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開輝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經濟技術的進步,近年來,我國在電力網絡方面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其智能化也逐漸受到了大眾的關注,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下,智能化的電網已經發(fā)展成為現階段電力網絡在發(fā)展中的趨勢,這是高新技術聚集的網絡系統(tǒng),在系統(tǒng)中把變電站看做是整體電網中的節(jié)點,在整體電網中的運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經濟發(fā)展的背景下,這一電網向信息化和數字化發(fā)展,是我國電力系統(tǒng)在發(fā)展中的必然產物。本文將對智能變電站配電保護配置作一分析和研究,希望有助于我國電力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配電保護;配置
在傳統(tǒng)的變電站中所存在的繼電保護和測控裝置以及傳統(tǒng)的電磁式的互感器之間運用的是二次電纜進行連接的,對于信息的共享性與設備間的操作性是比較差的,對電網的正常運行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因此要對智能變電站配電保護配置進行一定的研究,而且勢在必行。
一、智能變電站在配電保護配置中的原則
智能變電站在內部結構的設計上并不是特別復雜,而且運用的是單一化的接線模式,所以,在對智能變電站進行繼電保護的技術中,要按照國家所規(guī)定的鬼斬制度展開配置。
在智能變電站進行繼電保護中,對于方案的設計,要把選擇性和靈活性以及可靠性看做是核心標準,而且在內部的設計中,層SV網和GOOSE網與MMS網要確保鮮明的獨立性,而且網絡系統(tǒng)間的接口還要根據所有的技術指標進行建立,并實現獨立。就設備的角度來看,智能變電站在內部線路的設計上,主要運用的是雙母線以及單母線,還結合了分段技術的使用,對線路進行的連接,它能夠讓整體化的電路實現電子式的接通,因此,也就要求在電路環(huán)節(jié)中將針對性地電壓互感器進行設置,特別是在所有的線路和變壓器的間隔位置,將三相的電子電壓的互感器進行安裝,要把比較先進的技術運用到其中,對所有的電路電流量和電壓比率進行測量,進而按照電路在安裝中的具體情況對針對性的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作一設置和安裝。
同時,智能變電站在電壓等級上也是比較低的,所以,在進行配電保護配置的過程中,還要按照動態(tài)控制和測試進行保護裝置,往往選擇的是具有集成性特征的保護裝置,而且在內部還具有獨立特征的智能化的終端服務器,對單獨配套裝置進行安裝,只有這樣,才能對繼電器的保護系統(tǒng)在運行的順利開展作一保障。
在結構設計有所不同的變壓器中,其內部的設置要按照單元結構進行選擇,并將冗余配置作一放置,在其他的間隔區(qū)域就要對單套配置進行放置,如此一來,整體的變壓器中的電路保護也就發(fā)展成了相對獨立性的保護回流,對整體電路中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進行了保護。就智能變電站而言,要設置相對獨立性的記錄分析方面的裝置,在動態(tài)的跟蹤記錄中的電路系統(tǒng)內所存在的電流量,還要和合并單元作一設置,還要對在過程層的GOOSE網絡中的信息資料進行集合,把數據信息在專業(yè)的數據傳輸的渠道進行傳輸,一直到數據模型的處理庫內,對數據進行最終的處理,在錄波器和網絡報文的作用下對整體化的電路系統(tǒng)內部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把SV網絡和GOOSE網絡以及MMS網絡內部的數據信息作一整合地處理,還要對控制器中的獨立性進行保障。
二、智能變電站在配電保護中的配置方案
按照相關規(guī)程中的要求以及配電保護在配置過程中的原則,可以從線路保護和變壓器保護與母聯保護人手,對配電保護的配置方案進行研究。
(一)智能變電站中的變壓器保護配置
對于智能變壓器來說,在電量的保護中要對雙套配置模式進行選擇,還要對主配置和后備配置之間的一體化進行保證。如果條件比較特殊,則需要把二者作一分開配置,最起碼是對二者在測控裝置中的一體化進行實現。在選擇雙套保護的配置過程中,其各側合結合單元與智能化的終端都要選擇雙套的配置模式,對中性點的電流與間隙的電流進進行保障。
在這一過程中,首先就是要對變壓器保護的各側斷路器開展直采直跳的方式,選擇GOOSE網絡對跳母聯和分段的斷路器以及閉鎖備自投與啟動失靈中的傳輸進行實現。其次,為了對失靈跳功能作一實現,要在GOOSE網絡的作用下,對失靈保護的跳閘命令采取接受,進而讓變壓器的各側斷路進行實現。再次,為了讓信號的直采功能進行實現,要對變壓器中的各側合并單元能把電流電壓信號直送SV網和變壓器保護裝置,然而變壓器的保護裝置并不能直接在SV網絡中對數據進行讀取。最后,對主變式的高中低壓側中的職能終端開展冗余配置,然而主變本體化的職能終端也要開展的是單套配置。主變本體化的職能終端要具備主變本體和有載開關,以及非電量的保護功能。在變壓器中的非電量保護要在現場對本體化的職能終端進行配置,在現場中要對電纜進行直接跳閘,在這一過程中,非電量的動作報文和調檔以及接地刀閘對信息而對控制要在GOOSE網的作用下進行傳輸。
(二)智能變電站中的低頻低壓減載保護配置
在智能變電站中對低頻低壓減載的保護裝置進行設置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情況下按照網絡采樣與網絡跳閘的模式對其配置。這一配置主要是在SV網的作用下對母線PT合并單元所產生的電壓信息進行搜集并判斷,還要在GOOSE網的作用下對母線開關的跳閘信息進行傳輸,所有的開關職能終端要按照接收到的GOOSE信息在所有開關的間隔中對相應動作進行啟動。
三、智能變電站中的母聯保護配置
在分段保護的裝置中應不利用網絡數據對合并單元進行直接鏈接,進而對直接的采樣功能進行實現,同時,也不用在網絡數據的利用下對直接連接的智能終端進行交換,最終對跳閘的功能作一實現。此外,還要在保護裝置和合并單元以及智能終端等方面的設備中的GOOSE網與SV網之間進行相互獨立,讓其實現跨間隔傳輸的信號功能。
四、智能變電站線路保護配置
對于智能變電站來說,在其站內的保護以及站內的測控功能上要實現統(tǒng)一的設計,在單套配置中要對間隔進行保留,線路保護中要對斷路器開展直采直跳的形式,在對斷路器功能作一啟動時,也要那失靈和重合閘方面的功能與GOOSE網絡進行鏈接。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線路間隔中的保護測控裝置要運用點對點的模式開展鏈接與傳輸,還要對合并單元和智能終端進行直接鏈接,實現對GOOSE網的信息交換。二是,對測控裝置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僅僅依賴GOOSE網,而是要通過和智能終端之間的連接對直接跳閘的功能作一實現,在和合并單元進行連接的形式下,開展數據傳輸,運用這種方式對直接的采樣功能作一實現。三是,要在線路與母線上對電子式的互感器進行安裝,進而對電流電壓的信號進行獲取,還要接人并合并單元,待數據打包之后,在光纖的作用下傳輸,再將其送往SV網絡以及保護測控的裝置中。四是,跨間隔的信息要運用GOOSE網絡的傳輸模式對接人保護的測控作一裝置。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以及科學技術大力發(fā)展的背景下,關于變電站在建設上也有了非常大的發(fā)展,并逐漸發(fā)展到數字化與智能化。智能化技術的投人使用讓原有的智能變電站發(fā)展到了新的階段。智能變電站彰顯了現代化的全球發(fā)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今電網在不斷發(fā)展中的趨勢,然而繼電保護的措施也是智能電網在構件中比較重要的設備。因此,要不斷加強對智能變電站配電保護配置的研究和分析,更好地促進我國在電力企業(yè)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依明,崔榮花,田克強,李昭.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方案分析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3,24:96.
[2]葉剛進.IEC61850標準在智能化變電站工程化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
[3]宋妍.電子式互感器設計及其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D].燕山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