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倩怡
教育需要師生間心靈的有效溝通。俗話說,“好言一句三冬暖,惡言一句六月寒”。同樣一次溝通,有的老師可能會讓困境中的學生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老師因不諳交流的方法,雖然心懷美好初衷,最終卻與學生針鋒相對。
場景回放
同學B的數(shù)學練習冊不見了,她緊張得臉都紅了,翻箱倒柜就是找不著,心想,如果找不到練習冊,老師一定會狠狠批評她的。想著想著,竟然急得哭了起來。同桌見狀,熱心地把自己的練習冊遞給同學B說:“別著急,我借給你!”同學B高興極了,來不及細想就接過來用了。下課后,組長收本子時,發(fā)現(xiàn)同學B用了同桌的本子,問:“你怎么做同桌的練習冊?”同學B小聲說:“這是我的,同桌把練習冊送我了。”小組長哼了一聲:“明明是偷了同桌的練習冊,還狡辯,可恥的小偷!”老師也聞訊趕來了,武斷地說:“你為什么拿人家練習冊?如果你沒偷,為什么別人的練習冊在你的手上?”同桌縮在背后不敢開口,同學B覺得百口莫辯,孤立無助。從此,心中留下傷痕,長大后仍然記憶猶新。
上述場景,正是師生間沒有建立有效溝通的表現(xiàn),而最有效的溝通,就是非暴力的心靈溝通。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過:“心靈的大門不容易叩開,可是一旦叩開了,走入學生心靈世界去,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個廣闊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難題,都會在那里找到答案。”那么,老師怎樣才能走入學生心靈,與學生真誠溝通?
微笑傾聽與情感宣泄
談話不只是教師說,學生聽,而是教師和學生以平等的姿態(tài)談心,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因此,談話的語言要求準確,不生硬,使學生容易接受,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不使用辱罵性的語言諷刺、嘲笑、訓斥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與學生談話時,還要注意面部表情,面帶微笑地和學生聊天談心能讓他們感到老師是寬容的,是接受自己的,從而更加信任老師。
傾聽學生說話,一定要理解他們的意思,不用自己的意志影響學生的表達。交談時,不用否定來影響學生的情緒。當自己被否定時,孩子容易失去勇氣。我們盡量鼓勵學生說出他們的感受,當負面情緒得到認同時,學生會覺得受到鼓舞。記得在一節(jié)語文課前,小夏同學和其他同學爭吵起來,同學們都指責小夏不文明。小夏因此很傷心。當我要了解情況進行處理時,上課鈴聲響了,小夏還在傷心地哭,含淚的大眼睛無助地看著我。我走到他的身邊,撫摸著他的頭說:“老師知道你很委屈,很難過,我很愿意幫你解決問題,請相信我。但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上課了,下課后,我一定來了解情況。”小夏聽了,用力地點點頭,情緒很快就穩(wěn)定了,哭聲停止了。
講究語言的交流技巧
每當我們批評孩子時,情緒很容易受到影響,帶有“諷刺”“否定”“威脅”“命令”“教訓”性質(zhì)的話語會不斷地涌出。孩子因此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影響教育效果。真正有效的溝通不是教訓學生,而是開導學生。作為老師又該如何運用語言使學生改正錯誤呢?
用描述代替指責 如學生把垃圾扔在廢紙簍外面時,老師如果斥責說:“是誰把垃圾扔在廢紙簍外面的?”時,很多孩子都會不敢吭聲,繼續(xù)自己的事情。如果老師說:“廢紙被扔到外面,它們找不到家,真?zhèn)?!”許多學生會立即把廢紙撿入廢紙簍。
用提示代替命令 當孩子在用餐時隨便議論,可以提醒他們:“用餐時隨便講話是不衛(wèi)生的習慣。”這比命令他們:“不準講話!”更容易讓人接受。
用最簡單的詞或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來提醒 用簡明的方式來提醒孩子能讓他們一下子就意識到錯誤,有利于引發(fā)他們思考,啟發(fā)他們接下來該怎么做。
擅用文字與交流思想 我曾經(jīng)與班上的學生采用書信的方式交流過,這種方式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學生的真實情緒、內(nèi)心想法,以及其他我還沒有了解的事情,有效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促進了師生間的感情。
適度表揚與恰當?shù)呐u
表揚和批評作為一種特殊的溝通,要運用得恰當而適度。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及時適當?shù)丶右员頁P,讓學生的積極性得以發(fā)揮。但是表揚不能太“廉價”或過度,這會使學生覺得老師的表揚不真實、不真心。教師要用描述性語言代替評價性表揚。如孩子完成作業(yè)時,評價說:“你做作業(yè)時專心致志,很認真!”這樣的表揚是一種積極的強化,能增強學生的信心、勇氣、責任感和榮譽。另外,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也能給孩子力量。
當學生在生活中產(chǎn)生錯誤的結(jié)論時,老師就有必要明確地加以匡正,使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讓學生有新的認識。這時,批評就顯得尤為必要,而批評的方式則更重要。批評應著眼于未來的改進,而不是追究過去的錯誤。教師在批評時,可用委婉的方式指出學生錯誤的地方,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調(diào)查分析,注意理解學生的煩惱與痛苦,給予恰如其分的批評,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傷害他們的面子,讓每位學生都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珍視和關(guān)注。
每位學生都希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愛,得到老師的重視,希望老師多看自己一眼。作為教師,應充分重視與每個學生的溝通,對學生一視同仁,用真誠的溝通,春風化雨,重現(xiàn)心靈的彩虹,撥開前進的迷霧,教育將會更為成功。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qū)新華街第二小學)