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恩鎖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年尾,軍機(jī)大臣和珅的府上一片忙碌。每年到這個時候,全國各地的官紳都會網(wǎng)羅各式各樣的奇珍異寶進(jìn)京孝敬和珅,以求得官運(yùn)太平。和珅吩咐管家劉全,把庫房收拾收拾,該清理的清理,騰出地方擺放“貢品”。
和珅看著下人進(jìn)進(jìn)出出忙碌的身影,心里面暗自高興:又將有一大筆進(jìn)項。這時,劉全指揮著幾個人抬著一口大鍋從和珅身邊走過,這口大鍋比八仙桌還要大上一圈,四個人抬著都很吃力。和珅忙把他們叫住,問:“哪來的這么大的一口鍋?要把它送哪去?”劉全說:“老爺,這是前年乾隆爺讓京城大員賑濟(jì)災(zāi)民施粥的鍋,平時也用不著,擺在庫房里忒占地方,砸碎了送鐵匠鋪能換倆碎銀子?!焙瞳|忙說:“不能砸啊,砸鍋賣鐵能換幾個錢?我還有大用處呢?!焙瞳|吩咐劉全,“再去找一面鑼,要天底下最大個的,把大鍋用紅綢子系在八人抬的轎桿上,把鑼懸吊在大鍋頂上,找八個人抬轎,另外再找三個吹鼓手,一個負(fù)責(zé)敲鑼,一個負(fù)責(zé)打鼓,另外一個吹喇叭,慢慢地走,動靜越大越好,直接送到劉墉府上去,到那就說是給劉中堂的新年賀禮,甭管他收不收,你們放下就走,記著沒有?”
劉全平時沒少跟著和珅干壞事,主子一吩咐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這是要給劉羅鍋難看,報科舉考試劉羅鍋火燒鴿子樓的仇啊。劉全點頭哈腰,一臉壞笑說:“老爺,您放心,一準(zhǔn)兒把這事給您辦好?!?/p>
八個人抬著大鍋,一路上吹吹打打直奔劉墉府邸,好不熱鬧。圍觀的百姓越聚越多,不斷有人交頭接耳,私下議論:這么大的鑼,這么大的鍋,和中堂這是要干什么?劉全看出了人們心中的疑惑,就暗中點撥:這是給劉中堂送的賀禮,你們跟著我,我怎么喊你們怎么喊,每個人賞一文錢。白撿的錢誰不要啊,看熱鬧的不嫌事大,人們開始毫不顧忌地喊:好大的羅鍋?。⑷犃?,眼睫毛都樂開了花,可算是替他們家老爺出了口氣!
此時,劉墉正坐在書房里,一邊看書,一邊喝茶。管家張誠急匆匆地跑了進(jìn)來,呼哧帶喘地說:“老爺,不好啦,和珅派人給您送禮來了?!眲④宦牐α?,說:“看你火急火燎的樣子,給我送禮怎么還不好了?”張誠紅著臉說:“老爺,他們把東西放到咱們門口就都走了,看來是專門來寒磣您來了,要不您自己去看看吧。”劉墉喝了口茶,皺了皺眉頭,對張誠說:“走,去看看和珅給咱爺們送什么好東西來啦。”
劉墉出得府門,見府門外人山人海,圍著一口出奇大的鍋和鑼議論紛紛。眾人見劉墉到來,馬上鴉雀無聲,瞪著眼睛等著看劉墉對這口大鍋會如何處置。劉墉立馬明白了和珅的用意,笑著對眾人拱手,說:“眼看過年了,和珅和大人要給各位施粥他自己又放不下面子,特地請劉某人操辦此事,各位以后每天都可以到和珅府門外施粥棚去喝粥,你們要記住,這是和中堂給你們的福利,一定要念和中堂的好??!”隨即,劉墉吩咐張誠,準(zhǔn)備些桌椅板凳,盆碗筷子等應(yīng)用物品,抬上這口大鍋,敲鑼打鼓到和珅府門外搭建施粥棚,給老百姓免費(fèi)喝粥。
張誠悄聲問:“老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么多人喝粥,這米誰出???”劉墉說:“當(dāng)然是和珅出啊。”張誠苦笑著說:“老爺,您是讓和珅給氣糊涂了吧?和大人怎么可能白白出米給老百姓?”劉墉把嘴湊近張誠的耳朵,說:“你盡管按照我吩咐的去做,到時候自然有人會送米來?!睆堈\知道老爺這么吩咐自然有他的道理,也不多問,張羅人套一掛馬車,抬上大鍋以及應(yīng)用之物,敲鑼打鼓直奔和珅府邸??礋狒[的人比先前還要多了許多。
張誠在和珅府門外馬路對過,選了一塊開闊地,搭起了施粥棚,擔(dān)水、劈柴,從家里帶來的半袋子米淘好倒進(jìn)鍋里,熬起粥來。沒一會兒,米粥的香氣四溢,隨著人群的嘈雜聲一起飄進(jìn)和府。和珅與劉全一干人正在府里竊笑,聽見門外一片嘈雜聲,忙出門查看。這時候,張誠他們正在熱火朝天給老百姓施粥,這寒冷的北方臘月天,喝上一碗熱騰騰的米粥,身上頓時暖和了許多。這些喝粥的百姓,按照張誠他們的叮囑,大聲為和珅施粥的善舉叫好,有眼尖的看到和珅走出府門,忙撂下手里的飯碗,討好地大叫:“和大人,您可真是個大善人啊,您讓我們這些窮苦百姓怎么感謝您啊?”眾人都把目光投向和珅,附和著贊嘆和中堂的好。和珅聽著很受用,煞有介事地說:“以后你們有什么困難盡管言語一聲,我和某人雖然在朝廷里位高權(quán)重,可一直是心系百姓的啊,你們?nèi)绻€挨餓受凍,我這個年都會過不好的!”
“和中堂真是個好官?。 ?/p>
“是啊,是啊,和大人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
眾人你一嘴、我一嘴地稱贊和珅和中堂的好,和珅以前哪聽過稱贊他的話,偶爾在街頭巷尾聽兩句,不是罵他貪官就是說他是諂媚小人,現(xiàn)在和珅越聽越高興,拍著胸脯對眾人表態(tài):“以后你們天天來這里喝粥,由我和府出大米,管夠!”另外,當(dāng)眾吩咐劉全,給大家再添個下飯的咸菜。劉全似乎看出點門道,偷偷拉和珅的衣角,想提醒和珅小心上了劉墉的當(dāng),可是,這時候的和珅正被大伙忽悠得飄飄然,哪里還聽得進(jìn)去?劉全不敢反駁,趕緊進(jìn)府端出拌好辣椒油的蘿卜咸菜。這些人甭管吃過沒吃過飯的,又都滿滿盛了一碗粥,就著咸菜,美滋滋地喝了起來。和珅心里這個美?。簞⒘_鍋,你以為把這些人引到我家就能把我吃窮了?就這點米,還不夠我手丫子拉拉的呢!我能為此賺到個好名聲,這便宜事哪找去?你劉羅鍋后悔去吧!
和珅的得意勁就甭提了,每天都像是過年一樣高興。
和珅府門外施粥棚,天天像集市一樣,熱鬧非凡。做買賣的都趕到這里,既能有免費(fèi)的粥喝,又可以趁機(jī)做點小生意,何樂而不為?劉墉依舊大力支持和珅的“貼金”行動,每天派人早早地去粥棚忙活,直到滿天星斗,人都回家睡覺去了才撤。和珅一開始也為劉墉這樣無償?shù)刂С肿约憾袆?,甚至一度認(rèn)為劉墉以后會和自己統(tǒng)一戰(zhàn)線,不再和自己對著干??墒牵瞳|想錯了,沒過幾天和珅就開始覺察到了事情有些不對勁。往年這個時候,各地的大小官員會大箱小裹地往府里送東西,今年被府門外整天的嘈雜給擋了回去,誰敢在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下送禮?更為嚴(yán)重的事還在后面,和珅施粥的事被乾隆爺知道了,乾隆爺不但沒對和珅的好人好事給予獎賞,甚至連一句夸贊的話都沒有,每次朝會,輪到和珅講話,乾隆爺都拉著臉子,一副很沒耐心的樣子,有幾次竟然打斷和珅的奏報,不讓他繼續(xù)說下去,這在以前是絕不可能的事。和珅預(yù)感到事情不妙,用兩顆東海夜明珠買通了乾隆爺身邊的太監(jiān),從太監(jiān)那里得知,乾隆爺知道和珅施粥給全京城的百姓后,勃然大怒,把隨身的折扇撕得粉碎,口中罵道:“都說和珅是貪官,朕一直不信,他竟然能養(yǎng)得起全京城的百姓,這銀兩從何而來?他這筆賬先記著,看朕日后不端了他的窩!”
和珅知道乾隆爺對自己已經(jīng)不再信任,脊梁溝都冒涼氣。冷靜一想,一切都是劉羅鍋給自己搭的這施粥棚惹的禍。好你個劉羅鍋,道行夠深的??!我送你一口鍋羞辱你,你不但不生氣,還把鍋給我送回來,以我的名義給全城百姓施粥,讓我賺名譽(yù),原來是給我下了個大套兒啊!
和珅越想越氣,可是又不能大張旗鼓找劉墉理論,只好暗暗憋氣,如今只有趁早把施粥這件事給結(jié)束了,讓乾隆爺認(rèn)為他是想以施粥的行為賺個噱頭,現(xiàn)在囊中羞澀,堅持不下來了。頂多讓萬歲爺和大臣們當(dāng)作笑柄,不至于以后人財兩空啊。
和珅吩咐劉全:“去,把府門外那個施粥棚給我拆了?!?/p>
劉全連忙擺手,說:“老爺,使不得啊,那施粥棚雖然是咱們提供大米,可那是劉墉搭建的,劉羅鍋平時就愛和老爺您作對,咱們拆了他的棚子,他豈肯罷休?劉墉號稱‘劉三本,專愛到萬歲爺那里打小報告,這事要是讓萬歲爺知道了,恐怕對您不利……”
和珅嘆了口氣,背著手,在屋里踱來踱去想辦法。
三更時分,和珅叫上劉全,讓劉全找一塊大青石,倆人悄悄溜出府門,進(jìn)了對面施粥棚。此時,施粥棚里一個人也沒有,劉墉的伙計都回去睡覺了,扔下這里的盆盆碗碗擺在那,也不怕人偷了去。和珅和中堂的施粥棚,哪個賊人敢偷?
和珅從劉全手中接過大青石頭,高高舉起,用盡全力朝大鍋砸去,嘴里狠狠地說:“我叫你施粥,這回看你拿什么施粥!”
“咣當(dāng)”一聲脆響,大鐵鍋鍋底漏了個大洞。和珅和劉全趕緊逃回到府里。
第二天一早,張誠等人來熬粥,看到鐵鍋被砸了個洞,趕緊把此事稟報給了劉墉。劉墉何等聰明?一想這事一準(zhǔn)是和珅干的,原本,和珅砸了自己家的鍋也沒什么,可是,施粥的事也不能不了了之?。縿④愿缽堈\:“沒有大鍋,咱多弄幾口小鍋,照常給鄉(xiāng)親們施粥?!睆堈\依計而行,又多搭了兩個鍋灶,每天照常施粥,和珅生怕砸鍋的事被人懷疑,每天依舊派人給施粥棚送米。喝粥的人見大鍋變小鍋,都議論紛紛:“是誰這么大膽,膽敢砸了施粥的大鍋?”議著議著,也就都明白了,對和珅的不滿情緒與日俱增,和珅及其家人的所作所為就成了人們喝粥時候的談資。
和珅見砸了一口大鍋,劉墉他們又添了幾口小鍋,真是又氣又惱,趕緊研究對策。再去砸鍋肯定是不行了。和珅在上朝的時候,就向乾隆帝請旨:“眼看就到過年了,京城街路兩邊私搭亂建嚴(yán)重,小商小販隨意擺攤,又臟又亂,影響京城形象,奴才愿意帶人清理?!鼻斠宦?,這是好事,就準(zhǔn)了和珅的旨。
和珅帶著一伙人,直奔自己家府門外,以執(zhí)行圣旨為名,明目張膽地把粥棚給掀翻了,把幾口鍋給砸了個稀巴爛,順便還清理了街邊的幾個小攤。和珅是執(zhí)行圣意,哪個敢有異議?施粥棚沒有了,從此,施粥的事也就無人再提。
和珅砸了鍋,他的好日子也就快到頭了。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嘉慶雷厲風(fēng)行地置和珅于死地。
和珅知道自己的末日已經(jīng)到來,罪狀公布的當(dāng)晚,對著皎潔的月光,寫了《獄中對月》: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余生料無幾,空負(fù)九重仁。
這首詩真實地表現(xiàn)出他此時的處境和心情。他二十年苦心孤詣地耍弄權(quán)術(shù)、搜刮財富,如今一切都化為了烏有,真?zhèn)€是“枉勞神”啊!
選自《民間故事》2017.2
(段明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