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天剛 王 瑞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710021,西安∥第一作者,副教授)
?
信息可視化設計在西安地鐵導向標志系統(tǒng)中的應用*
魏天剛 王 瑞
(陜西科技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710021,西安∥第一作者,副教授)
在分析西安地鐵站的空間信息構成與規(guī)劃的基礎上,運用信息可視化設計理念,脫離現有的標志設計理念,對西安地鐵空間元素、標志設施進行整合,重構地鐵空間的信息系統(tǒng),提出全站空間信息可視化思路,從而解決西安地鐵空間導向標志信息的識別性、文化性的問題,為乘客提供人性化、系統(tǒng)化的信息識別設計。
信息可視化; 地鐵空間; 導向標志設計
Author′s address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710021,Xi′an,China
設置科學、合理、完善的導向系統(tǒng),有助于發(fā)揮城市軌道交通系統(tǒng)的高效運輸能力。那么,針對地鐵空間內容復雜性,如何直接獲取關鍵信息,如何將信息量以最簡單清晰的形式展現出來,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信息可視化源于20世紀末,是一個跨學科研究領域,囊括了數據可視化、信息圖形、知識可視化、科學可視化以及視覺設計方面的所有發(fā)展與進步[1]。信息可視化有兩大基礎學科:認知心理學和視覺圖形設計。其中認知心理學是有關人類如何感知和認識世界的理論,主要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的過程。認知理論是信息可視化的重要理論基礎。視覺圖形設計則提供了更具藝術性表現可視化的方法,是實際操作經驗方面的向導[2]。導向設計的實質是整合和組織空間環(huán)境相關信息,從而幫助人們快速地到達目的地的信息設計。地鐵導向標志系統(tǒng)是一種以文字、圖形、色彩、信息為基本元素,以空間環(huán)境布局認知為基礎,對導向標志有規(guī)劃地進行空間信息設計,使得人們能有效地接受信息并快速地進行自主尋路過程[3]。利用信息可視化設計,能夠提供人們對空間環(huán)境信息更具藝術性的表現形式,從而實現導向標志信息的識別性與文化性。
西安地鐵目前有2條運營線路:1號線和2號線,以十字形貫穿西安市區(qū),運營里程52.2 km,共設車站39座(1座為換乘站)。地鐵空間封閉,信息復雜,如何發(fā)揮地鐵空間信息的導向作用很重要,筆者將西安地鐵空間信息分為兩類進行闡釋,一是功能類信息,二是藝術類信息。對于西安地鐵導識系統(tǒng)的設計,不單要考慮滿足基本的識別功能,同時,對西安歷史文化的體現也十分重要。圖1為地鐵空間導識信息設計屬性曲線圖,指的是在導識系統(tǒng)設計過程中要始終追求識別性與文化性的和諧統(tǒng)一,既不能過度追求地鐵空間信息的藝術性,也不能單單注意識別性,而要尋求兩者之間的相互協(xié)調。尤其對于藝術類信息的設計,將藝術與空間環(huán)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起到美化地鐵環(huán)境氛圍、優(yōu)化城市形象的同時,也要發(fā)揮其自身的實用功能。
圖1 地鐵空間導向標志信息設計屬性圖
2.1 功能類信息
目前西安地鐵1、2號線的功能類信息以導向標志系統(tǒng)為主,以地鐵文化墻、裝飾裝修等為輔,直接或間接地發(fā)揮著幫助乘客定位、識別空間的引導作用。功能類信息主要包括地鐵引導類信息和以安全疏導、公共設施為輔的服務類信息兩大類。
2.1.1 地鐵引導類信息
地鐵空間中最重要的一個構成即地鐵車站,地鐵車站分為地上站和地下站。直接引導類標志包括地鐵站外標志立柱、站內導向標志牌、指示牌、警示牌、引導牌、安全疏導牌等。根據乘客乘坐地鐵時的整個行為過程,地鐵引導類信息可以分為地鐵出入口標志、站廳層信息、站臺層信息。地鐵出入口主要負責乘客進站出站,乘客需要地點確定類的信息以及列車信息始發(fā)時間和末班車時間等資訊類標志信息;站廳是乘客經過地鐵通道進入的區(qū)域,站廳的信息量很大,導向標志種類很多,包括乘客進站購票標志、售票機標志、乘車指示標志、列車運營方向標志,以及補票、問詢標志等基本信息指示標志;站臺導向標志指引乘客前往站臺等候乘車,站臺需要有站名標志及衛(wèi)生間標志等定位類標志信息;當乘客到站下車,需要有出站導向標志及樓梯方向的導向標志幫助乘客走出站臺,在換乘站需要有站臺指南標志引導乘客前往換乘目的地。圖2為西安地鐵的引導導向標志。
圖2 西安地鐵車站出入口、站廳購票、乘車、出站直接引導導向標志
2.1.2 安全服務類信息
起到服務公眾的信息類型稱為公共服務類信息,在地鐵視覺溝通系統(tǒng)中輔助實現地鐵功能。安全服務類信息包括便民服務公共服務類信息和安全疏導類信息兩種。比如出入站閘機、車站休息座椅、垃圾箱、宣傳欄、地鐵宣傳冊、地鐵報等服務地鐵乘客的信息類型。這類信息可以輔助實現地鐵基本功能,為乘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地鐵安全疏導類信息是確保乘客乘車安全的重要功能信息。
2.2 藝術類信息
藝術類信息在滿足地鐵功能的前提下,具有美化地鐵環(huán)境、提升地鐵地域文化的作用。西安地鐵空間藝術類信息包括裝飾藝術信息和人文藝術信息兩類。
(1) 裝飾藝術信息:是指在地鐵空間環(huán)境中發(fā)揮裝飾、美化地鐵空間效果作用的信息類型。西安地鐵1號線裝飾風格以漢風為主、唐風為輔,與2號線主打的唐風唐韻遙相呼應,在地下通道中向人們訴說古都漢唐文化與現代面貌的風采。
(2) 人文藝術類信息:是指具有體現城市人文、地域文化,彰顯城市特色的信息類型。西安地鐵每座車站均有一面以上的主文化墻和兩面以上副文化墻,作為文化的載體,詮釋著西安的歷史文化。目前西安地鐵人文藝術類信息仍然處于比較單一的層面,地鐵室內空間除了藝術墻,并無其他的藝術設計,而且在實際情況中,并沒有被乘客認知記憶。未來對文化墻的應用可以做一些設計上的延續(xù)表現,從而強化空間感染程度和認知程度。
地鐵空間中功能類信息和藝術類信息的關系是:同等重要,相互融合,不分彼此;具有功能類信息作用的同時也可能具有藝術類信息的作用,具有藝術類信息的作用,也可以發(fā)揮功能類信息的作用。
西安地鐵導向標志表現形式主要依靠于標志牌進行信息傳達,而未曾發(fā)揮原有空間元素的整合作用,應打破原有的標志導向手法,充分將地鐵空間的固有元素與導向標志進行結合。
3.1 功能性信息整合
3.1.1 引導類信息整合設計——色彩的應用
3.1.1.1 地鐵空間導向標志色彩
法國里昂地鐵站中導向標志色彩主要由黃、綠兩種顏色組成,所有與進站有關的信息都用黃色表示,而所有與出站有關的信息都用綠色表示[4]。在西安地鐵標志色彩的設計中,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代表進站乘車和出站兩種行為模式,乘客可以依靠不同的顏色來完成乘車過程。通過這種用色彩劃分區(qū)域,可以更好地幫助乘客識別空間信息。
(1) 色彩導向信息在墻體上的設計。在色彩導向信息的設計上,以線路標志色代表進站方向,以黃色代表出站方向,將其代表色以色帶形式粉刷在整個乘車路線墻面上。尤其在線路換乘站通道的墻面設計上,標志色的應用更顯得重要。把兩條線路的色帶粉刷在墻壁上,以兩條色帶貫穿至通道始終,色帶上也可以加上具有連續(xù)性及重復性的可讀信息,另外,將換乘信息也在適當位置配以線路標志色粘貼于墻面上,乘客只需要跟著需要換乘線路的色帶就能找到換乘站臺。
(2) 色彩導向標志信息在地面上的設計。地面這一空間元素,在地鐵導向標志系統(tǒng)設計中并沒有被充分利用。地面是乘客直接接觸的界面,將具有方向指示性的信息、圖形等粘貼或涂刷于地面上,能起到直觀、明確的導向作用。地面的裝飾設計應與墻體裝飾設計相協(xié)調,所以在地面鋪裝的色彩應用上,遵循墻面色彩的應用,以線路標志色作為進站代表色,以黃色為出站代表色,以連續(xù)的箭頭形式或者色帶形式粘貼于整個乘車路線的地面上。乘客在出站驗票后,會面臨多個出入口的選擇,對每個出入口通道地面進行設計,更容易引起乘客的注意,把以標志色為背景,并附上白色的出入口編號的大色塊箭頭重復有序地粘貼在地面上,直至車站出入口。
(3) 色彩導向信息在樓梯上的設計。樓梯作為站臺層和站廳層之間重要的連接部分,也可以起到引導人群分流的作用。在樓梯的地面上進行裝飾設計,能有效地引導人流快速分開,避免出現碰撞情況。例如日本地鐵樓梯地面位置粘貼大色塊的箭頭誘導,可以將樓梯上下人流有效分開,避免擁堵(見圖3)。這樣的設計雖然保證功能需求,卻丟失了藝術美感。對于西安地鐵樓梯的色彩信息設計,用進出站代表色(例如1號線的藍色進站代表色和黃色出站代表色),在樓梯地面兩側進行色帶裝飾設計對乘客進行誘導。明快的色彩,體現出強烈的方向指向性,又可以將樓梯進出站人流有效分開,維持地鐵秩序。
圖3 日本地鐵樓梯地面導向
3.1.1.2 地鐵空間環(huán)境色彩
在地鐵導向標志設計中,色彩要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性和鮮明性。不同線路設置不同的標志性色彩,有助于地鐵線路圖的劃分。另外,色彩的應用還可以輔助乘客對地鐵空間環(huán)境的識別,利用色彩的快速識別性可以有效提高乘客的尋路效率。在地鐵站的空間設計中,可以將色彩運用于整個空間設計中,將車站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與線路識別色進行整體規(guī)劃,達到線路色彩協(xié)調統(tǒng)一。西安地鐵在色彩設計應用方面采用了“一線一色”的設計,即每一條線路有一種代表顏色,將四通八達的各條線路通過不同的顏色進行劃分,各線路之間特色鮮明,而線路內部環(huán)境則保持視覺上的統(tǒng)一。例如1號線采用藍色作為線路識別色,將其識別色藍色規(guī)劃至列車內部細節(jié)裝飾,包括車身的藍色飄帶、屏蔽門上的藍色標志色帶、車內的藍色座椅,以及手環(huán)以至到天花板以藍色逐漸變淡進行同色調裝飾;延伸至空間環(huán)境設計中,如升降扶梯的顏色、地面裝飾色、柱子穿插色等空間裝飾均采用藍色,給人以連貫的視覺印象。通過將地鐵內部空間與線路識別色完整結合,達到色彩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增強線路可識別性。導向標志設計要做的不是將標志設置在環(huán)境中,而是將環(huán)境變成能發(fā)揮標志作用的可視空間。
3.1.2 引導類信息整合設計——圖形的應用
(1) 地鐵空間導向標志圖形。圖形具有感性的形象卻有理性的內容和含義,在設計導向系統(tǒng)時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西安地鐵是全國唯一采用“一站一標”的設計,即每一個站點,都使用獨立的標志。如果說“一線一色”考慮的是各線路之間的差異,那么“一站一標”突出的則是各站點之間的個性和文化。
(2) 地鐵空間環(huán)境圖形。將方向指示信息有序地印刷在地面上,可以提供明確的導向。例如乘客乘車等候時地面的分隔線分列在車門的兩側,引導人流在標志線內排隊等候上車(見圖4)。日本地鐵屏蔽門前的地面指示箭頭遵循中間下兩邊上的順序,分別指示了上客區(qū)與下客區(qū)的位置和方向,以黃色箭頭粘貼于粉刷有線路代表色的色帶上,既醒目導向性又強(見圖5)。
圖4 西安地鐵地面指示標志
圖5 日本地鐵地面指示標志
3.1.3 安全服務類信息
在西安地鐵通道中,有大量的廣告箱,設置的地鐵線路指引牌等設施與眾多廣告箱混雜在一起,這些廣告箱不但影響地鐵環(huán)境的整體性,而且起不到任何導識作用,也沒有任何人文關懷的體現,反而造成了乘客的緊張感。因此,如何使廣告箱成為對乘客有引導性的裝置很關鍵。通道處的顯示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秩序感,可以將通道墻面上顯示屏設計成在播放廣告的間隙能夠播放導向信息,例如,每播放3 s廣告播放1次導向信息;通過對電子屏播放時間的逐漸延遲控制,使箭頭導向信息達到動態(tài)方向顯示的效果。
3.2 藝術性信息整合
將信息可視化應用到圖形設計之中,能夠讓用戶通過圖形構成元素直接獲取相關信息,從而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與交流。地鐵空間裝飾不僅僅是美化環(huán)境、傳達所在城市地域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輔助空間環(huán)境的識別,具有特色的圖形裝飾,能夠有效地幫助提升空間的導向性和識別性。西安地鐵站內文化墻的設計,就是通過對地鐵站所處的區(qū)域特點和文化這些原始信息進行過濾和篩選,提取核心元素,從而設計出西安地鐵站各具特色的文化墻。在實際觀察中發(fā)現,西安地鐵各站點主要集中于地上信息的裝飾,地下信息在裝飾上體現得不夠,而站臺空間的裝飾也并沒有被乘客所認知記憶。西安地鐵的“一站一標”和文化墻很有特色,但是卻沒有更好地發(fā)揮導向和識別作用,應有效利用現有資源,更好地輔助乘客的尋路過程。例如香港地鐵迪尼斯站,墻面及裝飾物以深綠色為主,這樣的裝飾圖案不但提高美觀度,同時也為乘客尋路提供導向信息,增加了各個站點的識別性,避免了同一條線路各站點之間的雷同。
(1) 站臺空間藝術信息設計。對于西安地鐵站臺層墻面藝術設計來說,如果能將文化墻的核心元素或色彩提取出來進行大面積圖形圖案裝飾,延伸到站臺設計上,與站臺立柱上車站的站名設計相結合,這樣就可以通過文化墻裝飾來傳達導向信息。例如行政中心站,栩栩如生的《夏荷飛雁圖》生動地鑲刻在漢白玉背景上,極具藝術感。所以將整個文化墻圖案延伸至站臺墻面上,形成獨有的空間效果,乘客一看到窗外,就能辨認出各站,提高運營效率。因此,在地鐵站臺層空間墻面設計上,文化墻的延伸裝飾創(chuàng)作更好地增加了站點之間的識別。
(2) 站廳、通道、換乘通道藝術信息設計。對于站廳層及通道,相較于乘客對于站點識別的需要,更應注重乘客進站乘車的尋路過程。為使乘客能夠快速通過,避免人流擁堵,站廳層和通道的墻面文化裝飾處理應要求簡潔明了。對比于墻面的文化圖形裝飾,色彩在站廳層和通道的應用就能很好地解決乘客長時間停留的問題,導向信息識別色帶能夠清晰明確地引導乘客進站乘車。通過色帶與文化墻的設計來解決設計的標準化與各站文化特色之間的矛盾問題。合理地將色彩與圖形元素運用于全站的可視化設計中,才能在實現導向標志信息識別性與文化性的同時規(guī)范全站信息的設計標準。
通過對信息可視化的了解,在導向標志系統(tǒng)設計中進行角色轉換,將信息可視化作為一座橋梁,作為地鐵和乘客的一個溝通系統(tǒng)。了解西安地鐵所傳達的信息以及未傳達的信息,從地鐵空間龐大的信息量中將真正必要的信息篩選出來,并利用一定的可視化表現方法設計出清晰、有效的導向標志信息。通過整合空間元素,提出地鐵空間導向信息新的視覺傳達方式,希望能更有效的提高地鐵空間效率,體現人性化設計,傳達文化古城的魅力。
[1] 宋紹成,畢強,楊達.信息可視化的基本過程與主要研究領域[J].情報科學,2004(1):13-18.
[2] 葉國慶.動畫在信息可視化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4(11):230.
[3] 赫麗萍.城市空間地鐵導向標志系統(tǒng)設計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14.
[4] 霍磊.色彩在地鐵識別導向系統(tǒng)中的應用[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1):325.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esign in the Guide Sign System of Xi′an Metro
WEI Tiangang,WANG Rui
By 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n guide sign design,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omposition and planning of Xi′an metro spatial information, the spatial elements and guide sign facilities in Xi′an metro are integrated. This new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esign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logo design concept, it will re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metro space and present visualization ideas for the spatial information of the whole st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of space-oriente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in Xi′an metro, provide passengers with humanized and systematic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desig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metro space; guide sign design
*陜西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專項基金項目(14JK1077)
U 293.25
10.16037/j.1007-869x.2017.05.036
2016-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