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緒旺
摘要:目的 總結腹腔鏡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的經(jīng)驗。方法 2012年2月~2015年2月對86例復雜性闌尾炎采取LA,術式包括腹腔鏡闌尾切除聯(lián)合腹腔沖洗引流,腹腔鏡下部分盲腸壁切除術。結果 手術時間(50±21)min,術后肛門排氣時間(30±12)h,術后住院時間(4.0±1.2)d。術后早期5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戳孔感染3例,切口換藥后愈合;腹腔殘余膿腫1例,經(jīng)保守治療治愈;糞漏1例,為闌尾根部壞疽患者,經(jīng)過保守治療后愈合。結論 腹腔鏡手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是安全有效的。
關鍵詞:復雜性闌尾炎;腹腔鏡;切除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具有安全、療效好、恢復快、創(chuàng)傷小的優(yōu)勢,已日漸成為一種成熟的手術方式[1-2]。但對于復雜性闌尾炎(急性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伴穿孔、粘連成團的亞急性闌尾炎、闌尾殘留根部水腫短粗、闌尾周圍膿腫)增加了手術難度及風險,是否行LA在臨床上仍有一定爭議。我們在積累大量腹腔鏡手術經(jīng)驗的基礎上,2012年2月~2015年2月對86例復雜性闌尾炎采取LA,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86例,男46例,女40例,年齡13~75歲,平均34歲,病程4 h~7 d。既往腹部手術史8例,婦科手術史9例?;颊呔忻鞔_腹痛病史,其中58例轉(zhuǎn)移性右下腹疼痛。腹部查體:右下腹肌緊張,壓痛及反跳痛陽性,腹膜炎體征明顯,B超和CT檢查提示闌尾增粗,伴或不伴闌尾周圍、盆腔積液。
1.2方法 均采用全麻,患者取頭低足高位.采用常規(guī)三孔法施術。于臍上緣穿刺建立氣腹,常規(guī)探查腹腔,沿結腸帶找到闌尾,提起闌尾后用Hem-o-lok處理闌尾系膜及根部,必要時加絲線結扎,殘端粘膜電凝燒灼,不作包埋。對于根部壞疽、無法夾閉或結扎的患者,則采用8字縫合關閉殘端。闌尾周圍膿腫形成及闌尾與周圍組織粘連嚴重者,鈍性分離包裹的腸管及網(wǎng)膜。對于闌尾根部及其鄰近盲腸壁炎性水腫結扎及縫合困難者,其中4例采取腹腔鏡下部分盲腸壁切除方法。對于顯露困難的闌尾采用逆行切除的方法。腹腔污嚴重或闌尾殘端關閉不滿意的進行腹腔沖洗或放置腹腔引流。闌尾經(jīng)主操作孔裝入標本袋取出。
2 結果
手術所見及術后病理檢查證實為急性化膿性或壞疽性闌尾炎伴穿孔64例(其中根部穿孔10例),闌尾周圍膿腫形成10例,粘連嚴重的亞急性闌尾炎12例。無圍手術期死亡病例;4例中轉(zhuǎn)開腹手術:2例因闌尾根部壞疽,腔鏡下縫合不確切需要開腹縫合關閉殘端;2例因闌尾周圍膿腫形成導致粘連緊密,需要開腹分離闌尾周圍粘連。4例闌尾根部炎性水腫無法結扎及縫合者,采取腹腔鏡下部分盲腸壁切除的方法。手術時間(50±21)min,術后肛門排氣時間(30±12)h,術后住院時間(4.0±1.2)d。術后早期5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其中戳孔感染3例,切口換藥后愈合;腹腔殘余膿腫1例,經(jīng)保守治療治愈;糞漏1例,為闌尾根部壞疽患者,經(jīng)過腸外營養(yǎng)支持、充分引流及使用抗生素保守治療后痊愈。隨訪3個月,未發(fā)現(xiàn)粘連性腸梗阻及戳孔疝病例。
3 討論
LA手術具有良好的視野,探查腹腔較全面,直視下對病灶進行清創(chuàng)、沖洗吸引,腹壁切口小,術后發(fā)生粘連性腸梗阻率低等優(yōu)勢。但也有人認為對于復雜性闌尾炎,LA手術難度明顯增加,手術時間長,并發(fā)癥增高,特別在剛開展腹腔鏡的醫(yī)院。根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如果術者有一定的腹腔鏡操作經(jīng)驗,能根據(jù)不同闌尾炎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手術操作,復雜性闌尾炎LA手術是安全有效的。
首先是尋找闌尾,自右側髂窩處找到盲腸,沿結腸帶找可到闌尾;大網(wǎng)膜包裹處或者膿苔積聚處多是闌尾所在;如果闌尾為后位則需要切開側腹膜。對于不影響操作的腹腔粘連可不必分離。如果闌尾周圍炎性包裹嚴重,在分離過程中注意不要損傷腸管或其他臟器,使用腸鉗和吸引器沿組織間隙用推、撥、吸引等手法,多能成功分離粘連顯露闌尾,銳性分離要確認不要損傷重要組織器官。
闌尾根部及系膜處理是闌尾切除術取得成功的關鍵。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超聲刀離段、Hem-o-lok夾止血及夾閉、闌尾系膜電凝法、絲線雙重結扎法。超聲刀增加患者醫(yī)療費用;系膜電凝止血用時較長。對于絲線結扎法,存在因闌尾系膜水腫或技術原因造成結扎不牢靠有再出血的可能。我們一般采用Hem-o-lok夾止血及夾閉,本組尚未發(fā)現(xiàn)闌尾系膜出血情況。如系膜肥厚、粗短,用電凝鉤切開系膜漿膜層,鈍性分離夾閉動、靜脈。處理闌尾殘端時要確保對側緣能同時看到 Hem-o-lok夾兩個末端才能扣合,此種方法用時少,安全可靠,操作相對簡單[3]。對闌尾根部壞疽者,在血運正常的盲腸壁上做8字縫合以關閉闌尾殘端,且需要放置引流管,即使術后有糞漏,處理也相對容易。
對于盲腸后位闌尾或闌尾體尾部粘連嚴重者,闌尾末端在開始時難以顯露,可以采取逆行切除法,先離斷闌尾根部后,緊貼闌尾切斷系膜,安全微創(chuàng)、化難為簡,效果理想,具有縮短手術時間、 降低中轉(zhuǎn)開腹率、 更易于原位取出標本等優(yōu)勢[4]。對于4例亞急性闌尾炎,闌尾根部及其鄰近盲腸壁炎性水腫無法結扎及縫合者,確保勿損傷回盲瓣前提下,提起闌尾,于闌尾根部周圍正常盲腸壁應用endo-GIA做部分盲腸壁切除方法,術后放置引流管,避免了回盲部切除,本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腸瘺及回盲瓣狹窄。
有文獻報道,術中膿液清洗不徹底是術后切口感染、術后腹腔膿腫、甚至粘連性腸梗阻的相關因素,是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再手術其中一個主要原因[5]。但對于腹腔膿液的沖洗問題,亦存在一定爭議。對于炎癥較輕、滲出較少的急性闌尾炎病例,大部分醫(yī)生本著既往“炎癥不擴散”的原則,很少采用術中沖洗?,F(xiàn)在有報道LA術中常規(guī)較大量生理鹽水(大于500 ml)沖洗腹腔較不沖洗或較小量(小于200 ml)沖洗腹腔能顯著減少術后腹腔膿腫的發(fā)生[6]。我們的經(jīng)驗是一旦決定沖洗,建議沖洗充分,沖洗量均超過2000 ml,并且需要仔細吸凈腹腔內(nèi)沖洗液,避免殘留。對于預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問題,化膿性闌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甚至彌漫性腹膜炎的患者,術中闌尾根部處理滿意,腹腔沖洗干凈徹底,不主張常規(guī)放置引流,如果放置引流,建議引流管經(jīng)左下腹部切口放置于盆腔內(nèi)[7]。對于闌尾周圍膿腫,有人認為腹腔鏡手術適用于病程低于5 d的患者,損傷小,恢復快;病程超過5d者,闌尾已形成明顯的周圍膿腫,應選擇開腹手術,徹底引流,療效顯著[8]。我們認為,在豐富的闌尾手術經(jīng)驗及熟練的腔鏡操作技術的保障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復雜性闌尾炎是安全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黃善波.開腹闌尾切除術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7):51-52.
[2]黃曉春,陳超.對比腹腔鏡和開腹闌尾切除術在治療穿孔性闌尾炎中的手術效果[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11(16):185-186.
[3]官偉軍,鄭小平.Hem-o-lok 結扎鎖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的應用[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2015,12(5):441-443.
[4]盧欽榮,盧裕,徐能.腹腔鏡下闌尾根部縫扎+逆行切除術在復雜性闌尾炎中的臨床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5,16(35):5363-5364.
[5]Champault A,Polliand C,Mendes da Costa P,et al.Laparoscopic appendectomies:retrospective study of 2074 cases[J].Surg Laparosc Endosc Percutan Tech,2008,18(2):168-172.
[6]周海華,姜建國.常規(guī)較大量腹腔沖洗對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發(fā)生腹腔膿腫的預防作用[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4,30(19):2968-2969.
[7]廖健南,邱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預防性置管引流的再認識[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3,18(11):861-864.
[8]史建斌.闌尾周圍膿腫的手術方式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 7(1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