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銳
談話函詢41人次,批評教育67人次,誡勉談話38人次……這是紅安縣黨政干部問責工作2017年第一季度的成績單。
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的進程中,紅安縣準確把握運用“四種形態(tài)”,注重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在減少腐敗存量的同時,更注重遏制腐敗增量。堅持以提醒教育、談話函詢以及執(zhí)紀問責為抓手,切實做到了紀在法前、抓早抓小,使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常態(tài),以對黨員干部的嚴管防止第一種形態(tài)發(fā)展演變成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種形態(tài)。
“責問”常態(tài)化,拓寬第一種形態(tài)案源
補牢當在亡羊前。當問題還處于萌芽狀態(tài)時,先以責問的方式敲打敲打,給予批評和糾正,可以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須使批評和自我批評成為常態(tài)。但是,在黨的基層組織,奉行好人主義,基本不開展批評,即便批評也是抽象空洞的問題長期存在著。
“絕不能讓批評與自我批評流于形式?!秉S岡市委常委、紅安縣委書記余學武說,“我們必須守住紀律這條底線,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發(fā)現(xiàn)苗頭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及時處理?!?/p>
近年來,紅安縣紀委針對群眾舉報、明察暗訪、案件查辦等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線索進行梳理分類。對發(fā)現(xiàn)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個人思想、工作作風方面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者輕微違紀問題,但明顯不適用黨政紀處分的,及時采取約談的方式進行警示提醒、批評教育。
“縣紀委跟我談話后,我才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可能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這樣既會害人,也會害己……”3月27日,紅安縣杏花鄉(xiāng)培城社區(qū)黨委書記秦某因向國家公職人員贈送禮品的問題,被縣紀委約談時懊悔地說。
同時,紅安縣紀委堅持“四個可以談、四個優(yōu)先談、兩個不宜談”的原則,篩選出一批問題線索開展函詢。根據對象性格特點及工作成長經歷,仔細甄別,制定相應的函詢提綱及方式,認真核實函詢對象報送的問題說明書和佐證資料,并按照一定比例對不能如實詳細說明的問題再次函詢或者進行初步核實。
2015年,紅安縣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談話函詢49人次,2016年談話函詢82人次,增幅達67%;2017年第一季度,談話函詢41人次,同比增幅達129%
此外,紅安縣紀委加大跟蹤回訪力度,在談話提醒后開展明察暗訪,重點查看被談話對象有沒有將談話提醒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凡改正不明顯的,加大批評教育力度,打消其僥幸心理;沒有改正的,依紀依規(guī)進行嚴肅處理。
對于犯了錯誤,談話函詢過程中卻不老實說明情況,甚至欺騙組織的,給予從嚴查處。函詢結束后,將函詢材料存入干部個人廉政檔案,與干部使用、考核相結合,切實發(fā)揮出談話函詢的輻射效果。
“問責”制度化,規(guī)范第一種形態(tài)查處
注重運用第一種形態(tài),目的是為了打造出一個從“好同志”到“階下囚”的緩沖地帶。強有力的問責追責,則可以把“絕大多數”推到“好同志”的標準,把“關鍵少數”拉離“階下囚”的危險。
切實發(fā)揮出問責的正面效用,必須建立健全問責工作的制度體系。紅安在全省最先成立了縣級問責辦,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建立“四全問責”長效機制:崗位履職全席位問責,服務中心全方位問責,時序進度全過程問責,責任目標全考核問責。對在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發(fā)現(xiàn)一起、從嚴查處一起、通報曝光一起。
4月11日,某全國性電視電話會在紅安縣設立了分會場,按照會議要求,分管縣領導和部分縣直單位分管領導應參會,由于縣商務局未做好會議的通知工作,部分應參會人員缺席了會議??h問責辦發(fā)現(xiàn)問題后,迅速開展調查,啟動問責追責程序,對商務局分管領導熊某給予了黨內警告處分,對該單位給予了通報批評和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2016年,《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湖北省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jiān)督責任追究暫行辦法》《湖北省行政問責辦法》等問責相關的政策法規(guī)相繼出臺后,紅安迅速行動,縣委書記帶頭解讀;縣領導、鄉(xiāng)鎮(zhèn)黨政“一把手”和部門負責人先行先學、專題研學;縣委從嚴治黨辦、縣問責辦聯(lián)合督導。通過短信平臺、QQ群、微信公眾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教育和貫徹落實,在全縣掀起學習、研討高潮。
此外,紅安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出臺了《紅安縣<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實施辦法》、《中共紅安縣委關于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實施意見(試行)》等制度,對實施黨內問責的范圍、權限、啟動、調查、決定、執(zhí)行、線索移交、情況報告、過程留痕等內容和落實主體責任、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從嚴管理干部等方面進行了細化規(guī)范。
“被問責確實令人臉紅,但要轉變思維,深刻認識到問責是為了拯救干部,有直面問題的勇氣,主動整改,不打折扣……”4月14日,紅安縣某局黨組被通報批評后,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某在民主生活會上斬釘截鐵地說道。
通過建立健全問責制度體系,扎實開展工作,紅安營造出了嚴管“大多數”,嚴懲“極少數”的氛圍。2016年以來,全縣紀檢監(jiān)察機關批評教育356人次,責令作出書面檢查315人次,誡勉談話218人次;同期立案192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36人,移送司法機關6人。
“問后”教育回訪,防止第一種形態(tài)演變
開展問責追責,不是為了懲罰,而是為了引導干部“迷途知返”,使出現(xiàn)了第一種形態(tài)的黨員干部重新回到“好同志”的隊伍。
“被問責的黨員干部,只要沒有被開除黨籍,仍然是黨的一份子,一樣要嚴格管理。一個都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掉隊,不能因其曾被問責,從此就放任自流、任其發(fā)展?!奔t安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西華這樣說道。
2015年4月23日,紅安縣機關事務管理辦公室副主任吳某因工作日中餐飲酒被問責,縣委對其免去了黨內職務。
“老吳被問責后,讓人最擔心的,是他心里會有‘疙瘩。為了讓他能解掉心里的‘疙瘩,今后積極面對工作,我決定幫教他?!睆哪菚r起,連續(xù)兩任縣紀委書記與吳某結成了幫帶“對子”。
最終,在幫帶人的努力下,吳某在縣公車改革中實績突出,贏得了群眾的一致認可和組織的充分肯定。2017年3月,經縣紀委推薦,縣委研究決定:吳某任縣公車改革辦公室主任。
這是紅安開展問責后續(xù)回訪、教育幫帶被問責黨員干部工作的一個縮影。紅安全縣各級紀檢干部與被問責干部結成幫帶“對子”,定期回訪,進行面對面的思想交流:了解被問責干部工作、生活的全面情況;了解其對組織的意見和要求。
回訪結束后,幫帶人要向被問責干部所在單位領導反饋回訪情況、交換意見,并實名填寫回訪鑒定材料。如果該干部今后再出現(xiàn)問題,幫帶人將被連帶追責。
2016年以來,紅安各級紀檢組織開展后續(xù)教育幫帶被問責黨員干部312人次,對3名仍有不良表現(xiàn)的干部,給予警醒式談話,指出其存在問題和整改方向;對15名認錯改錯、工作成績突出、群眾評價較好的干部積極與組織、人事部門溝通反饋,建議縣委重新提拔任用,已重新使用10人,其中提拔重用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