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
在婚姻生活里,請尊重彼此的另一個世界,若能參與最好,若不能參與,請安心站在一旁看著。男女之間一旦喪失信任,將動搖最起碼的情感基礎(chǔ)。
剛陷入熱戀的男女,最容易犯的錯誤是隱私共享,包括兩人的微信、微博或其他交友軟件,好像不如此,不足以表示兩人的確相愛。
幾年前,凱莉便和男朋友分享一切,可是她和朋友間表達感情的方式和男友以為的有點差距,例如姐妹間會討論彼此的男友,帶著相當程度的自嘲或玩笑。某天,男友很嚴肅地對她說:“我不喜歡你老是跟你朋友說我頭發(fā)少。”
好吧,不談頭發(fā)。但過不了多久,男友幾近憤怒地對她說:“為什么你和小莉的男朋友也這么熟?”
凱莉與小莉、小莉男友是小學到高中的同學,怎能不熟?從此之后,凱莉得刻意在聊天室里與小莉男友保持距離。
終于有天因為沒必要的隱私分享,凱莉與男友分手了,又因為密碼共享,引發(fā)想不到的麻煩。比如聊天室內(nèi)突然出現(xiàn)前男友這么一句留言:“原來如此!”
究竟什么原來?什么如此?
分手一年之后,凱莉仍陷于前男友監(jiān)控的恐懼之中,她必須和朋友另設(shè)聊天室,必須更換所有的密碼,很煩很煩。
婚姻更是如此,在剛成家的那兩三年,所有的“過去”都可能引發(fā)莫名其妙的爭吵。小陳某天下班回家,見老婆鐵張臉什么話也不說。到底發(fā)生什么事?幾經(jīng)哀求之后,老婆總算開口:“為什么以前你沒告訴我你認識畢若雪?”
“畢若雪?”那是小陳幾乎忘記的昔日同事。好吧,認識,又怎樣?
“她和我大學同學,假得要命,你居然和她在一起過?!?/p>
沒有在一起,只是以前同事,誰想到她居然上聊天室“加好友”,而小陳也毫無警覺意識地按了同意,怎想到會引發(fā)這么嚴重的后遺癥。
男女結(jié)婚之前,彼此各擁20年乃至30多年沒有對方的生活,過去的一切已然存在,無法切割或刪除。理論上它應是甜蜜的回憶,人生的愉悅不就靠回憶累積而成?若另一半涉入太深,卻無法了解之所以形成回憶的原因,而且永遠只看到表面的一小部分,就會開始嫉妒、挑剔,進而吵架。過去像噩夢般,不知何時突然跳到兩人中間,挑動這,煽動那。
面對另一半的過去,正確的態(tài)度應是包容、欣賞,不必過度熱心地參與。不幸的是,許多人急著想?yún)⑴c對方的過去。
我結(jié)婚后常被老婆罵“選擇性失憶”,有時她冒出一句:“你認識?”
我直覺反應:“誰?”
對于過去,我沒辦法解釋,更無從推翻,既然如此,裝糊涂吧。
即使結(jié)婚的“現(xiàn)在”與“未來”,夫妻也需要保有自己相當?shù)目臻g,兩人交集的部分雖然大,卻絕非全部。最簡單的例子,男人有他另一個家庭,他的父母,在那里也有屬于他自在的相處方式。
黃麗在婚后的第一個農(nóng)歷新年隨老公回婆家,她二話不說搶進廚房,燒飯做菜,努力取悅公婆??墒瞧牌耪f:
“我兒子愛吃煎餃,我來煎吧?!?/p>
黃麗猛然驚覺,她老公竟然喜歡吃煎餃,以前她怎么不知道?當晚即質(zhì)問老公:“你喜歡吃煎餃為什么不對我說,我煎的不見得比你媽差。”
我明白她老公的心情:回到家吃老媽煎的餃子,和臺風天得關(guān)緊門窗、過馬路要看紅綠燈是一樣的道理,下意識之中即執(zhí)行,怎會想到得先一一說明,何況他不是愛吃煎餃,是愛吃老媽煎的餃子。
每個人都是個小宇宙,無法從宇宙的形成開始說起,因為打出生起,宇宙便已理所當然地存在,和隱藏無關(guān),和愛不愛無關(guān),它,僅僅存在。
我問高高興興提著百貨公司紙袋回到家的老婆:
“你下午去哪里?為什么跟黃麗她們那些人去?有沒有小李……”“我怎么知道?”“你把照片貼在聊天室,我能不知道嗎?還有,小李以前到底跟你有沒有什么關(guān)系?”
如果我真的這樣,我勢必得考慮把自己煩人的疑心病刪除掉,否則我老婆遲早把我整個人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