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忠
懷孕時的女性也許是世界上最謹慎的人。為防止輻射傷害,孕婦們高度戒備,甚至連手機都不敢用,那么超聲檢查對胎兒會有影響嗎?
什么是超聲
所謂超聲,就是頻率大于20千赫茲,人耳無法聽到的聲波。既然是聲波,就會帶有一定的能量,描述超聲波能量的物理量是聲強,單位是瓦特每平方厘米。聲強越大,超聲波的能量也就越大,對生物體所能產(chǎn)生的作用也就越大。
超聲對人體的傷害
在已知的超聲傷害中,可大致分為三類:
加熱 超聲波是帶有能量的,被人體細胞吸收以后,就能轉(zhuǎn)化成熱量,導致局部細胞的溫度上升??梢哉f,這種溫度的改變一般來說是微小并且緩慢的,但是人體的一些組織比較不耐熱,比如睪丸組織和胚胎,如果長時間或者大劑量暴露在超聲波下,不管是“小火慢燉”還是“急火快炒”,都有可能損傷這些脆弱組織。
震動 一般醫(yī)用的超聲波頻率都在2兆赫到10兆赫之間,也就是說每秒要振動兩百萬到一千萬次。如此高頻率的振動,會導致細胞之間的連接松脫,造成組織的損傷。如果振動的幅度較大,細胞膜的強度無法承受,甚至會把細胞撕裂。
“空化效應” 超聲波還能對生物體產(chǎn)生一種很特別的效應,稱為“空化效應”。也就是說,超聲波的高頻振動會使受到震蕩的液體產(chǎn)生肉眼看不見的微小氣泡,這些氣泡受到聲波的擠壓,會瞬間縮小然后爆裂,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瞬間可以達到數(shù)千度的高溫,對周圍的組織造成灼傷。
超聲檢查對孕婦和
胎兒的影響
關(guān)于超聲檢查對孕婦和胎兒是否會產(chǎn)生影響,其實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醫(yī)學界就已經(jīng)達成了共識,認為作為診斷用的超聲波聲強,即使反復照射孕婦體內(nèi)的胚胎,也不會產(chǎn)生胚胎發(fā)育異常。對在母體內(nèi)曾接受過超聲波照射的兒童的隨訪也表明,超聲波并不會影響胎兒出生以后的體格以及智力的發(fā)育。但對懷孕3個月以內(nèi),對外界影響較敏感的孕婦進行超聲檢查,仍有較嚴格的限制,操作的時間要求控制在5~10分鐘之內(nèi),以盡量避免對胚胎造成可能的、潛在的損害。而懷孕三個月以后,胎兒的抵抗力相對較強,則可以稍微放松一些,但是仍然要注意檢查的時間,最好盡可能短一些。
超聲檢查不宜頻繁做
如果孕婦在懷孕早期就過頻、過多地給胎兒做超聲檢查,甚至給胎兒拍超聲錄像,那就無法保證對胎兒絕對安全。即使在較低的聲強下可以不考慮震動和空化效應造成的損傷,長時間接受超聲照射的組織會因為加熱效應而升溫,從而增加胎兒受傷害的危險。但是如果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guī)范的超聲檢查,對準媽媽和胎兒造成傷害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