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芃春
在瑞士留學期間,我曾養(yǎng)過一條金魚,取名“皇后”。剛買第二天,同學瑟麗娜來我家商討論文,我忙不迭地想要跟她分享我的喜悅:“看,昨天剛買的,數(shù)十條蝶尾紅龍睛中我一眼就相中了它。”
瑟麗娜皺了皺眉:“它沒有同伴嗎?”瑟麗娜一臉嚴肅地看著我:“你這種做法在我們國家是犯法的,屬于變相虐待動物。動物也會感到孤單,它們和人類一樣,也需要同伴,需要朋友。”
原來瑞士2008年通過了一項法律規(guī)定,群居動物禁止單養(yǎng)一只,例如魚類,豚鼠,虎皮鸚鵡等,都受到此項法規(guī)的保護。除此之外,瑞士的動物權益保護法規(guī)還規(guī)定,飼主必須通過課程培訓和筆試后才能養(yǎng)狗;若是想養(yǎng)貓,就必須讓它在戶外活動,或是能夠透過窗戶看見其它同伴,如果做不到,就必須養(yǎng)兩只貓。
聽完之后,我感覺到后背出了一層冷汗,原來不知不覺中我已經觸犯了法律。下午瑟麗娜離開后,我立刻跑到寵物市場重新買了條“國王”回來。到了年底,“國王”和“王后”生了一堆魚寶寶,我又把魚缸擴大了一倍??粗鼈儫狒[的一家子,我感覺自己孤單的心也被填滿了。
瑞士這項法律看似有些荒唐,卻十分人性化,滿滿的都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