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倪
每年,無數(shù)的藏族群眾都會來到湖邊,轉(zhuǎn)湖祈福,由于湖泊很大,即使騎馬繞一圈也需要一個月時間。
因為島上的鳥蛋實在太多,有的地方甚至難以下腳。一堆堆的鳥窩,很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蛋莊的亂石灘上,或三五成群,或聚落成片。
羊卓雍湖區(qū)水草豐美、氣候干爽,是西藏著名的綿羊產(chǎn)地。這里出產(chǎn)的羊毛柔軟潔白,是織氆氌、卡墊的上好原料。
雪域高原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擁有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湖水,和它的任何一次邂逅,都會讓人感動、銘記。
羊卓雍湖體量巨大,水域面積達630多平方公里,蝎形的湖面在群山中蜿蜒橫陳,只有從空中俯瞰,才能見到它的全貌。
優(yōu)良的水質(zhì)、豐富的餌料,使羊卓雍湖成為了西藏地區(qū)最大的水鳥棲息地,湖中的小島上常常聚集著數(shù)以百萬計的鳥類,鳥群遮天敝日,地上密密匝匝的全是鳥蛋,蔚為壯觀。
高原圣湖,隱藏靈童轉(zhuǎn)世的秘密
羊卓雍湖簡稱為“羊湖”,位于雅魯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縣境內(nèi)。羊卓雍湖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為西藏三大圣湖,同時,它也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
在藏語中,“羊卓”意為高山牧場,“雍”意為碧玉——這是字面上對羊湖的解釋,而在藏民心目中,羊湖又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綠松石耳墜”,無論你在那個角度,都看不見羊湖的全貌——它的身軀蜿蜒在群山中長達130多公里,只有在地圖或是高空,你才能驚喜地發(fā)現(xiàn)它猶如耳墜般鑲嵌在山的耳輪之上。不同時刻陽光的照射,都會令它顯現(xiàn)出層次豐富的藍色,好似夢幻一般。
有著“湖光山色,景色如畫,仿如仙境”美譽的羊湖,水源來自念青唐古拉山脈,常年的冰雪融水匯入到湖中,最終形成了這個大湖。然而最為獨特的是,盡管羊湖沒有出水口,但雪水的流入與自然的蒸發(fā)達到了一種奇特的動態(tài)平衡。
作為藏傳佛教中的“圣湖”,每年,無數(shù)的藏族群眾都會來到湖邊,轉(zhuǎn)湖祈福,由于湖泊很大,即使騎馬繞一圈也需要一個月時間,更別說邊走邊磕長頭了。然而,這樣的艱苦對虔誠的信眾來說算不了什么,因為只要繞湖一圈,“佛就會保佑他這一年”。
羊卓雍湖成為藏傳佛教的圣湖,很大程度上與“靈湖顯影”有關(guān)。相傳歷史上每任達賴?yán)飯A寂之后,負責(zé)尋找轉(zhuǎn)世靈童的大活佛都會打卦、降神,請求神靈指出靈童所在的大致方位。然后,大活佛再率眾到羊卓雍湖誦經(jīng)祈禱,向湖中投哈達、寶瓶、香料等。這時候,主持儀式的人通常就會從湖中看出“顯影”,指示靈童所在的更加具體的方位——在得到指后,眾人便分頭行動,尋找轉(zhuǎn)世靈童。
湖水里的鳥類天堂
在羊卓雍湖中,有著大小島嶼21個,島上生活著各種候鳥,使這里成為西藏最大的水鳥棲息地和野生禽類的樂園。
每年春天,黑頸鶴、斑頭雁、赤麻鴨、沙鷗和成千上萬的水鳥都在這里忙忙碌碌地繁殖各自的后代,整個鳥島上空遮天敝日,地上密密匝匝全是鳥蛋。因此,人們把這里叫做“貢地”——也就是蛋莊。
羊卓雍湖中大小不等的貢地有八、九處,較為著名的是“色島貢地”。色島貢地面積并不大,據(jù)說只有幾千平方米,站在對岸碼頭遠望,你會看見在前面“水天相連”處有一個并不十分耀眼的灰白小山,山上有一些鳥兒在飛舞。如果到達島上,你一定不要喧鬧,因為鳥兒們會因為驚嚇而飛起一片。也要千萬小心,以免踩著小鳥或鳥蛋。因為蛋莊上的鳥蛋實在太多,有的地方甚至難以下腳。一堆堆的鳥窩,很不規(guī)則地分布在蛋莊的亂石灘上,或三五成群,或聚落成片。
關(guān)于這些水鳥,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羊卓雍湖邊的村子里有一位漂亮姑娘,每夜都要到湖里沐浴,在夜色中她的肌膚如白玉一般潔凈。村中一個農(nóng)奴主早就對她垂涎三尺,妄想把她霸為己有。一天夜里,趁姑娘下水沐浴的時候,躲在一旁的農(nóng)奴主將姑娘抱出水面,要把她搶走。這時,天上飄來一朵彩云,站在云端里的仙女用佛珠將兇殘的農(nóng)奴主打死,可是,農(nóng)奴主還是死死抱住姑娘不放,結(jié)果兩人都沉入湖底。翌日黎明,人們來到湖邊尋找這位姑娘,突然發(fā)現(xiàn)湖中飛出來一只白色的水鳥,在人們的頭頂上久久盤旋和哀鳴,人們就說那只水鳥是姑娘的化身。從此以后,潔白的水鳥總是在湖里戲水……
獨特的打狼歌舞“江雄”
冬季的羊卓雍湖,湖水被冰封住,白茫茫一片,好似一位素衣美女橫躺在喜馬拉雅群峰的懷抱里。也許很少有人會在這個季節(jié)去登山看水。然而,冬季的羊卓雍錯卻別有韻味。夏秋季節(jié)流淌的小溪,此時已變成了山間的“冰瀑”。山上原本蔥綠的草甸,此時也換上了淺黃的衣裳。走近湖邊,只見湖面上結(jié)了厚厚的一層冰,湖面的浪花不停地拍打著岸邊的冰,浪花慢慢凝固在冰面上,形成白色的“冰浪”。遠處,一群野鴨擦著湖面飛向遠方,湖面在太陽的照射下,泛著點點金光。
羊卓雍湖區(qū)水草豐美、氣候干爽,是西藏著名的綿羊產(chǎn)地。這里出產(chǎn)的羊毛柔軟潔白,是織氆氌、卡墊的上好原料。但這里的狼害極為嚴(yán)重,每頭狼一年就會捕殺十多只綿羊,而狼群的危害更是無法估量。所以在當(dāng)?shù)亓鱾髦粋€關(guān)于打狼的民間舞蹈——“江雄”。
“江雄”舞起源于何時已無法考證?,F(xiàn)在的表演流程是這樣的——人們獵殺一頭惡狼之后,立刻剝皮,制成標(biāo)本,并將標(biāo)本精心裝飾一番:頭戴圓圓的帽子,耳朵掛上松石耳墜,前肢戴銀鐲子,尾巴系紅絲帶,脖子掛雪白的哈達。最后,還要用一個木杈叉住狼的嘴巴,意思是讓它在眾神面前約束嘴巴,不要胡言亂語。
舞蹈的隊伍領(lǐng)頭人叫“阿波熱”,穿白氆氌,腰系黑白相間的牛毛穗,手拿五色綢子制成的彩箭,每到一地,就用一種特殊的調(diào)子向群眾說唱“江雄”。群眾除給獵人獻上青稞酒、酥油茶、哈達等物品之外,還要給獵人送上相當(dāng)數(shù)量的糌粑、奶渣、酥油、羊毛,甚至整只活羊,既代表著慶賀打獵的勝利,也意味著對勇者的表彰。
其實,打狼與藏族群眾篤信的佛教戒律是有沖突的。但聰明的獵人巧妙地通過演唱“江雄”歌,表明打狼并非作孽,而是積善,是幫助狼早日結(jié)束罪惡的生命,使它的靈魂得到超度,投胎轉(zhuǎn)世成為善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