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過重但仍可保持健康?英國科學家指,這種講法并不真實,是虛構出來的謎思。
伯明翰大學科學家對英國家庭醫(yī)生掌握的350萬患者記錄進行了研究,不過研究結果尚未正式發(fā)表。
研究人員指出,肥胖人士就算現(xiàn)時沒有心臟病、糖尿病或高膽固醇的征狀,并不代表日后健康不會惡化。研究結果與早前其他研究不相符。
歐洲肥胖醫(yī)學研討會現(xiàn)正在葡萄牙舉行,會上曾討論這份研究的摘要。
一直以來有種說法指,就算肥胖的話,只要其它諸如血壓及血糖等代謝指數(shù)符合標準,就不會損害健康。
伯明翰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1995~2015年的幾百名英國病人的資料,研究“肥胖但健康”的說法到底是否成立。
在研究開始時,研究人員追蹤尚未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或糖尿病的跡象的過重人士(身高體重指數(shù)BMI30或以上)。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這些過重但代謝指數(shù)標準的人士患上心臟病、中風及心臟衰竭的風險,比正常體重人士要高。
“肥胖但健康”是否全盤被否定了?
英國心臟基金會醫(yī)生邁克?納普頓說:“這樣大型的研究能厘清流傳已久的謎思,并不是很常見?!?/p>
“我們要謹慎地看待調(diào)查結果,我呼吁醫(yī)護人員應小心。”
“我們以前認為,過重會提高血壓或膽固醇,所以會導致心臟病及中風增加。”
“對于我來說,這次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是過重或癡肥的人,就算他們在其他方面健康都好,面對心臟病的風險會更高。”
“只是過重都會增加患上心臟病及中風的風險?!?/p>
不過這項研究還沒在科學期刊刊登,現(xiàn)在的結果還沒被其他學者檢視。
科學家將會難以得知這次研究結論有多清晰、或肥胖到底帶來多大的風險。
我們該做些甚么?
英國心臟基金會指,要保持健康的話,應該遵重不吸煙、飲食均衡、經(jīng)常運動、節(jié)制喝酒等建議。
納普頓醫(yī)生補充:“不過我們并不是責怪個人。”
“這項研究提醒規(guī)劃者、地方議員、食品制造商及政府,必須確保民眾能更容易做出健康的選擇?!?/p>
伯明翰大學的里?!た栄徘械喜┦垦a充說:“就算代謝指數(shù)有沒有異常都好,醫(yī)療人員首先應該協(xié)助癡肥人士減重?!?/p>
“在人口層面來說,代謝指數(shù)健康的癡肥,并非代表無害。”
所有人都認同研究嗎?
其他研究指,在一些情況下,肥胖人士亦有可能保持健康,譬如是有特別的基因。
例如,一項在2012年發(fā)表的研究指,假如沒有代謝問題,肥胖人士也有可能保持健康。
這項研究在《歐洲心臟期刊》刊登。研究人員提出,健康的過重人士的心臟病或癌癥的風險,不會比正常體重人士的風險高。
健康和肥胖難以評估?
不過有專家指出,科學家評估肥胖與健康的方法令有關研究變得棘手,亦能令到一些振奮人心的研究結果變成無效。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營養(yǎng)學榮譽教授湯姆·桑德斯說,伯明翰大學此項研究最大的弱點是使用明確的切割點去判定誰有高血壓或高膽固醇。
桑德斯指,使用這樣的方法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健康,太過簡單,而且不準確。
其他研究亦指出,身體上的脂肪含量并非最重要——多余脂肪分布在哪些地方才是關鍵。例如,中央肥胖對身體更加有害。
總而言之,專家指體重并不是重點,無論體重多少,運動及飲食都有助健康。?笏(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wǎng))(編輯/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