是人生之路必須搬開的絆腳石,所以要努力奮斗,戰(zhàn)勝自我。(永不言棄/戰(zhàn)勝挫折/樂觀)
No.2 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國的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yǎng)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這導致病毒侵入了高士其的小腦,從此高士其過上了與病毒抗爭的生活。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貒螅现氚c的身子,到達延安工作。后來他的病情惡化,連睜、合眼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chuàng)作,先后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p>
//點評//高士其用他狂傲而疼痛的生命告訴我們,直擊挫折是勇者的魄力,是一個能為我們?nèi)松聿实倪^程。(逆境奮爭/苦中尋樂/直擊挫折)
//立意二//善假于物,變害為利
No.1 大英圖書館借力搬家
一次,英國大英圖書館搬家,可搬運費需要好幾百萬元,這愁壞了圖書館館長。這時,有位高人給館長出了一個點子。按這位高人的指點,圖書館在報上登了一則廣告:“從即日起,每個市民可免費從大英圖書館借10本書?!苯Y果許多市民蜂擁而至,圖書館的書很快被借光了。市民要怎么還書呢?圖書館在廣告里又寫道:“請大家把書還到新館來。”結果,圖書館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只花了幾千塊錢就輕松解決了問題。
//點評//學會憑外力成就自我是一種智慧。大英圖書館借市民之力,輕松解決搬家過程中的巨額費用問題,充分顯示了“借力”的能量之大??梢姡萍儆谖?,終有所成。(智慧/借力使力/思維轉換)
No.2 劉邦的智慧
漢高祖劉邦,一介草民,卻得以成就大漢江山,登上帝王的寶座,名垂千古,靠的不就是張良的智慧,韓信的英勇嗎?而同時期的西楚霸王項羽,剛愎自用,驕傲自大,不善于借助范增的謀略,被劉邦擊敗,落得個“四面楚歌,自刎烏江”的下場,留下的只有后人無盡的嘆息。
//點評//牛頓曾說:“我之所以比別人走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币瓿珊甏蟮哪繕耍覀儜獙W會借助“竹竿”來幫助我們跨過阻礙,從而成就自己的“江山”。(善假于物/借鑒/合理利用資源/智慧)
【標桿佳作】 57分
直面坎坷 快意人生
陜西商南高中高三(27)班 魏馨怡
①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對坎坷與磨難,我們何必悲觀?想想那首歌吧:“風風雨雨會過去,命運握在你手里,成功更要靠自己?!备矣谥泵婵部?,我們必有快意人生。
②常言道:“人之幸福在于心之幸福。”無論我們遇到的是狂風還是暴雨,只要打開心靈的窗戶,讓溫馨的風吹進心田,風雨過后必定會彩虹當空。
③有位老媽媽生養(yǎng)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一個賣傘的生意人,二女兒在染坊工作,這使得這位老媽媽天天憂愁:晴天她擔心大女兒的傘賣不出去,雨天她又憂心二女兒染坊里的衣服晾不干。就這樣晴也憂愁雨也憂愁,不久老媽媽就白了頭。后來親友開導她:“雨天你大女兒的傘好賣,晴天你二女兒的染坊生意好。這點不快算得了什么?為什么憂愁呢?”
④有位哲人曾說:“我們的痛苦不是問題的本身帶來的,而是我們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而產(chǎn)生的?!睂栴}的看法,就是我們思考問題的態(tài)度。敢于直面坎坷,我們的前途必然能豁然開朗,柳暗花明。
⑤夏天的傍晚,一個美麗的少婦欲投河自盡,被正在河中劃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艄公問:“你年紀輕輕,為何尋短見?”“我結婚才兩年,丈夫就遺棄了我,接著孩子又病死了。您說我活著還有什么樂趣?”艄公沉吟片刻,說:“兩年前,你是怎樣過日子的?”少婦說:“那時我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呀……”“那時你有丈夫和孩子嗎?”“沒有。”“那么你不過是被命運之船送回到兩年前去?,F(xiàn)在你又可以無憂無慮了。請上岸去吧!”少婦面對不幸,痛不欲生,正是缺乏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所致。
⑥丹麥心理學家克爾凱郭爾說:“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駕馭你。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睙o論是霍金身殘志不殘,還是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抑或是天才藝術家凡·高開槍自殺,成敗喜悲,全在于他們是否有直面磨難的勇氣。事實證明,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是前者藐視困難,始終用積極、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后者放大痛苦,消極、悲觀地看待世界。
⑦直面坎坷,我們方能笑傲人生。當我們擁有一顆堅強的心時,風云變幻,我自泰然。
//寫作思路//
//名師點評//
內(nèi)容方面(20分):全文思路清晰,作者先是旗幟鮮明地亮明觀點,緊接著運用引證法引出下文,進而運用舉例論證、引言論證、對比論證進一步強化觀點,末尾自然收束,簡潔明了。
表達方面(19分):全文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語言簡潔生動,長短交錯,具有韻律美。
發(fā)展等級(18分):開篇和結尾語言華美,韻味十足。大量的引言論證,使文章具有濃重的文化意蘊和極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