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運芹(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覃靜
蟲蜇咬,應急處理這樣做
文┃吳運芹(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編輯┃覃靜
寶寶被蟲蟲招惹了,該如何處置?蟲蟲不同,處置的方法也不同。
爸爸媽媽帶著小明到郊外玩耍。好奇心強的小明在花叢中看見幾只可愛的小蜜蜂,于是伸出小手去捉。可是,小蜜蜂顯然不那么友好,對著小明就是一下,被蜇的小手又紅又腫,小明疼得哇哇大哭,爸爸媽媽急得六神無主。孩子被蟲蜇傷了,該怎么辦呢?
大部分蜂蜇傷或是蚊蟲咬傷雖然疼痛,但不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除了夏天發(fā)生頻率很高的蚊蟲叮咬傷外,各個季節(jié)孩子在戶外活動時都有可能被一些小昆蟲叮咬或蜇傷。當孩子遭遇昆蟲叮咬或蜇傷時,應該怎么處理傷口呢?
孩子被蜜蜂蜇傷后,被蜇的部位會出現疼痛和瘙癢,還會伴有紅、腫、熱等過敏刺激和局部炎癥反應,所以要立即在被蜇部位尋找到蜂針,并設法拔除皮內的毒刺。
可以這樣做:
● 用膠布貼在被蜇的部位,然后用力撕掉,毒刺可能就會被粘出來。
● 也可以考慮用針挑出或鑷子夾出,但所使用的器械要注意消毒。要注意不要擠壓,以免剩余的毒素進入體內。
● 還可以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汁,減少毒素的吸收。
● 蜜蜂的毒液多為酸性,要立即用肥皂水擦洗,也可以用3%氨水或5%~10%的碳酸氫鈉溶液(小蘇打)濕敷傷口。如果是黃蜂蜇傷,其毒液是堿性的,可用醋酸或食醋洗敷。
● 用冰塊敷在蜇咬處,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
● 如果孩子出現蕁麻疹等過敏反應,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抗過敏藥物。對蜂毒過敏程度較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因而孩子被蜇后,要密切觀察半個小時左右。一旦發(fā)現孩子有發(fā)熱、頭痛、呼吸困難、呼吸聲音變粗且?guī)в写⒙曇舻劝Y狀,要立即送到最近的醫(yī)院急救。
孩子被蚊蟲叮咬后,大部分都不嚴重,不用擔心。盡快用冰塊或涼水冷敷,這樣皮膚的血管就會收縮,蚊蟲分泌的毒素就不能擴散,之后可以擦適合小兒外用的止癢藥膏,盡量不讓孩子抓撓傷口,如果把蚊蟲叮咬的部位撓破,毒素就會擴散到周邊的機體組織,可能引發(fā)膿皰瘡。
可以這樣做:
● 用濃肥皂水或香皂蘸水在紅腫處涂抹,可迅速消除痛癢。
● 大蒜切成片在被蚊蟲叮咬處反復擦一分鐘,可以起到止痛、止癢、消炎的作用。
● 鮮馬齒莧莖葉少許,在手里揉搓出水后,涂擦患處,具有止癢、消腫的效果。
● 蘆薈葉洗干凈后掰開,在紅腫處涂擦,也能消腫、止癢。
毛毛蟲體表有毒毛,呈細毛狀或棘刺狀。被蜇傷后,毒毛留在體內,常常在局部出現大片小紅斑和小風團,有瘙癢刺痛、燒灼感,一段時間后患處痛癢加重,可出現丘皰疹或水皰,甚至潰爛,嚴重的還可引起蕁麻疹、關節(jié)炎等全身反應。
可以這樣做:
● 用膠帶反復多次地粘去皮疹處的毒毛。
● 及時用肥皂水或堿性水溶液沖洗傷口,以中和毒素。
● 局部可外搽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或1%薄荷溶液,也可用七葉一枝花或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消炎止痛。
● 臨時處理后,最好去醫(yī)院進一步治療。
蜈蚣俗稱百足蟲,被小蜈蚣咬傷后,皮膚常出現兩個瘀點,局部有紅、腫、熱、痛等癥狀,皮疹在數日內可消退。如果被大蜈蚣咬傷,毒汁注入多,中毒嚴重者可出現全身癥狀,如高熱、全身發(fā)麻、眩暈、惡心、嘔吐等,但極少有昏迷、過敏性休克等表現。
可以這樣做:
● 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汁,但不要擠壓傷口。
● 蜈蚣毒液呈酸性,可以用肥皂水 、氨水或小蘇打溶液沖洗傷口,忌用碘酊或酸性藥物沖洗或涂擦傷口。
● 簡單處理傷口后,應盡快到醫(yī)院就診。
預防昆蟲蜇傷的7個建議
1 經常給孩子洗澡,保持身體、衣物的清爽、干凈。
2 孩子的房間保持整潔干凈,空氣新鮮。家中的垃圾要及時處理掉,以免蚊蟲滋生。
3 家中盡量采用紗窗、蚊帳防蚊。
4 有蟲叮咬時不要拍打,將其撣落為好。
5 戶外活動時,在孩子皮膚裸露在外的部位使用兒童專用的驅蚊藥水。
6 外出游玩時給孩子穿長衣長褲,避免穿色彩鮮艷的衣服。
7 避免帶孩子去潮濕、草雜的地方,發(fā)現蜂窩要繞行,千萬不要因為好奇捅了馬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