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寄居在他姑媽家里的,他自己的家原是在臺灣北部的海邊,一家都以打漁為業(yè),從祖父到父親一直到他的大哥,都是在海上討生活的人。他是四個男孩中的老二,在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就被送到姑媽家來。父母送他來的理由是:姑媽家附近的學校比海邊的學校要好,將來也許可以多讀一點書,在城里也許可以找到一個好一點的工作,無論怎么樣,都會比打漁要強。
少年剛來到姑媽家的時候,黑黑瘦瘦的,只有一點點大,怎么逗他也不肯講話,聽說有時候一個人會躲在房間里偷偷地流眼淚。姑媽家只有兩個小表姐,對他倒是很照顧,可是總是玩不到一起。小男孩早上一個人背著書包去上學,放學回來也就一個人孤單單地坐在客廳的角落中,我去找他姑媽的時候,常常會被他嚇一跳。他也不出聲招呼我,只用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瞪視著我,好像一只受驚的小鹿。
那個時候,我的凱兒才一歲,慈兒五歲,正是繞在我身邊最需要我照顧的時候。有太陽的日子,兩個又香又甜的小寶貝總一個在懷里一個在身旁纏著我。我們母子三人在巷子里依依靠靠地散著步的時候,常常會遇到這個大眼睛的小男孩,背著書包朝我們走過來。走近了仍然不打招呼,可是那雙像小鹿一樣的眼睛總?cè)滩蛔《嘞蛭覀兺麕籽?,眼光里充滿了多少的羨慕。
小小的年齡,小小的胸懷里承受著的是怎樣無奈的一種寂寞??!母親有時候會來探望他,姑媽對他也不錯,一到寒暑假父親和兄弟也會早早地來接他回海邊的家??墒牵谄匠5娜兆永?,在每一個普通的清晨和普通的黃昏里,小小男孩要面對著的,是怎樣孤單和寂寞的一段童年?這樣的一種缺失是沒有什么可以補償?shù)昧说陌。?/p>
(節(jié)選自席慕蓉《白鴿》,有改動,題目為編者加)
寫法點撥
選文塑造了一個孤獨的少年。少年一方面渴望父母的愛,另一方面不愿意和人交流,獨守孤獨。作者通過少年看到“我”和自己的孩子散步時,“那雙像小鹿一樣的眼睛總?cè)滩蛔《嘞蛭覀兺麕籽?,眼光里充滿了多少的羨慕”這個細節(jié),表現(xiàn)了遠離父母的少年對父母愛的渴望。在表現(xiàn)少年的孤獨時,也通過幾個細節(jié)展現(xiàn)出來,“怎么逗他也不肯講話”“躲在房間里偷偷地流眼淚”和兩個表姐“玩不到一起”“早上一個人背著書包去上學,放學回來也就一個人孤單單地坐在客廳的角落中”,有人來也“不出聲招呼”,只用眼睛瞪著,“好像一只受驚的小鹿”。“好像一只受驚的小鹿”這個比喻很形象,將少年寄居別人家,沒有安全感的狀態(tài)真實地凸顯出來,刺痛人心。
小露一手
大家身邊有不少同學,你可以選其中的一位仔細觀察,通過細節(jié)來凸顯他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