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昕
就在赴港IPO招股說明書被港交所標注為“失效”后月余,山東信托又被爆出不幸踩雷退市股*ST新都,山東信托今年頗有些流年不利。
近半年來,山東信托頗有些流年不利,不僅公司業(yè)績下滑,業(yè)務問題兩次被監(jiān)管點名,赴港IPO“失效”,日前還因出現(xiàn)在2017年“退市第一股” *ST新都的前十大股東中而飽受爭議,此前風風火火推進IPO的勢頭似被瞬間掐斷。
面對這些市場擔憂,山東信托依舊未能回應本報記者的采訪問題,這與其之前想要成為公眾公司的行為明顯不符。
“根據相關規(guī)則,*ST新都將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后的45個交易日內,進入全國中小企業(yè)股份轉讓系統(tǒng)(‘新三板)進行掛牌轉讓。這將給前十大股東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要么割肉賣出,要么‘隨嫁至新三板等待機會?!苯洕鷮W家宋清輝表示。
踩雷退市股 最高縮水5523萬
禍不單行。就在赴港IPO的招股說明書被港交所標注為“失效”后月余,山東信托又被爆出不幸踩中了*ST新都——2017年“退市第一股”這顆地雷。
根據*ST新都2016年年報,山東信托持有公司736.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71%,為*ST新都第六大股東。5月24日,*ST新都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股票簡稱更名為“新都退”,隨即連日被封死在跌停板上。
業(yè)內預計,按*ST新都停牌時7.96元/股的價格計算,若30個退市交易日全部連續(xù)跌停,山東信托目前持有的股份最高將縮水5523萬元。不過對于后續(xù)資金如何處理,山東信托方面并未回應,亦未透露所持股票資金的來源。
據悉,新都退被深交所做出股票終止上市決定,核心依據是會計調整后業(yè)績未達標,由于會計師事務所突然推翻此前的會計認定,導致新都退2015年度扣非后的凈利潤為負值。
實際上,*ST新都因2013年、2014年連續(xù)兩年的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深交所決定對其公司股票自2015年5月21日起暫停上市。
雖然在2015年4月披露過重大資產重組的預案,計劃將現(xiàn)有資產置出,并置入華圖教育100%股權,實現(xiàn)華圖教育借殼上市,但由于公司2014年年報被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華圖教育借殼上市夢碎。
從資料看,山東信托早在2009年底便位列*ST新都十大股東之列,彼時山東信托持有該公司股票221.5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69%;進入2010年一季度,山東信托一次性增持1046.49萬股,增持后持公司股票1268.0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3.85%。此后,雖然對*ST新都進行過4次減持,至2016年一季度末,山東信托仍持有該公司564.22萬股。經過2016年4月*ST新都實施的每10股轉3.04股后,山東信托最終持有公司736.05萬股至今。
“前十大股東肯定會蒙受巨大的賬面損失,目前看肯定沒有賣出的機會,估計在退市前會有幾個交易日不會跌停(因為如果退市前30個交易日一直跌停,其股價會回到0.5元以下,市值將只有兩億),愿意承受巨大損失的可以賣出,否則就要等到退市后的重組機會,這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并且時間會很長。”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jiān)吳照銀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前途未卜 赴港IPO “失效”
所持新都退市值最大縮水5523萬元,相對于每年數億元凈利潤的山東信托或還有騰挪空間。但隨著其IPO短期擱置,山東信托的業(yè)績與內控問題又被接連爆出。
在提交IPO資料前,山東信托業(yè)績連年增長,但在獲批正式赴港排隊時其業(yè)績卻出現(xiàn)了波動。數據顯示,2016年山東信托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3.6億元,同比下降22.3%;實現(xiàn)凈利潤8.84億元,同比下降14%。而在此前的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山東信托的凈利潤逐年增加,分別為8.9億元、9.86億元和10.76億元。
山東信托成立于1987年3月,法定代表人王映黎,注冊資本20億元,目前主要業(yè)務為資金信托、財產權信托、投資銀行、融資租賃、 資產管理和證券投資基金等。根據年報,山東信托前三位股東為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63.02%、25%和6.25%,且公司第一大股東系第三大股東的實際控制人。
去年6月,山東銀監(jiān)局同意山東信托IPO申請,所募集資金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同年10月,山東信托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材料。
不過,日前港交所披露的最新IPO企業(yè)狀態(tài)顯示,山東信托赴港IPO的招股說明書狀態(tài)由“處理中”變?yōu)椤皼]有進展”?!皼]有進展”一欄又包括失效、被拒絕、撤回三種狀態(tài),而山東信托的狀態(tài)為“失效”。在業(yè)內看來,這也意味著山東信托IPO申請短期內不能通過。
據了解,其IPO“失效”可能是遇到了障礙,聯(lián)交所的“失效”意指本次申請流程不會繼續(xù),如公司還有上市需求,需重新遞交材料。
內控業(yè)務失察 半年內兩度被批
除了業(yè)績下滑,短短半年內,山東信托還先后被山東銀監(jiān)局和銀監(jiān)會兩次點名批評。
第一次發(fā)生在去年底,山東信托因未按規(guī)定及《信托合同》約定向受益人定期披露信息、未按規(guī)定及《信托合同》約定方式向全體受益人披露臨時信息等問題,遭到山東銀監(jiān)局的行政處罰。處罰信息公開表顯示,依據《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管理辦法》第五十條,對山東國際信托公司罰款20萬元。
第二次發(fā)生在今年3月,財政部網站公布《銀監(jiān)會高度重視金融風險防范積極配合開展政府債務監(jiān)督》,并披露了銀監(jiān)會對相關金融機構違法違規(guī)融資整改情況及問責處理情況。在上榜的4家金融機構中,山東信托涉嫌“配合違規(guī)舉債”,雖然情節(jié)較輕未受到行政處罰,但被要求“逐一排查存續(xù)業(yè)務,對違規(guī)業(yè)務立即清理”。
而根據齊魯金融網曝光臺顯示,山東信托自2015年3月至今年3月兩年時間里共收到法院公告18次;自2014年4月到今年3月共收到裁判文書56條,其中民事案件36條,執(zhí)行案件20條。此外,在2015 年7月24日,曾因未依照《企業(yè)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guī)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被山東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