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運峰
1998年,我在七臺河礦區(qū)鐵路做線路養(yǎng)修工。休息時,工友們主要靠閱讀報刊充實文化生活。每當工長把《黨的生活》帶到工區(qū),大家總是競相傳閱。在《黨的生活》的熏陶下,我萌生了入黨的想法。
2000年,我向黨支部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黨支部書記接過我的申請,語重心長地鼓勵我繼續(xù)努力。說話間,他從書柜里取出厚厚一摞《黨的生活》雜志,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教材送給我,讓我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向優(yōu)秀黨員看齊。
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后,每次參加政治理論學習,《黨的生活》都是我離不開的教材。一天,在老黨員的指導下,我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寫成了文章,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投給了《黨的生活》。沒想到,我人生中的第一篇“豆腐塊”就這樣在《黨的生活》上發(fā)表了。這個喜訊迅速在工區(qū)傳開,我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偶像”。黨支部書記特地把我找去,說他看到了我寫的稿件,鼓勵我繼續(xù)努力。
好消息接二連三。2005年11月,黨支部經(jīng)過研究,準備發(fā)展我為預備黨員。在組織部門前來考察我、征求群眾意見時,大家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我在《黨的生活》上發(fā)表文章的事,表示對我的認可。前來和我談話的組織員說:“看到你在黨刊上發(fā)表的討論文章了,很不錯,還得多努力,不能驕傲?!本驮谶@年年底,我在黨旗下莊嚴地舉起了右拳。
時光如水,我和這本雜志的相依相伴更加親密。我多次參加《黨的生活》組織的話題探討,撰寫的幾篇文章陸續(xù)在《黨的生活》上刊發(fā)。
回首過去,感謝《黨的生活》讓我有了政治理想和人生追求,光榮加入黨組織;感謝《黨的生活》讓我在青春歲月中有了最好的精神食糧,有了那段難忘的歲月記憶;感謝《黨的生活》激勵我成長前行,讓我在困境中圓了學習寫作之夢。
祝愿《黨的生活》的路越走越遠。
(作者單位:龍煤七臺河公司運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