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中惠
著什么急
文/胡中惠
比較而言,詩詞寫作在諸多文體中生產(chǎn)周期應當是最短的。長篇小說,以年計;報告文學,以月計;散文隨筆,以周計;詩詞寫作則以時計。生產(chǎn)周期短,就以為詩詞寫起來容易,于是到處都是“快槍手”。溫庭筠之“八叉手”,曹子建之“七步詩”,放在今天也未必能數(shù)一數(shù)二。微信上網(wǎng)站里常常見到這樣的朋友,一會兒一首詩,一會兒一片詞,又唱和又步韻,真的很有捷才。然而,快則快矣,大多數(shù)作品的質(zhì)量卻不敢恭維:有的是一大堆標語口號,有的是純粹的文字游戲,有的是自己抄襲自己,有的簡直在胡說八道……這使人想到當年的“大躍進”,只有“多”“快”,沒有“好”“省”。
有人拿槍逼著寫嗎?有人說寫不出來詩不給飯吃嗎?有人說不快點寫得不到獎嗎?回答當然是沒有??墒嵌技钡氖鞘裁茨??
“感謝生活”——首要緣由歸于生活的影響。今天的詩人們,趕上自媒體時代,寫容易,發(fā)表容易,丟棄也容易。即使是一堆狗屎也有人點贊,即使是一朵鮮花也看完拉倒,人們?nèi)缤瑪D在地鐵通道中,不著急趕路也要跟著隊伍走,甚至走得莫名其妙。沒有太多的人認真地創(chuàng)作作品,也沒有太多的人沉下心來真正地欣賞作品,更沒有誰的作品能夠做到家喻戶曉。電腦是便捷了,手機是方便了,可是人的腦袋沒有更新?lián)Q代呀?你快我也快,管甚好與壞,結(jié)果是作品越來越多,精品越來越少?!胺灿芯?,即能歌柳詞”,柳永是幸運的,放在今天,既沒有水井,也不會有太多的人去歌你的詞——我的還沒“歌”完哩,哪里顧得上你。
第二是對傳統(tǒng)文化缺乏敬畏之心。不就是幾句話嗎?不就是幾個詞嗎?別人能寫我也能寫。中華詩詞,幾千年來經(jīng)久不衰只留下那么一點東西,必定有它的神妙在,必定有它的技巧在,不能把詩詞寫作看得過于簡單了。文學需要沉淀,需要淘洗,需要字斟句酌,需要美的提煉與發(fā)散,絕不是“你好我好全都好”那樣容易。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們活得太寂寞,希望通過詩詞作媒介快捷地傳播信息并得到反饋與溝通。詩詞寫作是有“心靈雞湯”的作用,但不能都“心靈雞湯”化,從形式到內(nèi)容還是高級一些為妥。可能也是因為這東西挺高級,自己寫出的東西不自信,發(fā)出去,讓大家品評與幫助??墒墙Y(jié)果是什么呢?雙方互相成為“垃圾”的容器,你裝我的,我裝你的,裝來裝去,格調(diào)就都下來了。
寫作習慣不一樣,思維方式不一樣,知識積累不一樣,寫作起來,有的快有的慢本屬正常,可是一個勁地都快就不正常了。我還是希望熱愛詩詞寫作的朋友,寫一篇是一篇,寫一首是一首,如同好朋友相交,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既是尊重別人也是尊重自己。反之,你總是將草率的作品拿給別人看,時間長了,人家就不看了。有那么些優(yōu)秀的東西在書櫥里擺著,干什么非要讀你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